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复 试)
(科目:0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考查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求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分析方法,测试考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水平和素质,考察考生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立场、主要理论观点和科学方法综合分析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简 答 题: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论 述 题:1小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
三、考试范围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历史根据、立论基础、现实依据、动力源泉、时代背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阶段
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理论体系的新发展、理论体系的新境界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指导意义
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形成和确立;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贡献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科学含义
(三)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2、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科学内涵、重要意义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及其确立这一任务的依据。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现阶段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和特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知识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五)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改革的性质;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对外开放的涵义;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 “三个有利于” 标准。
(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的组成、地位和作用。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地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正确看待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
4、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国民经济“好”与“快”有机结合;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统筹区域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七)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相互联系和有机统一;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的根本不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会议的优点;多党合作制和多党制的根本区别;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点。
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文化、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基本方针。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的必然性和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和主要内容;科学技术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作用、教育的地位和优先发展教育的措施;文化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主要任务、原则和措施。
(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十)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1、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2、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4、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十一)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的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十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2、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3、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十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2、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加强党的建设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四、样 题
一、名词解释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村民自治
3、新型工业化道路
4、社会主义本质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2、简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及指导方针
三、论述题
论述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