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1.2 如何用英语写好一篇历史论文?

1.2 如何用英语写好一篇历史论文?

1.2 如何用英语写好一篇历史论文?1.2 如何用英语写好一篇历史论文?相信许多同学与我一样,作为英语非母语的留学生来说,文科写作实属不易。从一开始的壮志凌云到期末的灰头土脸

1.2 如何用英语写好一篇历史论文?

相信许多同学与我一样,作为英语非母语的留学生来说,文科写作实属不易。从一开始的壮志凌云到期末的灰头土脸,英文写作成为许多爱好人文、热衷阅读的同学在欧美大学里选择历史相关课程的最大障碍。那么我这次就想趁此问向各位有兴趣的同学们介绍一下,在英美教育系统里怎样写好一篇历史论文,以及几个从高考体制下出来同学需要格外注意的地方。希望诸位了解其技巧与特殊性以后不要仅因为写作就对人文学科望而却步。就通过笔者自身经验来讲,通过英文写作所收获到的文章逻辑性、语言准确性以及词汇多样性是值得这桶辛酸泪的。如需了解跟多对人文学科写作的总介绍,请移步 1.1 如何用英语写好一篇人文学科的论文?

第一节:历史论文的精髓

第二节:review essay vs research paper

第三节:primary sources vs secondary sources

第四节:快点儿写完快点儿检查

那么话不多说,喜伯伯就先抛出来两点同学们在写作时最容易犯的两个错误:

第一:论文侧重于叙述,而非分析。

第二:不咋把自己的论点当回事儿。

那么什么叫论文侧重于叙述(narrative)而非分析(analytical)呢?

这就要追寻到英美体系与马系最大的区别,就是英美历史学家觉得因为有太多史料没有被发掘,而一千个人看一个史料有一千零一个解读,所以就不存在完全正确的历史观。大家差不多就像业余侦探似的比着谁手里的线索又大又闪亮来做学术界最耀眼的星。

那么就在写论文这一块儿来讲,除非你手里有个史料大家从来没有看过的,教授根本不想看哪哪年发什么啥了谁谁去哪了干啥了。也就是说,能在维基百科上查到的你都少写!!!至于narration 与 contexualization 的区别与平衡,我会在下一小节着重区分。但总得来说,他们一辈子都翻这个,日期都印头皮里了,根本不想考你知不知道时间地点人物(他们明白儿地你这都是从维基上搬下来的)。

他们想看的是你的historical thinking,即学生的找到事件与人物关系的能力,以及最重要的,在一个历史事件里,学生分析导火索的一二三。要学会排序,在文章里多写几个 first,second, finally 没差。

举个例子。

To what extent was the Macartney Misssion a significant event in Sino-foreign relations?

这道题目,你就不能几千几千字地写macartney要怎么还给乾隆帝送钟啊,还不给他下跪啊,乾隆帝咋傲娇啊啥的,要写就要首先把你能切入的关键词找出来,每道题老师都不会把话说太满,就是为了让你挑茬。

To what extent: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哪一方面受到了影响哪一方面没有?哪一方面最受到影响?要排序!

Significant:难道这只是个中英关系的小浪花?还是说英国早就看大清不顺眼了就拿乾隆帝写信说事儿?要定义这个插曲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

Sino-foreign relations:为什么不写anglo-sino relations而是sino-foreign relations?当然你可以顺着老师思路写,说影响了各个国家对中国的态度,或者反过来说只影响了中英关系,没影响中法关系等等。说哪一个都有道理可论,最重要的是你认识到老师给你在这儿下了一个套。俺在研究生时期深受某位学界大咖偏爱就是我特别会找他考试问题的茬儿 - -。

anyways,这些都是可以切入的地方,当然也不必每个都说。最主要的就是在遇到这种问题时,同学们不能化身当年明月而是金装律师,需要

找好问题切入点、定义(必须一定以及肯定要定义)切入点、然后排序一二三。

那第二个问题就是不把自己的论点当回事儿。

表面上来说似乎在讲学生没有把thesis statement挑明 (具体如何写thesis statement 请看 1.2.1 The essential components of a thesis statement),其实这也是牵扯到一个更概念性的问题,即historiographical intervention。如果在英美体系学历史、写历史需要一个关键词的话,historiographical intervention是稳坐第一位长年不倒的。在这里,我也建议同学们将这个词适量播散于论文中,绝对提分,按下不表。

所谓的intervention,其实就是承接刚刚所提到过的,历史学家永远在辩论一件事情的起因与影响。即使是学生论文也要有这个观念,即 “我的文章会让读者对此历史事件有什么更新的认识?” 第二节将会介绍不同的论文类型各有三种体现 historiographical thinking的方法,在这里我就想给大家提醒一个概念:

不要向教授汇报你知道什么,最好要以你仅有的素材来挑战 (是挑战,先不用推翻)教授的固有观念。更准确地说,教授所出的题不一定是他的观点,所以更要在此先自命历史学者身份而 respectfully skeptical其题目。

写到这里,喜伯伯又想唠叨一句,一个好的历史学者一定是respectfully skeptical的。respect你的写作对象,不能以后世价值观一昧定位历史人物,最好是以一个写你祖爷爷奶奶那种心态写,有点儿距离,有点儿好奇,又有点同情。另一个respect你的读者,别一整就像我一样以伯伯自居,一上来就要教人家干啥干啥,谦虚点儿 给自己留点儿后路 (kuakua打脸)。

