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大海《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一章导论
第二章抽样设计
第三章抽样实务及问题
第四章题目设计方法
第五章问卷设计与评估
第六章资料搜集方法的选择
第七章标准化访问
第八章数据处理
第九章调查中的其他议题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第3版,郝大海著)是我国高校广泛采用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权威教材之一,也被我国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考研考博专业课参考书目。
为了帮助考生复习该教材,我们精心编写了郝大海《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第3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本书参考大量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相关资料对该教材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本书提供电子书及纸质书,方便对照复习。
电子书产品界面及功能
1.电子书产品(电子书、题库、视频、录屏、全套等),非实物,一旦购买无法退换。
2.购买后可在手机、电脑、平板等多种平台同步使用。
以下图片为电子书产品界面及功能展示,非本产品内容,仅供参考。
试读(部分内容)
第一章导论
1如何理解抽样方法在现代调查研究方法形成中的关键作用?
答:抽样方法在现代调查研究方法中的关键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抽样调查是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按一定规则抽取部分元素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总体情况进行推断。
(2)抽样方法的出现和发展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使得全面、精确地了解选民的意愿和快速变化的市场动态等成为可能,提升了现代调查研究方法在这些问题中的应用度。
(3)抽样方法出现之后解决了以往调查形式不能处理大量调查对象且调查周期太长的缺陷,满足了调查此类议题的需求。
(4)抽样方法相对于普查节省了人力、物力和时间,提高了现代调查研究的效率和专业化水平。
(5)抽样调查使得现代调查研究方法的准确性提高。
2调查研究方法主要存在哪些局限?
答:调查研究方法的局限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少弹性
通常调查研究总是事先完成研究设计,并在研究中保持不变。这使得研究者无法察觉新的变量,有时即使察觉到了,也很难做出相应的处理。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研究者进一步深化研究。另外,利用标准化问卷进行测量,是调查研究的特色之一。但这种标准化处理常会使实际访问削足适履。
(2)无法了解被访者具体的生活情境
调查研究是用问卷来搜集被访者信息的,调查访问仅限于问卷设定的内容,而且调查的时间很短。因此,研究者很难进入到被访者的生活情境中,深入细致地把握被访者在真实生活情境中的行为和想法。
(3)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一般说来,被调查对象会比较准确地回答诸如年龄、职业和教育等有关人口统计指标的问题。但是,对于态度的调查就很难说有十分的把握,因为人们的态度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而问卷访问时又很难发现。
总的看来,作为一种测量过程,标准化测量和概率抽样使调查研究具有较高的信度,但标准化测量、情境缺失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却使其效度较低。克服调查研究局限性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将它与其他研究方法结合使用,特别是与实地观察研究结合,这样就能取长补短,大大提升研究结果的效度。
3纵贯调查包括哪几种具体形式?
答:纵贯调查至少在两个以上时点进行抽样,然后对样本在不同时点上所展现的特性进行调查。按抽样的对象和目的,纵贯调查又可具体分为趋势调查、同期群调查与追踪调查三种形式。
(1)趋势调查(trend study)
趋势调查是指研究者通过搜集总体在不同时期同一种类型的资料,来比较分析总体特性在一个较长时间段内的变化趋势。趋势调查中,每个时点用来搜集资料的问卷应保持一致性,而且样本也应该从同一个总体中抽出,但入样的被访者可以是不同的。
(2)同期群调查(cohort analysis)
同期群调查是指研究者在不同时点,对某个特定时段内共享相似生活经验的那些人的调查,这群人被称为同期群(也可翻译为“年轮”“世代”等)。常见的同期群包括所有于同一年出生的人(birth cohort)、所有在同一时间受雇的人、所有在某年或某两年内退休的人,以及所有在某年毕业的人等。同期群调查并不关心某个特殊的个人,它关注的是具有某种时间标识的一类人,把他们视为目标总体。
(3)追踪调查(panel study)
追踪调查是指研究者在不同时点,调查完全相同的一群人、一个团体或一个组织。追踪调查也将趋势变化作为重点内容,所以使用的问卷也应保持内在的一致性。
比较上述三种纵贯调查形式,从样本看,除了追踪调查,趋势调查和同期群调查两次样本包括的都不是相同人选,但趋势调查关注的是两个不同时期的相同年龄组的比较,而同期群调查关注的是两组处于不同时期的具有共同特征的人群的比较。
4怎样完成实地抽样工作?
答:抽样工作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的工作:
(1)训练抽样人员。无论是自填问卷,还是调查访问,实际抽取调查对象的工作量都很大,而且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因此需要对有关人员进行专门训练。
(2)与抽样方案中各级抽样单位取得联系。
(3)具体执行抽样工作。在进行正式抽样时,抽样员应携带由调查单位出具的各种身份证明文件或抽样员聘书,到各级抽样单位进行抽样。在实地抽样时,抽样员应使用统一印制的样本记录表,详细记录抽样中的各种相关信息。
(4)检查样本的正确性。抽样员完成抽样工作后,督导人员应对样本的正确性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抽样人员所记录之样本表中的资料的完整性,以及抽样方法运用的正确性。
除此之外,在电话访问中,抽样对象是电话号码而非个人,因此具体的抽样过程与以上内容略有不同。
5实地访问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实地访问中应注意的问题包括:
(1)进行实地访问是整个调查研究最关键的工作环节,因为只有访问员严格按照规定的内容和形式完成了访问,搜集到高质量数据资料,才真正达到了调查的预定目标。
(2)虽然在实地访问期间,访问是以访问员与被访者为中心的,但当访问员独自在外进行访问时,也需要随时与督导人员或研究人员取得联系,以妥善处理那些访问员手册以外的情况。
(3)访问员的仪表和谈话方式,对获准入户有很大影响,不难想象衣冠不整、言辞粗俗的访问员,一定会遭遇较高的拒访率。因此访问员要特别注意个人的仪表和谈话方式。
(4)在找不到被访者或拒访的情况下,访问员如果随意更换样本,就很有可能使得实际调查样本偏离计划样本,影响样本的代表性。因此在抽样时,就应对拒访和样本遗失情况做出统一解决方案,如事先多抽取一些备用样本,并规定好更换样本的规则。
(5)访问员应避免将个人偏见带入访问。在实际访问中,工作员应运用标准化访问涉及的三项技巧:询问、追问和记录。这些技巧能有效地防止调查员将个人偏见带入访问。
(6)调查访问实践表明,许多被访者对自己是否真的在以匿名身份回答问题心存疑虑,这种疑虑会降低被访者的合作意愿,影响访问资料的信度和效度。因此在访问中,访问员要向被访者做出保密性承诺,并杜绝将被访者的名字和住址抄在问卷上。
(7)在结束访问时,访问员一定要向被访者表示感谢,同时要记得将礼物赠送给被访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