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詹松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利用商都博物院建设契机做实‘文化郑州’”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郑州商代都城遗址位于郑州城市中心区,是中华文明早期发展史中的一座重要都城遗址,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针对商城遗址保护的问题,郑州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多次进行专题调研。2004年委托清华大学编制《郑州商代都城遗址总体保护规划》,2008年上报国家文物局审定。为了使城墙本体的保护更加科学,又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制了《郑州商城城垣遗址保护展示方案》。在此基础上,为了彻底解决商城遗址较大范围的保护问题,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再次委托清华大学编制《郑州商代都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规划》,并由此提出,要以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为契机,带动周边40平方千米棚户区、都市村庄、仓储工厂区的地块改造,建设新商都组团,让商城真正成为郑州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让周围群众切实分享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
2011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河南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将河南打造成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2013年《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重点方案》中已明确提出要建设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另外,根据2010年颁布实施的《郑州商代都城遗址保护规划》以及当前商都历史文化区规划,当前实施的主要保护规划内容,包括一城、一带、五个片区和八个展示节点,其中7千米长的内城墙(1城)和环内城墙的绿化带(1带)构成商城遗址公园的主体。在商城遗址分布区范围内,包括郑州文庙(国保)、郑州城隍庙(国保)、北大清真寺(国保)、子产祠原址、开元寺塔原址、元东城门原址、夕阳楼原址等历史文化遗产;在遗址西南部分布以二七纪念塔(国保)、二七纪念堂(国保)、工人夜校旧址、日本驻郑州领事馆旧址等;书院街-鼎新街历史居住片区内有少量有价值的传统民居。郑州商城考古遗址公园将以商代都城城垣遗址为主体,尽可能连接与整合遗址周边的历史文化资源,使之成为反映郑州历史文化名城内涵的重要载体。
作为郑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四大核心项目之一,郑州商都历史文化区是郑州市委、市政府着眼传承华夏文脉、铸就城市之魂、支撑国际商都建设的统筹谋划和点睛之笔,是彰显历史文化、丰富城市文化元素和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重要内容。目前,郑州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步入新的阶段。6月16日,郑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郑州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情况,并正式启动面向全球的项目招商工作。郑州市副市长吴福民在发布会上宣布将“规划通过充分挖掘、保护、展示、利用,唤醒沉睡的历史文化元素,将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成为一个集历史、文化、创意、艺术、科技等元素为一体的世界商都文化创意旅游示范区,打造郑州市的城市名片和城市‘会客厅’。”
目前,即将启动的商都历史文化区一期项目总面积约1040亩,位于郑州商代遗址东南部城墙内侧,自顺河路宫殿区遗址起,沿塔湾路向南至书院街向西,经南学街至西门南拐,呈约3公里长的“J”形文化长廊。其中金水区宫殿遗址片区约67亩,打造考古遗址公园;管城回族区文庙城隍庙片区约200亩,围绕珠宝黄金交易、古玩字画收藏、河南特色餐饮名店,打造文化博览及特色产业集群;商都博物院片区约260亩,围绕千古风情小镇、商都遗址博物院、郑州市考古研究院和城墙遗址公园,打造优秀传统文化集中展示示范基地;书院街南片区约95亩,依托36处传统民居和火神庙等文化遗存,打造中原市井文化、民俗文化街;书院街北片区约140亩,结合天中书院、魁星楼等历史建筑,打造新中式时尚商业集群;夕阳楼片区约190亩,借助夕阳楼、督学府复建,挖掘诗词歌赋戏曲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形成文化艺术产业集群;前后阜民里片区约90亩,借助浸礼会教堂复建和熊耳河生态修复,打造酒吧文化产业集群。
先期启动商城遗址公园、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建设是郑州商城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推进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的重要节点,是发展“文化郑州”的重要契机。目前商都历史文化区正在规划建设中,我们欢迎更多促进文化郑州建设的建议和举措,希望郑州商城考古遗址公园能够吸引更多优秀的文化元素、文化机构到来,与“两院”一起,形成文化的集合效应。坚持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商城遗址这一弥足珍贵的历史遗存,打造世界级大遗址保护典范, 扩大郑州商都的文化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让郑州作为全国八大古都的底气底蕴充分彰显,让商都文脉代代相传,这也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相应规划和逐步落实。
非常感谢您对郑州城市文化发展的关心与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017年7月20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