Skeptical 是要一个平和的心态对待业界鼻祖,谁都不是神,所以你的研究即使是一丁点儿也好,也是可以填补某些漏洞的。但你是读懂了鼻祖的argument才是挑战鼻祖的前提好吗!别看了几段儿book review 就上来diss几十年如一日的老爷爷行吗!别临时在google scholar上瞄几眼就立马举手引经据典好吗!! (明显是在seminar上课被某些同行恶臭到)

那就先这样,写得有点累了,看看松鼠歇会儿。

第二节:review essay vs research paper

Review essay就是老师出题,research paper就是自己出题。这很简单易懂,难的是怎么样两种论文当中都体现historiographical thinking。每个都有方式,下面这三种是harvard 自己总结的,我觉得已经很恰当。摘自 A Brief Guide to Writing the History Paper。

怎么在Review essay 中显得很懂:

1) 历史学家已经吵了很久,我来告诉你其中某一派比另一派更有说服力。

2)历史学家已经吵了很久,我来告诉你你们都错了,这个研究方向我看得改改。

3)历史学家差不多都认可这段历史的解读,我来告诉你换个方法也不错哦。快来跟我吵起来~

怎么在research paper中显得很懂:

1)还没人写过这段历史,我将用我的史料证明这时间段其实改变来人类进程/二战方向/男女婚姻制度

2)有一部分人写过这段历史,我将用我的史料来fill the gap (又是一个播撒在论文里的关键词哟)

3)其实好多人写过这段历史了,但我将用我的史料让你们重新审视研究方法与课题方向。这常常与民族/种族/性别的有色眼镜相关。

这样一比较,大家也看出来了,写好historiographical intervention就要了解前人都在这一话题上都写过什么、吵过什么,才能写出不同,这只能是自己平常积累,我个人认为是没法儿走捷径的。虽然有很多我想吐槽的同事都得意自己只是读了书评其实根本没读原著啊等等等,不提了,道不同不相为谋。但是如果不是想以后干这一行,或者根本没这个时间的话,读书评也算是个快速了解论点的方式,我也就在这儿提出来仅供参考,大家能读多少是多少吧。

但话说回来,我就算读了原著也忘得差不多了。也想写一写怎么整理笔记这个话题,也挺有趣,再说吧 哈哈哈。

最后提一嘴narration和contexualizaiton的关系。基本上是一个尺度问题,列facts 列多了就是narration,列得正好就是contexualizaiton而提供背景。个人感觉美国高校要比英国的容忍度高一些,因为字数写得也多。二十五页论文的话,总共零零散散写个六七八页的背景,大概也行;英国的话,除非是毕业论文,基本都是三千至五千左右,这种短小的论文还是以分析为主。

第三节:Primary sources vs secondary sources

关于第一、第二手文献的区别,通过字面就可以理解。在这里想提醒各位的是,每一个第一手文献都得讨论,不能就晾在那里。这个其实是很有难度的,怎么恰如其分地分析且整合到自己的论文里需要多次尝试练习。

那么最有效的5w还是要捞出来晾晾再消化。

who: 谁写的?他的个人背景会不会对学者对史料的理解产生偏见?能不能判断他是否诚实陈述事件?

when/where:啥时候写的?在哪写的?

why: 为啥写,给谁写的?分析史料受众就决定了史料的准确性。

how (啊呀 不是w):这个是最最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对比分析这段第一手资料跟其他史料的联系与区别。要着重讨论每个史料对理解这段历史的不同影响。

记住,primary sources不是evidence。Ann Stoler 已经说了太多遍:能够进档案馆的,能够被你读的,你能读懂的都是已经经过层层过滤刷新,已经失去历史的暧昧光泽的资料。它们不是事实,只是人们想让你知道的某个片段,你的任务是挨个儿对比然后照葫芦画瓢还原历史,或者来披露那个不想让你了解事实的人的真面目,都行,看你。

第四节:早点写完早点检查

最好的论文一定是经过一遍一遍不断修改的结果。其实这么多年以来我才发现,原来英语为母语的同学同事也不一定很会写论文,他们也会陷入到 narrative/lack of historiographical thinking/lack of comments on sources这种怪圈里。那么作为英语为二外的留学生来说,就需要早点写、早点proofread,下个grammarly或者让同学看看,都不失为办法。

但我与朋友们总结出更重要的是,当你写完论文放一两天再回去看,一定有不同的启示和视角。看语法问题也会准一些。所以写好论文就要就需要早点动手、早点结束、早点改。

最后几个技术型的小贴士:

1)写历史论文要全文用chicago citation style

2)能paraphrase 就不要quote,如果quote,一定要紧接着就讨论quote的影响和作用。

3)用过去时写作

4)尽量不用 “You”, “I” 这种informal说法,如果必须必须要写个人观点,就写one

5)做一个timeline

6)要审题。再说一遍,如果问 Why, and to what extent,就要两个都回答,作文不是选择题,没你讨价还价的余地。

那就先这样,写里这么多就是希望各位同学能够像我一样,逐渐喜爱英语论文写作。自然我到现在也不算下笔如有神,也经常被一晚上写个五六千字的同事们秒杀。但到最后发现,自己这样精卫填海似的做学问,自己不光心理上踏实一些,确实在分数上也是有所凸显的。

在最后祝愿大家考取心目中理想中的学校,读最心爱的专业。

上一篇: 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下一篇: 陕西历史博物馆门票多少钱一张?怎么预约?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