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 年级科目执笔人理想学校九年级 历史饶一木要求1、 关于试卷命题科学性的分析: 考查目 标的合理性、 明确性, 考查内容的准确性、 适切性, 题目 表述的 规 范 性, 容量( 题量) 、 覆盖面的合理性,材料选取的严谨性, 试题的梯度等。2、 关于命题知识和考点的分析: 三维目 标的体现情况, 试题的立意, 考查的重点, 考点的分布等。3、 对试卷题型、 卷面的分析: 各类题型的数量、比例及合理性的评价, 卷面设计特点及评价。试题的教学导向性分析,对教学能产生哪些积极的引导, 有什么启示; 对试题存在的问题作简要描述, 提出具体的、 可操作的改进意见, 举出实际的例子。从考生答卷情况中, 反思教学存在的问题, 提出今后教学改革的思路。一、 试题评价1、 本次期末试卷分选择、 综合两部分, 考试范围是九年级第一期的教学内容即九年级上册部分课文。 闭卷笔试, 难度值大概为0. 55-0. 85左右。2、 题目立意清楚, 贯彻课程标准精神, 有时代性, 结合东莞地方历史知识, 将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结合。3、 题目表述方面, 语言准确、 简练, 阅读量适当, 题目指向明确。
1、 试题的命制严格遵照2012年东莞教育局下发考试范围即九年级《历史》 上册,无超纲现象。2、 试卷功能显著, 知识覆盖面较广。 试题基本按由易到难顺序排列, 全卷无偏题、 怪题。3、 试题在保留改错题的同时, 其它题型向知识与实践靠拢, 很注意学科间知识穿插, 选择题以小专题形式。4、 能力要求上按照课程标准主要考查学生阅读、 提取信息、 归纳、 概括、 分析能力。试题的基础性、 综合性、 灵活性较强, 三维目标在试题中有机结合。 试题层层递进, 促使学生多层次、 多角度地联系和思考, 既考查学生对历史结论的理解, 知识的迁移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 又考查了学生以史寓今的能力(历史演变与现实生活、 时事之间的联系) 等。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说明: 表格空间不够大, 可以自行调整.任课教师饶一木二、 试题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从阅卷和分析总结中我们发现: 要把快乐和时间还给孩子们, 这是新课程的理念。如今,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怎样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生活的主人、 校园的主人、 时代的主人” ? 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教学和复习, 抓质量出成绩? 怎样教学才能有效实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 基础性和发展性? 这是我们每一个历史教师必须深思的问题。
新的形势要求我们, 一定要以对学生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迎接挑战, 教师的教学思想一定要有新的课程观、 教育观、 教学观、 学生观; 教师的教学一定要立足学为主体, 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要充分发挥历史教师优秀群体的合力, 团结合作迎接挑战, 资源共享共谋发展。三、 对今后教学的思考要聚焦课堂真抓实干: 在目前的大环境下怎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考点的有效性怎样落实? 怎样使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精彩? 怎样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要效益? 这就要求我们聚焦课堂、 真抓实干, 平时的教学和今后的复习一定要以《历史课程标准》 为教学和复习的方向、 指南。 为此, 今后教学和复习中一定要防止两种倾向。 一种是活书死教, 不注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相应的技能技巧(课改教材比之旧教材更显得形式多样, 但是如果教师的观念不及时更新, 依然可能出现生硬灌输的现象) ; 一种是只注意形式上的活跃, 表面上整个课堂学生表现得积极活跃, 实际上基础知识一片空白, 更谈不上思维能力的训练。 还有学科间知识在教学中的紧密结合与联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