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剪影】那些伫立在西财校园的先哲雕像

【剪影】那些伫立在西财校园的先哲雕像

【剪影】那些伫立在西财校园的先哲雕像点击上方关注 西南财经大学回首九十年校史,回望近百年时光,在这片光华土地上来来往往了许多人儿。漫步于校园,可

西南财经大学

回首九十年校史,回望近百年时光,在这片光华土地上来来往往了许多人儿。漫步于校园,可见几尊雕塑矗立,先哲们的光芒一直照耀着这方校园,春秋代序,懿德远扬。今天苏小菲和大家一起顺着这些历经岁月雕琢的雕像,走进它们背后的故事……

张寿镛:光华大学首任校长

雕像人物历史介绍_雕像人物名称_历史人物雕像

雕像档案

雕像人物:光华大学首任校长张寿镛

落成时间:2013年6月3日

雕像地点:柳林校区济民广场

人物百科

张寿镛(1875-1945年)先生,字伯颂,号泳霓,别号约园,鄞县人。他既是教育家,也是藏书家、财政经济家,为明末抗清就义的民族英雄张苍水(煌言)的后裔。

张寿镛先生在北洋军阀时期,历任浙江、湖北财政厅长,有“善于理财”之誉,民国时期历任江苏省政务委员、财政部次长、政务次长。辞职后不愿谈官宦生涯。后全力创办光华大学、编刊《四明丛书》。晚年著书立说。

民国14年(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圣约翰大学师生550余人因校长卜舫济以高压手段阻挠学生的爱国举动,愤慨离校,共商自办学府。张寿镛为离校学生善后委员会的工作捐款、捐物,并捐资3000元作为校舍建筑费,新校筹备委员会决定成立光华大学,推举张为校长,是年9月光华大学成立。

张寿镛校长主持光华校政期间,竭力效法蔡元培,延请教授不拘一格,兼收并蓄,罗致人才极一时之盛。抗日战争初期,大西路校舍在战火中被毁,学校迁入租界上课。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入租界,要各校向日伪当局登记,张寿镛校长立即表示:“我宁愿解散光华,决不登记。”并委托在四川的光华大学商学院院长在成都成立分部。

张寿镛校长在光华大学还亲自授课,其讲稿辑成《约园演讲集》、《经学大纲》和《史学大纲》等书。他的著述还有《约园杂著》、《诗史初稿》等问世。他好藏书,收罗近10万册,就其所藏刊刻《四明丛书》等已广为流传。在抗日战争中,与郑振铎、何炳松等接受政府委托,在上海秘密收购古籍,收到善本4860部、普通本1.1万余部,为保存祖国文献作出了贡献。

2013年6月3日是学校建校88周年纪念日,也是我校校史追溯后的第一个校庆纪念日。作为庆祝校庆纪念日系列活动之一,张寿镛塑像落成揭幕仪式也在当天举行。张寿镛校长塑像的落成,表达了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对先生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怀念。

陈豹隐:资本论中文版首译者

雕像人物名称_雕像人物历史介绍_历史人物雕像

雕像档案

雕像人物:陈豹隐

落成时间:2013年5月5日

雕像地点:柳林校区济民广场

人物百科

陈豹隐(1886-1960),原名陈启修,字惺农,笔名勺水、罗江,四川中江人。

1917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同年受邀担任北京大学法科教授兼政治门研究所主任。1923年赴苏联和西欧考察。1925年归国后参与领导国民革命运动,历任广州黄埔军校教官与农民运动讲习所教员、国立中山大学法科科务主席兼经济学系主任、武汉《中央日报》总编辑等。大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从事理论著述、文学创作和翻译工作,为中文《资本论》最早译者。

抗战期间当选第一至四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7年任重庆大学商学院院长,1952年底调任四川财经学院(今西南财经大学)临时院务工作委员会教务组组长,1956年被评为经济学一级教授,为当时全国仅有的两名经济学一级教授之一。

2013年5月5日上午,陈豹隐铜像揭幕仪式在济民广场举行,刘诗白教授、林岗教授、赵德武书记、张宗益校长共同为铜像揭幕。

谢霖:光华大学成都分部创办人

雕像人物历史介绍_历史人物雕像_雕像人物名称

雕像档案

雕像人物:谢霖

落成时间:2014年10月18日

雕像地点:柳林校区D座

人物百科

谢霖(1885—1969),字霖甫,江苏武进(今常州)人,毕业于日本东京明治大学,清政府商科举人。中国近代著名会计教育家、实业家,中国会计师制度创始人,中国第一位注册会计师,中国会计师事务所首创者。曾任中国银行(原大清银行)总会计、国民政府中央银行秘书处长等职,北京大学、光华大学、复旦大学、成华大学等校教授,光华大学副校长。1937年,筹办并负责光华大学成都分校(部)。著有《簿记学》、《中国之会计师制度》等。

自1912年起,谢霖历任大清银行(后为中国银行)总司长、交通银行总秘书、财政部特派员等职。他根据西方借贷复式记账原理和中国实际情况,设计银行会计制度,将中国传统收付记账改革为现金收付复式记账,从而为中国银行、交通银行设计了第一个新式银行会计制度。1918年,北洋政府向谢霖颁发了我国第一号会计师证书。20世纪初,谢霖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正则会计师事务所,开业于京津地区,抗战爆发后于1937年迁至四川成都,执行会计师业务。

1937年,日军入侵上海,上海沦陷。谢霖辞去中央银行秘书长之职,接受张寿镛校长委托,在成都设立光华大学分校,经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命名为私立上海光华大学成都分部。入川以后在王家坝街租佃房屋,供上海光华大学来川学生上课、住宿之用。后因抗战失利,交通梗阻,经费无法维持。他便多方奔走求援,募集办学资金,土地、建房和其他一切资金都由社会士绅捐助。

在建校期间,谢霖既领导校务又上课,还管建房,经常城内城外往返奔忙,呕心沥血,备受辛劳,终于在几个月内白手起家,在草堂寺迤西,建设占地百多亩的新校舍。此外,为了解决贫困学生学费问题,谢霖还创办了正则会计补习学校。自成都分部开办以来,他从未在光华大学领取薪金,生活来源是由正则会计事务所的菲薄收入维持。

谢霖先生对中国会计事业发展的贡献、为学校的前身创办的付出、为我校会计学科的奠基,会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上一篇: 杭州与历史对话的窗口——西湖边这些著名雕塑,你都打卡了吗?
下一篇: 一、见异思迁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