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家乡的村民们树立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呼吁村民们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同时教会村民们垃圾分类的知识,增强对垃圾分类的责任感,从⽽⾃觉参与到⽇常的垃圾分类⾏动中,2022年8月5日,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任静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大河乡大河村开展了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更好地向家乡的村民们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实践队在开展活动前进行了资料收集。上网查找资料并了解了垃圾分类的方法、垃圾分类的优点、垃圾分类的意义等。结合自己对环保的认识深入学习了垃圾分类处理方法,实践队尝试着利用自己所学和手头的资源,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的宣传。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为填埋、焚烧、堆肥、低温碳化和回收利用五种方式,其中仅有极少部分垃圾可以被分拣进入回收利用渠道,且极易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危害。面对这种情况,垃圾分类的宣传和实施就显得极为重要。
图 1绘画宣传图
图 2张贴宣传图
本次活动在农闲时进行,许多休息的村民都来到现场参与活动,争对那些对垃圾分类不太了解但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村民,分发了垃圾分类的宣传资料,对于不能完全理解宣传资料上内容的村民,向他们详细讲解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实践队员告诉村民们垃圾分类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然后告诉村民们每类垃圾对应垃圾桶的颜色,各类垃圾的代表物品,应该如何进行分类和回收等知识。
实践队然后通过垃圾分类实操小游戏,考察大家对刚才所学知识的理解,投放正确便有一定的小奖励,小朋友比较积极,他们把刚刚学习到的知识学以致用,在家长的陪同下,有序地进行了垃圾分类实践。大家面对不太确定的垃圾分类,在好学的小朋友的带动下,大部分村民们都认真阅读了垃圾分类宣传单,对垃圾分类有了更深的了解。
图 3向村民分发和讲解垃圾分类表
通过此次活动,村民们收获颇丰,对垃圾问题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和认识。村民们都认识到,保护环境与资源与我们每个⼈息息相关!从⼩事做起,⼤家共同努⼒,持之以恒,就⼀定能为社会、也为⾃⼰留下⼀⽚碧⽔蓝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