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化中国近代屈辱史
2006年09月22日01:01 东南快报
淡化“毛泽东、长征、殖民侵略、革命、战争”,盖茨取代毛泽东;大幅削减古代史内容,用所谓当代文明史取代中国史;营造所谓“和谐史”,革命、战争、苦难内容被大幅删减,南京大屠杀内容只在初中部分简单提及;高中部分完全抛弃传统中国、世界编年记史的方式,改用一部笼统的“人类文明史”代替……
于今年9月正式启用的上海新版历史教科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然而,参与编辑
此版历史教科书的人认为这个争论不但迟缓而且没有任何意义;上海市教委则以课改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一切未有定论为由,对此事采取不予回应的做法。
争论源自《纽约时报》
“盖茨代替毛泽东”的说法就来自于《纽约时报》记者约瑟夫·凯恩?穴JosephKahn?雪9月1日的一篇报道《毛在哪里?中国修改历史教科书》?穴Where'sMao?芽ChineseReviseHistoryBooks?雪。这篇报道同时也被《国际先驱论坛报》转载。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周春生那些被网民批判的历史观点就来自这篇报道。后来,这篇报道被国内的《青年参考》摘编转载,主要内容被国人广知。
9月17日,周春生在和记者不到5分钟的通话中,表现出对《纽约时报》报道的不满:“《纽约时报》对我的话进行了断章取义,以后我不会就教科书接受任何媒体采访。”
四大争议
新华网等几个大型的门户网站都开辟专题,从教材的内容呈现、编写的指导思想、实际运用可能出现的问题、与通常教科书的比较等多个角度对上海新版历史教科书进行讨论。
争议一:内容删减体现创新精神
反对者:高中生不知中国近代屈辱史
赞同者:强调殖民史不宜造就人才
新版教科书,初中的中国史和世界史被从三年压缩到了两年,而高中仅有的一年历史课如今只集中于文化、思想、文明。高中部分甚至让人怀疑这是不是一本历史书,王朝更替、国家兴亡,革命与战争,殖民与反殖民等传统的历史编纂内容全部都没有,通常的编年的历史时代也不见,代之以“大河文明”、“海洋文明”、“草原文明”等泛泛而谈的内容。
反对者认为,学完这套教材,你基本上不知道各个西方国家的盛衰,你也不会知道中国近代的屈辱,你也看不到十月革命,法国革命,也不会知道拿破仑、希特勒、斯大林、毛泽东的具体事迹。
持赞同意见的香港大学教育学副教授白杰瑞认为,学校课程应该跟上时代。过多强调殖民时代民族苦难的历史,是否能造就今天的上海所需要的高级人才?
争议二:文明史取代编年史
反对者:这是消灭历史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