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选题的意义与目的
近几年来,以城镇为重点的社会养老保障力度不断加强、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相比之下,占总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及农业劳动力的养老保障却面临困境,已经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进而阻挡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前进的步伐。所以,破解“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就在于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处于核心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而建立完备的养老保险基金筹资增值模式是建立农村养老保险的前提。因此,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国力的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筹资增值模式,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也是现实的需要、发展的需要。
笔者通过研究广州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现状,分析其在筹集与增值层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 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对于农村养老保险主要从“意义和必要性”、“存在问题”、“对策建议策”这三个角度研究。
关于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意义和必要性的研究。 方思蕴(2012),林艳辉、岳健(2013)认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关系着农村农民的贴身实际生活,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影响着他们当前以及将来的生活质量,减少对子女家庭的经济负担。国家利用财政补贴来使农民能够积极参保,虽然农民也支付了保费,不过国家这么做是为了他们的晚年生活提供保障,这就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其积极的作用在农村发展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王云璐(2014)在她的研究中论述到,建立和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必须做好的一步,是社会进步必须履行的义务。是政府从人民第一性角度出发的体现,是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做法,这个问题随时关系到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村社会秩序的良好稳定,对于促进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问题的研究。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自形成至今已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的具体实际情况进行了相应的制定和完善,虽然该制度较之前有了一定的创新和改进,但是,随着社会实践检验的步伐,暴露出了许多与应用起来不适应不合理的问题。 马照泽(2013)认为参保者缴纳保险费用增加了农民的经济压力,是首要的问题,成为制约养老保险发展的重要因素。李德胜(2013)认为这项制度受二元结构、土地产权制度、户籍制度、计划生育政策等传统条件上的限制,同时外部因素,诸如快速的经济发展、城市化、工业化等的侧面影响,造成经济制度、财政制度和保障制度不完善,使农村养老保险推进面临不少困难。
许多学者都在各自研究的存在重要问题中提到了立法的不完善和缺失:王阿洁(2011)我国农民居民不能一概而论,他们内部也形成了一定的分化,有特定的结构特征,现行保险制度根本很不易适应这种结构的精准要求,并且着重分析滞后性在与该项保险制度法律方面的各种体现,国家保险法针对的范围较广对城镇居民的实用性更强,没有更多的考虑农村居民,更没有通过他们的现实情况分门别类的制定,只是针对全国居民制定。肖晓琳(2012)从政府履行职责角度总结出在这方面存在的实际的问题,认为没有兼顾公平,制定的制度不够合理有效,没有强化财务责任更加欠缺监督核查政策机制,处处显现出各级政府在这项工作中的权责不明。方婷(2012)同样也看到了这一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政府责任缺失、政府责任不明造成了农村养老保险工作推广进度慢,制度不成熟。
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的对策建议的研究。 江俊(2012)认为投入更多的公共财政,政府应更好的发挥补贴职能,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增强农民的缴纳养老保险的经济能力,以此来减少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过程中的困难。李伟(2012)也同样提到了财政补贴机制,认为这一机制需要更大力度的完善,要想法设法解决财政压力,坚决将这项制度执行好,使农民减轻参保负担和压力,让好政策发挥最好的效用。
三、 研究现状
依据国内的研究现状,我们能够看到中国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有很多,对这项保险、这项制度的必要性已经进行了无需置疑的论述,实践也证明了这项制度确实有着它建立和完善的意义。对于存在问题的分析也囊括了现行制度的各个方面,挖掘的因素和根源也比较到位。对解决问题的对策到目前为止也产生了符合实际情况、可操作具有可持续性的意见见解。国外的文献理论反应出,他们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起步较早,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都较完整和丰富。然而不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文献,针对于以国家为制定、主导主体的社会性质的保险,随着国情的变化,自然要有一定的调整和改变,所以本文再研究这一课题,而且配合着当下城乡统筹、养老保险也城乡统筹的大背景,可以产生有实践意义的研究结论。
四、 创新思路
本文通过在国内学者关于该领域已做学术研究的基础上,以实地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广东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筹集与增值问题,借鉴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及启示,为相关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理论参考与政策建议。
五、 论文提纲
1.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2文献综述
1.3研究内容
1.4创新点
2广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现状
2.1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模式的变迁(主要依据历史文献分析)
2.1.1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时期的基金筹集模式
2.1.2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时期的基金筹集模式
2.2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运行情况(广东2013-2016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2.1新农保参保情况
2.2.2新农保基金收支情况
2.3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值增值的基本情况(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资料)
2.3.1通过银行储蓄进行基金的保值增值
2.3.2通过购买国债进行基金的保值增值
2.3.3通过其他金融手段进行基金的保值增值
3.广州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筹集与增值存在的问题分析
3.1广州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筹集存在的问题
3.1.1参保积极性不高
3.1.2财政资金不足
3.1.3基层运行投入力度不够
3.2广州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增值存在的问题
3.2.1增值渠道单一
3.2.2基金运营管理机构不合理
3.2.3缺乏相关法律保护
4.广州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筹集与增值对策分析
4.1广州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筹集对策
4.1.1渠道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
4.1.2加大财政补助力度
4.1.3强化管理与宣传
4.2广州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增值对策
4.2.1增加基金增值渠道
4.2.2完善基金运营管理结构
4.2.3加快相关立法工作.
4.3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筹集与增值相互促进关系分析
5.结论
6.参考文献
7致谢
六、 参考文献
[1]方思蕴. 河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构建与完善[D].河南大学,2012(5):48-50
[2] 林艳辉, 岳健. 吉林省农村养老保险问题分析[J].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3 (11): 148-149.
[3] 王云璐. 我国人口老龄化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2014(5):2-3.
[4] 马照泽.吉林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现状分析[J].金融财税,2013(3):15-16.
[5] 李德胜. 吉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2013(5): 12-15
[6] 王阿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设计构想[J].农业经济与科技,2011(5):98-100.
[7] 肖晓琳.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政府责任探析[D].吉林大学,2012(5):17-21.
[8] 方婷.论地方政府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的责任[D].安徽大学,2012(4):30-34.
[9] 李伟.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2(1):1-3.
[10] 王坤, 李萌.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分析与完善[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 21: 65.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