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响下,OPEC与俄罗斯谈崩,原油表演暴降行情,油价录得2008年以来最大单周跌幅。与世界油价同频的国内制品油价也迎来了2013年新版定价机制出台来的最大跌幅。
跟着世界油价潜在的利好要素消失,需求量下降,短时间内世界油价将低迷,3月31日24时国内制品油零售限价时隔四年后再遇“地板价”不进行调整基本无悬念。
国家发改委17日对外标明,按照2016年出台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规则,国内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根据世界原油价格改动,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从近10个工作日看,世界油价大幅下跌,平均水平已跌破每桶40美元调控下限,国内制品油价格将按机制自3月17日24时起大幅下调至对应40美元的水平,低于40美元部分不再下调。
这是2013年新版定价机制出台以来最大跌幅。因为世界原油短时改动崎岖过大,2013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新版制品油定价机制,即制品油调价周期由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取消挂靠世界市场油种平均价格动摇4%的调价崎岖束缚;恰当调整国内制品油价格挂靠的世界市场原油品种。
关于树立“天花板价”和“地板价”这样的上、下限,国家发改委负责人曾戳穿解说说,“2014年下半年以来,世界石油市场格局改动较快,世界油价从每桶110美元快速下跌至40美元以下,我国现行制品油价格机制在运转过程中呈现了一些不适应的问题。首先是世界市场油价持续走低的影响逐渐闪现,但过低的油价不利于我国石油工业的长时间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新动力和可替代动力发展;其次,制品油价格调整与市场化政策尚有间隔。所以,国家决定修改完善现行制品油价格机制,进一步推进价格市场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