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历史|中国近代史·重点内容

历史|中国近代史·重点内容

历史|中国近代史·重点内容1、近代史总览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对外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1、近代史总览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对外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努力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奋斗的历史。

(1)屈辱史:中国近代史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2)抗争史: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为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抗争史(3)探索史:中国近代史是先进的中国人探索各种救国道路的历史(4)发展史:中国近代史是近代工业、科技和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产生和缓慢发展的历史。

时间晚清时期

(1840-191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1912)北洋军阀时期

(1912-1928)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8-1949)

一种社会形态

半殖民地半封建

半殖民地半封建

半殖民地半封建

半殖民地半封建

两大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双重历史任务

反帝

反封

两个历史时期

旧民主主义革命

(1840~1919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9-1949)

四条基本线索

屈辱史

抗争史

探索史

发展史

2、为什么说鸦片战争【1840】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①从社会性质看,战前,中国是一个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的封建国家;战后,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从社会主要矛盾看,战前,中国社会的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战后,开始变为中华民族同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以及人民大众与本国封建主义的矛盾,而前者成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③从革命任务看,战前,中国人民主要担负着反对封建主义的任务;战后,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对外来侵略和封建主义的斗争。

3、四次侵华战争,中国战败

时间

战争

签订条约

影响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割地、赔款、通商(每个条约都有);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与其他条约相比新增加的条款;▲使帝国主义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在政治上最能反映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4、近代化过程

从学习科学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的变化过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

中国屈辱历史的资料_中国受屈辱的历史_中国屈辱历史典型事例

5、怎样理解辛亥革命【1911】的成功和失败?

成功的理由: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但革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各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孙中山所领导的辛亥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共和国。辛亥革命的结果是,清王朝的统治被推翻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了,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结束了。与此同时,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一些封建旧俗恶习,社会风气发生巨大变化,有助于社会生活近代化,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因此,辛亥革命不仅完成了提出的任务,而且有深远的积极影响。所以说辛亥革命成功了。

失败的理由: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辛亥革命没有完成这个任务。这次革命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制度,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也没有赶走外国侵略者,废除不平等条约,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未改变。而且,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篡夺。这些都说明其失败了。

拓展:袁世凯能够窃取革命果实原因:

(1)袁世凯依靠军事实力,玩弄政治手段

(2)帝国主义对袁世凯的支持

(3)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根本原因、主观原因)

6、近代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中国屈辱历史的资料_中国屈辱历史典型事例_中国受屈辱的历史

如何理解新文化运动【1915】的“新”

新文化运动的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用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的旧文化,用资产阶级的新道德反对封建的旧道德,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用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专制与愚昧迷信。因此,新文化运动中“新文化”的含义是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俱进的文化,而不是保守、陈腐的文化。

7、五四运动【1919】

地位: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领导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主要是资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是无产阶级领导)。

五四精神:爱国(核心)、进步、民主、科学。

8、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开天辟地

条件:①思想基础——五四运动;②阶级基础——工人运动;③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的表现: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的奋斗目标——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9、近代中国人民在探索民主革命道路的过程中走过的三种道路。

(1)走西方人的路。表现:戊戌变法【1898】、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2)走俄国人的路。表现:南昌起义【1927】、秋收起义【1927】(城市中心革命论)。(3)井冈山道路。表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10、如何理解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阶段。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地把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武装和工农政权,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

(1)三次大的挫折:①蒋介石和汪精卫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②秋收起义进攻大城市受挫;③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开始长征。(2)战胜挫折:①中国共产党从国民革命失败中总结经验,独立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②在秋收起义失败后,经过三湾改编和古田会议,中国共产党结合国情,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向农村进军,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③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从大革命失败(国民革命、大革命)到抗日战争前夕的十年,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党曾两次经受严峻的考验:一次是大革命的失败,一次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在常人难以想象的险恶环境中,中国共产党人不屈不挠,埋头苦干,度过最黑暗的时刻,奇迹般地开创出新的局面。这十年的历史证明:那种理论脱离实际,照搬照抄外国经验的教条主义,或由一个远离中国的国际指挥中心来指挥中国革命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这十年中,党在指导思想上虽然几度犯过“左”的错误,但终于依靠自己的力量纠正错误,汲取教训,实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实现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民族战争的转变,把中国革命推向了新的阶段。

11、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1936】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也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但不是正式形成。

12、两次国共合作

中国屈辱历史的资料_中国受屈辱的历史_中国屈辱历史典型事例

13、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1931-1945】

以弱胜强;始终并存两条抗战路线和两个战场;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反法西斯战争。

一、抗日战争的2个战场:

1、国民党正面战场实行的是单纯依靠政 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

2、共产党敌后战场实行的是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

二、抗日战争分3个阶段是:

1、战略防御阶段2、战略相持阶段3、战略反攻阶段

三、抗日战争的2条路线是:

1、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进行抗战。

2、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动员和依靠全民族一切力量进行抗战。

中国受屈辱的历史_中国屈辱历史的资料_中国屈辱历史典型事例

14、人民解放战争【1946-1949】

中国屈辱历史典型事例_中国屈辱历史的资料_中国受屈辱的历史

15、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国受屈辱的历史_中国屈辱历史典型事例_中国屈辱历史的资料

推荐书籍: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上一篇: 一键操作,分分钟恢复删除的聊天记录!
下一篇: 微信删除了的聊天记录怎么恢复?时光一去难追回,微信记录要找回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