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表现偏弱 消费增速低迷有三个方面原因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表现偏弱 消费增速低迷有三个方面原因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表现偏弱 消费增速低迷有三个方面原因7月各项宏观数据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表现偏弱,7月同比增长-1 1,,降幅较6月份收窄0 7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市场平均1 2,的预期。考虑到消

7月各项宏观数据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表现偏弱,7月同比增长-1.1%,降幅较6月份收窄0.7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市场平均1.2%的预期。考虑到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压舱石作用,必须把促消费作为下一阶段的核心工作之一。

数据显示,汽车消费和线上实物零售仍然保持较快增长。由于同期基数较低,同时受益于中央和地方出台的多项稳定和促进汽车消费政策,7月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2.3%,为2017年以来次高增速。1至7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5.7%,比前6个月高出1.4个百分点;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25.0%,比上年同期提高5.6个百分点。

但其他消费类别并没有这么乐观。如7月份餐饮收入同比下降11.0%,降幅比6月份收窄4.2个百分点,但仍在下滑区间。部分必选消费增速出现回落。如粮油、食品类和日用品类7月均同比增长6.9%,分别较上月回落3.6和10.0个百分点。房地产相关类也明显下滑。

导致消费增速低迷的原因,大致可以归为三个方面:一是疫情改变了整体消费结构,限制了线下消费活动的展开。今年前7个月,餐饮收入占总零售的比重为8.8%,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1个百分点。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上升至25.0%,比去年同期高5.6个百分点。

二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明显放缓,限制了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今年上半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名义同比增长1.5%,仅好于一季度的0.5%,为有统计以来的次低水平。6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12.6,连续3个月回落之后,已降至2017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三是房地产市场反弹,对消费产生了明显的挤出效应。截至今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中的居住部分占比已经达到26.5%的历史最高水平,对其他消费的挤出效应愈发明显。

今年7月30日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关键点”。考虑到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压舱石作用,必须把促消费作为下一阶段的核心工作之一。具体而言,政策可在以下三个方面积极发力,推动消费回升。

一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改善消费环境。7月政治局会议要求“建立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长期协调机制”。因此,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推动线下服务业有序重启,扩大消费场景。同时还应促进传统线下业态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继续培育丰富线上消费。

二是稳企业保就业促增收。就业和消费具有密切的联动效应。只有保持就业稳定,居民才有持续的收入来源,才有消费的能力和意愿。因此,短期内,要继续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加大助企纾困力度,使企业能够渡过难关,进而保证居民收入增速逐渐反弹。中长期内则应通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确保居民收入增长更具持久性。

三是保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需要牢牢坚持“房住不炒”定位,防止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避免企业居民部门杠杆率的过快上升和资产泡沫化苗头,进而减少对于消费的挤压作用。

上一篇: 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36年全国第一 线上发展迅猛
下一篇: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检测试题答案的总结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