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唯心主义来解释社会历史的哲学思想,也叫唯心史观。
历史唯心主义同历史唯物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它认为社会意识是第一性的,社会存在是第二性的。它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把人们的思想动机看作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把全部历史的发展归结为少数英雄人物的历史。它否认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否认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历史唯心主义不是把人们的观念、精神看作是社会发展的本原(主观唯心主义),就是把某种超人类、超自然的精神力量即上帝,看作是人类社会的主宰(客观唯心主义)。在我国,以孔丘,孟轲为代表的儒家鼓吹的天命论,就是历史唯心主义的典型。孔丘鼓吹人类的命运是由“老天爷”安排的,“圣人”和帝王将相是受“天命”来统治人民,主宰一切的,他们可以使奴隶制永世长存。盂轲宣扬“万物皆备于我”,认为只有“良知良能”的“圣王”,才能平治天下,左右历史。十九世纪德国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虽然承认历史是发展的,并且有它的内在联系,但他又把历史看成是一种非常神秘的“绝对观念”(上帝)的反映,是“概念的前进运动”。江湖骗子杜林认为现实世界和人类社会,是按照世界形成之前就已存在的“模式”构成和运动的。所有这些形形色色的唯心史观,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用人们的意识说明他们的存在。
恩格斯指出;“旧的,还没有被排除掉的唯心主义历史观不知道任何基于物质利益的阶级斗争,而且根本不知道任何物质利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66 页)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唯心史观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占统治地位。在我国历史上,以荀况、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反对儒家的天命论和形而上学,认为社会历史是发展的、进步的,主张适应历史潮流,变革社会制度,发展物质生产,具有朴素的历史辩证法观点。但是由于受到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他们强调帝王的作用而蔑视人民群众,更看不到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因此,他们的历史观仍然是唯心主义的。欧洲的旧唯物主义者,包括费尔巴哈在内,他们的自然观是唯物主义的,他们的历史观却是唯心主义的。正如恩格斯所说:“旧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内自己背叛了自己”。(《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 244页)
唯心史观之所以根深蒂固,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为了欺骗人民,维护剥削特权,经常歪曲历史,宣扬唯心史观;另一方面是由于生产规模狭小,社会联系不广,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不可能深入研究历史的因果联系和找出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只有到出现了大工业生产和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人们才能够对社会的发展作全面的历史的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的产生,宣告了唯心史观的破产。
唯心史观归根到底是为了证明“压迫有理”,“剥削有理”,“造反无理”,是剥削阶级愚弄人民,扼杀革命,维护反动统治的思想工具。一切机会主义者和修正主义者为了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开历史倒车,都要用唯心史观来歪曲历史。
从伯恩施坦、考茨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刘少奇和林彪等修正主义路线头子鼓吹的“唯生产力论”、“人性论”、“天才论”、“英雄史观”等等谬论,都是唯心史观的表现。林彪用剥削阶级的“政变”史代替阶级斗争的历史,把孔孟之道奉为“中国文化之来源”,把儒家的“德”、“仁义”、“忠恕”一类反动说教,说成是“历史唯物主义”,妄图为历史唯心主义翻案,为复辟资本主义制造反革命理论根据。林彪的灭亡,宣告了他鼓吹的唯心史观的破产。但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表明,反映政治上两条路线斗争的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将会长期存在。“我们是反对历史唯心论的历史唯物论者。”(《毛泽东选集》一卷本 1404 页)
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两条路线斗争中,分清什么是唯物史观,什么是唯心史观,学会用唯物史观分析和解决阶级斗争,路线斗争问题,彻底批判修正主义路线,不断巩固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