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部编版:八上历史第9课《辛亥革命》

部编版:八上历史第9课《辛亥革命》

部编版:八上历史第9课《辛亥革命》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9课 辛亥革命学习目标:1、了解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9课 辛亥革命

学习目标:

1、了解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 ;

2、知道徐锡麟、秋瑾、“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的英雄事迹;

3、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课文解读:

知识点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辛亥革命历史中国后面的事件_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历史_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历史

辛亥革命历史中国后面的事件_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历史_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历史

辛亥革命历史中国后面的事件_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历史_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历史

通过上面这段话,分析黄花岗起义的历史意义?

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为后来武昌起义一举成功准备了条件。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历史_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历史_辛亥革命历史中国后面的事件

辛亥革命历史中国后面的事件_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历史_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历史

这些革命党人有什么精神值得人们学习?

追求真理、百折不挠,视死如归、前赴后继、浴血奋斗、为国为民、敢于牺牲等。

知识点二: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历史中国后面的事件_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历史_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历史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历史_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历史_辛亥革命历史中国后面的事件

辛亥革命历史中国后面的事件_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历史_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历史

发展:武昌起义以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有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

辛亥革命历史中国后面的事件_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历史_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历史

辛亥革命历史中国后面的事件_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历史_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历史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历史_辛亥革命历史中国后面的事件_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历史

辛亥革命历史中国后面的事件_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历史_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历史

辛亥革命历史中国后面的事件_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历史_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历史

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历史_辛亥革命历史中国后面的事件_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历史

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后,各省响应,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

辛亥革命的概念:

狭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1911年)的武昌起义

广义:指19世纪90年代到1912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制度的一系列革命活动的总和。

影响:

材料一:

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历史_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历史_辛亥革命历史中国后面的事件

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终结。

材料二: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草草场。

思想: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材料三: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历史_辛亥革命历史中国后面的事件_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历史

社会生活:人们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发生变化,体现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材料四:1912年——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一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

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总结:

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历史_辛亥革命历史中国后面的事件_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历史

我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制度结束的标志:

(1)君主专制制度是以君主专制、独裁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政治制度。在我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是以辛亥革命中清帝退位为标志的。

(2)封建制度则是一个综合性的政治概念,它不仅包括封建的政治制度,还包括封建的经济制度、封建的土地制度以及封建思想、文化等。封建制度的终结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完成为标志的。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历史_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历史_辛亥革命历史中国后面的事件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历史_辛亥革命历史中国后面的事件_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历史

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历史_辛亥革命历史中国后面的事件_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历史

知识小结:

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历史_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历史_辛亥革命历史中国后面的事件

知识检测:

1.某年出版的日本报纸,关于中国事件的报道,使用了下列小标题:“点燃革命之火”,“武汉的形势”,“排满兴汉宣言”,“列国的态度”等。这些文章集中报道的可能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八国联军侵华

C.甲午战争

D.辛亥革命

2. 民国14年,孙中山先生逝世,请问这一年是公元纪年的哪一年?

A.1924

B.1925

C.1926

D.1927

3.1894年11月,孙中山建立兴中会,地点是在:

A.檀香山

B.长沙

C.上海

D.东京

4.1912年9月,中华民国政府将十月十日定为“国庆日”。是为了纪念武昌起义,那么武昌起义是爆发在:

A.1911年10月10日

B.1895年10月10日

C.1905年10月10日

D.1910年10月10日

5.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错误的是: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C.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BAAD

上一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下一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标语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