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不会被大多数人发现,只要你不主动暴露。
相反,大多数人都会觉得你很容易亲近,又有恰当的距离感和分寸感,理智大方。
总之,让人舒服的人物形象。(前提是二人处于友好关系)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个反社会人格者,这种人格也不是无法被“治愈”的。注意,这种治愈并非是指让你不再是反社会人格,而是为原本的生活加一层温暖滤镜。
我以前本以为所有人的世界都像我一样,直到去年做了诸多测试,才发现是我自己的问题。
不过高功能反社会人格应该早晚都会知道自己的这个情况吧。
——————分割线
反社会人格的人不是全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尽管内心理念(天生)相似,但表现却不一样。
例如,有的反社会人格看到身边人痛苦袖手旁观(说白了还是不够高功能),但是有的反社会人格不会,他会秒算清楚利益得失以及第六感而决定是否采取行动(以前学会的行动),有时候主动帮一些小忙甚至只为了给别人树立一个形象,这样做某些事情的时候就没人怀疑/方便行事/可以甩锅/(最糟糕)可以原谅 了
感觉现在普罗大众对反社会人格有点刻板印象,哈哈哈其实完全不是那样的,人家只是部分感情缺失,不是啥感情都没有。而且很多反社会人格的智商都很高的哦,不可能做出让你觉得“这个人行为好冷酷,好变态”的行为的。
另外反社会人格表演欲挺强的,反正我是有点。
说到这个就不能不提《杀死伊芙》里的小变态,表演欲爆棚啊。虽然艺术作品中塑造的反社会人格确实夸张,不过也不耽误欣赏艺术作品。(跑题了)
诱导和控制能力是真实存在的,不能说是套路,只能说是像吃饭喝水一样,与生俱来的东西。
其实原理也很简单,就这么说吧,天天观察别人,学着在各种情况下做出和正常人一样的反应(甚至优于正常人),这本就是对洞察甚至操纵人性的一种锻炼啊。所以诱导和控制,这都是习惯使然。而且也没啥心理负担,从内心深处本能地觉得,诱导和控制一个人,和使用一件工具,有什么区别呢?我又不让他们做什么丧尽天良的事,只不过是做点对自己有利/无害的事而已啊。
————————————
好生气啊,本来都忘了这茬了,昨天被我室友气够呛。
我说我闲着没事想写一个主角坏种的小说,然后开始讲她小时候杀人的事情。我一个室友说这样太扯了,小时候杀人很难,写杀小动物然后演变成杀人比较合理。
我无语了,是不是很多人都觉得反社会人格喜欢虐待杀害小动物啊?我不知道别人是不是这个样子哈,但是我是从小到大都不想这样做的。
杀小动物,那有什么意思?恃强凌弱,这也太没劲太孬种了吧。真要说有意思的话,从拿着工具虐待小动物的人手里把它们救出来才有意思(不过我也不会这么做)。
球球别再刻板印象了。
球球作者导演们别再脸谱化反社会人格了。
————————————
贴点图图自证
PDQ-4
明尼苏达
就这样吧,也许以后还会回来更吧
————————————
由“边缘”、“自恋”、“反社会”交错组成的韦恩图中,三个圆圈重合的部分被称为“零度共情”。根据pdq-4的结果,我应该是属于这部分人。
因为反社会只是“零度共情患者”的一部分特征,所以本篇回答并不适用于所有反社会人格者。如果心路历程一样,原因可能是你也是零度共情,亦或者只是我们性格更像罢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