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蓼汀 林倩伊 戴思颜 王翊朵
图|林倩伊 王蓼汀 戴思颜
编|丁雁南
今年国庆节,《万里归途》《平凡英雄》《搜救》等现实题材电影占据了七成以上票房。其中,《万里归途》连续15日获得日票房冠军,截至10月20日,累计票房达13.45亿,位列2022年电影票房总榜第6位。
2021年,国家电影局公布《“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提出“加强现实题材创作,着重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伟大历程和人民的精神风貌。”国家政策对电影人的创作,产生的巨大的引导作用。
回看近年的中国电影,《我不是药神》《少年的你》《送你一朵小红花》《人生大事》等现实题材影片,将镜头对准现实中的人生百态,将真实可感的“众生相”搬上银幕,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观影热潮。
对现实题材电影的定义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周星教授将“现实题材”界定为:影片创作内容以表现当时社会状况和人们生活感受为主体。[1]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戏剧影视学院戴清教授将现实题材定义为:直面当下社会现实、涉及公共领域话题。[2]
要清楚界定现实题材电影,首先要明确两类相对概念:历史与当下,虚构与真实。现实题材通常指以当下真实人物或真实事件为题材,而不是以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为题材,或者以虚构的故事为题材。
真实和虚构之间的边界较为清晰,但当下和历史有时候可能会有交集。
以《长津湖》和《我和我的祖国》两部近些年拍摄的电影作比较,电影《长津湖》拍摄的内容是“抗美援朝”的历史事件,且着重在战争内容,可以算作历史题材的战争片。而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既有涉及历史的部分,也有面向当下社会的内容,可以算作现实题材。
就电影内容而言,并非讲述现实故事的电影,都可以算作现实题材电影。如果是纯粹通过情节来叙述个人经历或是满足娱乐需求,无社会性指向,则不属于本文讨论的现实题材电影范畴。
例如,同样是喜剧电影,“澳门风云”系列侧重于叙述主角“赌神”的传奇故事,虽然背景取材于现实,但影片内容并非大众所能接触到的日常社会生活,即不属于本文探讨的现实题材范畴。而电影《私人订制》虽然喜剧成分较多,但不乏讽刺贪腐等针砭时弊的现实指向,可以算作现实题材电影。
现实题材电影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现实题材电影几番起落,在文化政策的促进 下,诞生了不少口碑和票房双丰收的优秀影片。
现实题材电影的起伏
考虑到影片的影响力,我们选取了2008年到2022年这15年间,中国大陆年度票房前25的375部电影数据,从中筛选出44部现实题材电影,分别从数量、票房情况、获奖和提名以及内容主题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从上图可以看出,2008年到2017年中,有三年(2008年、2009年和2012年)现实题材电影未能跻身年度票房前25。虽然在2013年,由于《中国合伙人》等影片的出色表现,现实题材出现了2008年之后的第一次高点,但是其后几年的表现并不稳定。
直到2017年《战狼2》出现后,现实题材电影的票房比重才逐渐稳定。自2017年开始,前25名中的现实题材电影每年贡献20%以上的票房。2018年出现了《我不是药神》《红海行动》《无名之辈》等成绩斐然的现实题材电影,此后每年票房前25中,至少有4部现实题材电影,其中2019和2022年则达到了7部。
我们统计了2010-2021年中国电影年度票房前25名中的现实题材电影获奖和提名情况,统计了国内三大奖项: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和中国电影华表奖,国内三大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和长春国际电影节,考虑到奖项与题材的相关度,只统计最佳影片/最佳故事片奖。
首先要说明的是,电影的获奖和提名具有一定复杂性。中国电影华表奖是两年一届,允许制片单位在三年内自由选择参评,所以2020年之后的影片并无华表奖的获奖记录。
将这15年分为2018年前和2018年后两段,或者以三年为一个单位观察,就会发现——现实题材电影获奖和提名呈阶段性上升趋势。就单个奖项来看,如中国电影金鸡奖,现实题材电影提名/获奖次数随着时间增长,在2010-2017年的8年间,共提名/获奖4次,而2018-2021年的4年间就有11次。
在众多现实题材电影中,兼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好片可遇不可求,2018年的《我不是药神》提名/获奖共6次,《红海行动》共5次。这些斩获多项大奖的电影,凸显了现实题材电影的力量,比如《我不是药神》播出后,相关舆论热议推动了国家抗癌药降价保供等措施。
现实题材电影的获奖和提名情况,并没有呈现清晰的上升趋势。可能是因为获奖电影和票房大卖的电影并不完全重合。
这些年有哪些现实题材佳片呢?
票房后劲是影片总票房和首日票房的比值。票房后劲越大说明影片的后期票房产出越好,说明影片的质量和口碑非常好。票房后劲大于10即为口碑佳作。近15年票房后劲排名前10的现实题材电影,后劲表现十分优秀,其中《无名之辈》的票房后劲在80倍以上,并列第十名的《唐山大地震》和《我不是药神》票房后劲也在20倍。
为什么现实题材电影受欢迎?
