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探索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教学大纲)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高校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使用。教学大纲严格按照中央批准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设置方案及目标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当代中国和世界背景下,围绕当代中国基本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执政党建设、国际战略等专题,介绍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是对中国化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一次有益尝试和成功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中,1987年第一次提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为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必修课,至今已有20多年历史。经过20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设置虽然没变,但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中,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发展中,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在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在不断拓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在不断丰富。同时,硕士研究生教育无论在培养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上,还是在培养要求或在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原有的课程设置作出必要的调整,成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特别是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2010年8月,经中央批准,中宣部、教育部下发《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对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作出调整,其中提出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开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必修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问题是一个在现实中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富有时代性的重大课题,为了加强这门课程建设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实践中逐步积累经验,因此先组织编写这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以便给教师留下拓展教学内容和探索教学方法的广阔空间,充分发挥硕士研究生学习和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大纲,就是根据这一要求编写的。

教学大纲得以完成,既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的指导,中央有关部门和有关专家学者的大力帮助和支持,工程办公室的精心组织和协调,也在于高校从事原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学教师们共同研究的结果,在于课题组成员们的共同努力。同时,先期进行课程试点的有关高校教学实践,也为教学大纲的编写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总的来看,教学大纲在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研究上作出了多方面的积极探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凸显理论教育的时代要求。设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是时代发展和实践发展的要求。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研究生教育也进入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发展阶段。培养什么样的研究生、怎样培养研究生,对于中国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建设都有着直接的重要作用。时代发展和实践发展对研究生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必须首先要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进和调整上。教学大纲在内容设计和结构安排上,以研究生教育和培养为本,贴近研究生的学习实际、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如教学大纲一开始的“导论”,就以如何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的主题、如何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成就和基本要求等研究生关注的问题切入,提出了研究生要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要求。教学大纲在如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和研究转化为研究生内在需要和自觉意识问题上,作了精心构思和探索。

第二,强化理论教育的层次提升。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教学上的“步步高”,是教学大纲编写的重要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前要承接本科生阶段的教学内容,后要奠定博士生阶段的学习基础,既要开启各个层次之间教学内容的衔接性,也要刻画各个层次之间教学内容的相对独立性,体现各层次教学和课程体系的整体性,体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步步高”要求。

与本科生阶段“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不同,教学大纲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的重大问题研究为重点,以理解和把握当代中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段性特征为认识基础,逐次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和中国的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等问题,着力强化理论研究的深度和思考问题的广度,注重增强阐释的学理性。教学大纲紧扣硕士研究生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对同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问题,在讲授的内容和方法的高度上,在运用理论于实践的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提升、不断深化,达到“步步高”的教学目标。

第三,体现理论教育的最新进展。教学大纲按照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要求,在导论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进行了重点阐释,在正文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个方面建设的具体理论和制度进行了重点介绍,帮助硕士研究生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教学大纲注意吸收和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决策部署,力求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脉络,引导和帮助硕士研究生深刻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教学大纲注重吸收和反映学术界研究的最新成果。比如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已有的研究成果,吸收和反映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范畴、原理进行了重点介绍分析,帮助硕士研究生更好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特点。再如,充分吸收中国政府发布的系列白皮书,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和出版的理论读本和通俗理论读物等成果,力求做到准确性和前沿性相统一。

第四,突出理论教育的专题研究。根据一些试点高校的经验,“分专题”采用“把握重点,专题深入”、“问题切入,专题结合”、“逐次递进,专题拓展”等形式,实际教学效果很好。为此,教学大纲在专题研究方面作了多方面的尝试,每个专题由教学基本要求、主体内容和思考题三部分构成,引导研究生拓展研究思路。教学大纲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体现启发式、研究式的教学要求,提倡用严谨的、科学的态度加以分析和评价,强调在接触社会实际的过程中思考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如对经济改革道路的选择上,鲜明地提出“坚持按照中国国情推进改革”,“绝不能盲目照搬照抄,更不能搞私有化”;在阐述政治建设时,强调指出,“在中国,既没有搞‘三权分立’的政治基础,也没有搞‘三权分立’的经济基础”。教学大纲注意处理好“分专题”和整体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把“分专题”研究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体系的整体把握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帮助研究生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体会和掌握。

作为一门新设立的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必须经过教学实践的反复检验而不断发展成熟。同时,由于课题组视野和知识的局限,这部教材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我们期望这部教材的出版能对高校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发挥重要促进作用,也恳请广大教师、学生和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在教材的修订中不断改进。

(作者为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

SourcePh">

上一篇: 浅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下一篇: 七巧板寓言故事.doc 21页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