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双减”政策落地生根,全力推进“五育”并举教育目标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促进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利用暑假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奠定良好的基础。校团委根据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将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关心社会发展,关注社会热点,丰富假期生活,提高综合素质。
二、活动目的
1.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
2.参与社会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
3.主动服务社区,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
三、组织形式
建议学生以家庭成员、村居社区或年级、班级为单位自行组成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开展活动,也可个人自主活动。
四、活动原则
1.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假期社会实践活动。
2.坚持“就近就便”的原则。在学校周边、家庭所在的村庄社区开展活动。
3.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参与社会实践的班级和个人,必须注意自身形象,认真参加活动,树立展示学校和个人良好的社会形象和精神风貌,绝不允许在实践活动中弄虚作假。
五、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
1.以“学习二十大精神”为主题,开展“青春践行二十大”主题活动。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章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青年学生要高度认同、积极践行会议精神。请大家认真观看党的二十大的相关视频,学习相关知识。
2.以“感恩孝亲”为主题,开展“家务劳动我来做”活动。
请全体同学结合自己年龄和家庭生活的实际,帮助家长整理房间、洗衣拖地、煮饭炒菜、收拾餐桌等日常家务劳动,帮助家长分担家庭事务,体会家长操持家务的辛苦,争做感恩孝亲的好儿女。
3.以“共建和谐邻里”为主题,开展“文明礼仪我来传”活动。
请全体同学在假期中,时刻以文明中学生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要学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树立良好的马寅初初级中学学生形象。
4.以“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开展“美丽乡村我建设”活动。
“小手拉大手”,学生与家长一起义务打扫家门口、小区等处卫生,清扫地面垃圾、铲除墙面广告、抹洗护栏、长椅等公共设施,为改善村容村貌(小区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家园)做出贡献。学校要求每位同学利用假期积极参与村庄社区服务活动,如:社区卫生活动、社区护绿活动、社区综合宣传活动、社区陋习纠察活动、社区敬老爱老活动、社区帮困助残活动、社区读书辅导活动、环保志愿者活动、社区公益劳动等。
5.以“习字静养心性”为主题,开展“漂亮汉字我书写”活动。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瑰宝,承载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内蕴。所有同学利用假期每天坚持练习书法、绘画。力争通过一个假期的训练,个人写字水平、绘画技术有明显的进步。
6.以“制作手工作品”为主题,开展“杂物利用我最棒”活动。
通过观看科普影视、阅读科普书籍等途径掌握科技知识或科技动态,激发灵感,利用身边的杂物等制作一件手工作品,可以是小发明、小制作等科技作品,也可以是剪纸、泥塑、布艺等工艺品。通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提高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7.以“参与角色扮演”为主题,开展“社会分工我体验”活动。
所有同学在家长的帮助下,走向社会,尝试进行“售货员,服务员,环卫工人,收银员,交通疏导员”等多种角色的生活体验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交际能力、合作能力、适应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8. 以“拥抱自然,开阔视野”为主题,开展“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研学活动。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假期里,你可以和家人、游山玩水、观海看景,不仅可以增进和亲人的感情,丰富阅历,陶冶性情,还可以开阔视野,了解当地文化、风土人情。你可以看大海,览名山,踏草原;也可以游名胜,赏古迹。同学们可以结合学校地方课程“综合实践”课或各学科单元后的“活动探究”“拓展训练”等学到的方法,根据所在年级选择自己假期调查研究的主题,进行调查研究。(寻找当地有名的含历史文化背景的人或物,包括建筑物、当地名吃、手艺传承人、地标等,拍摄记录下来,并进行适当介绍,形成文字。)
9.以“爱运动·迎亚运”为主题,开展“体育锻炼我坚持”活动。
为迎接第十九届亚运会的到来,学校倡导全体学生开展“爱运动·迎亚运”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假期每天坚持进行体育锻炼活动,增强体质。至少参加一项体育活动,通过参加足球、篮球、羽毛球、跳绳、跑步、游泳等体育项目,提高学生的运动和团队协作能力。对照本学期末体育统一测试成绩,力争在假期补齐短板,尽快达标。
10. 以“安全快乐度假”为主题,开展“安全伴随我成长”活动。
全体学生利用假期认真学习自护、自理、自救等安全知识,掌握防煤气中毒、防食物中毒、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火、防盗、防中暑、防雷电、防控夏季传染病等安全卫生常识,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提升学生居家或外出时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确保每个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暑假。
11.以“共建文明城市”为主题,开展“垃圾分类”实践活动
全市中小学组织学生参与垃圾分类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如到社区或公共场所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培训等各种形式的体验活动,增强广大学生垃圾分类投放的意识和自觉性,进一步培育社会分类意识,引领带动社会文明新风尚。
六、社会实践活动要求
1.请各班积极发动,结合学生实际选择性地完成各项活动,并填写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附件1),并将活动记录表、照片、视频等(每班至少3份,其中第11条“垃圾分类”活动每班必交一份),于2023年8月20日前以电子稿的形式发送到团委姚老师处。
2.活动记录统一命名“活动名称+班级+具体内容”,如“垃圾分类活动-701-《XXXXXXX》”,鼓励各班组织或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并积极、及时向校团委投稿。
七、总结表彰
开学后,各班统计本班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情况,学校将对暑假综合实践涌现出的优秀个人、班级进行表彰。
供稿:团 委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