我们分析了现实题材电影的内容关键词:
在2010-2021年中国电影年度票房前25名中,44部现实题材电影中的108个关键词中,“剧情”共出现18次,占比16.67%,“爱情”第二,占比9.26%,“亲情”第三,占比7.41%;常见的还有“家庭”“喜剧”“动作”“灾难”等。
剧情片指运用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但往往不被大多数人所注意的事件改编的故事性电影,欣赏这类影片,观众通过一扇窗看到了现实中的自己。通过分析豆瓣、猫眼等平台上的影评,我们发现观众在剧情片中往往会被影片的“真实”所打动,电影中的“现实”透过银幕与每个观众的情感连通,产生共鸣。
近5年来出现的内容关键词展示出现实题材电影的创新,如“死亡”“丧葬”“抗疫”“撤侨”“抗癌”等。在今年上映的电影《人生大事》中,“死亡”“丧葬”向来是中国社会有意避讳的话题,却也埋在每个人内心深处。很多观众在影评中真情讲述自己家庭中的生死离别,表示虽然电影很戳泪点,但也或多或少被电影中传递的温情治愈了。
《人生大事》导演刘江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逐渐意识到,原来葬礼是活人办给活人看的。当所有人聚集在葬礼上缅怀逝者,回顾他的一生,讲述自己和他的感情,为他入殓穿衣、守灵吊唁、烧纸出殡……原来葬礼上做的一切,其实都是在治愈活着的人。中国葬礼仪式向来被诟病繁琐,在看似繁琐仪式的背后,竟是这般浪漫的深情。”
在豆瓣上,很多观众在观看现实题材电影后写下短评,他们都在说些什么?
由于评价数量多,内容多样,用词云图分析会失去精彩,我们选取了44部现实题材电影中,豆瓣评分8.0以上电影的最高赞短评。
从这些短评中,我们能够读出共鸣、自豪、感动……
现实题材电影受欢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光是市场的需要,电影内容的精彩,还有政策的驱动。
在中国电影市场繁荣的大背景下,一系列政策扶持为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尤其近两年以国家电影局公布的《“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为代表的一系列电影行业政策,使得我国电影行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经济社会转型与观众的审美需求,共同构成了现实题材电影热潮兴起的外部环境。
《“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强电影创作引导, 鼓励、 支持、 引导电影工作者把创作生产优秀电影作品作为立身之本,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民族观、 国家观、 文化观,自觉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
逐渐成长的新一代观众群体,感知能力、审美水平以及知性程度普遍提高,除了关注自己,也渴望了解其他人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念。观众群体对“参与度”的追求,也反作用于电影创作,使其向现实题材靠拢。
现实题材电影广受欢迎,正是由于这类题材的影视作品踩准了三类需求。一是符合政策引导的方向,关注时代发展和现实生活;二是迎合了社会表达的需求,借由电影,社会的真实一面被呈现在更多观众面前,电影引发大多数群体共鸣,进而引发更高的社会关注度;三是现实影片传递符合时代发展的价值观,能引导普通人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
随着时间推移,现实题材电影在不断创新、迈出老套路的尝试中,拓展故事的广度、深度与新意,用“镜头朝下”的方式,描绘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讲述芸芸众生的悲喜离合,也与观众的共情越发深厚。
【参考资料】
[1]周星.从疏离现实到批判现实的发展路程——1905—1949年中国电影现实题材综论[J].文艺研究,2005(09):100-106+160.
[2]戴清.时代需求与现实困境——现实题材剧的口碑与收视倒挂现象探析[J].中国电视,2015(06):13-22
[3]饶曙光,毕晓瑜.中小成本电影的困境与策略——以现实题材影片为例[J].当代电影,2008(06):9-13.
[4]剧情片—百度百科
[5]天上的每一颗星都是爱过我们的人(人生大事)影评(douban.com)
[6]刘梦茹.近十年来国产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创作动向及传播价值研究[D].郑州大学,2020.DOI:10.27466/d.cnki.gzzdu.2020.004276.
[7]郭鑫.中国现实题材电影的创作[J].电影新作,2017(04):91-95.
[8]胡思远.新时代国内现实题材电影价值观分析思考[J].电影文学,2020(06):31-33.
[9]李国聪.时代性、人民性和主流化:现实题材电影的价值建构与类型探索[J].电影新作,2022(02):20-26.
[10]饶曙光,张卫,李道新,皇甫宜川,田源.电影照进现实——现实主义电影的态度与精神[J].当代电影,2018(10):14-25.
[11]《这届年轻人怎么突然喜欢起现实题材电影了?》北京青年报记者王婧懿 张知依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