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知识》是格尔茨代表作,于1983年面世,2000年再版。全书涉及从艺术、常识、卡里斯玛到自我人观的论题,曲折迂回,文采飞扬。其中,尤以作者在东南亚和北非的田野调查为基础讨论了地方社群如何理解社会思想,本土人如何想象伦理道德,乃至法律背后的文化意蕴,启迪了中国上世纪末的“法治本土资源论”。
7.《阿赞德人的巫术、神谕和魔法》
细腻生动地揭示中非土著部落的奥秘
民族志经典中最精致、最富有思想的作品之一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该书为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埃文思-普里查德的第一部民族志代表作,是民族志中最精致、最富思想的作品之一,自1937年出版以来一直被人类学者奉为民族志的典范。
8.《过渡礼仪》
以仪式分析视角解读
人一生中生命阶段的转换
民俗学礼仪现象分析重要论著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本书是早期民俗学家范热内普的代表作,他在本书中所概述的过渡礼仪是涉及一种地位变化的社会机制,作者通过对此类礼仪三阶级之象征意义的分析,已使这一礼仪分析模式成为研究仪式行为的一个经典概念。
9.《努尔人》
现代人类学史上最著名
最具有代表性的典范作品之一
人类学田野研究标杆之作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努尔人》一书通过对非洲部落政治制度的田野研究,提出了一个挑战性的问题:在一个没有国家和政府统治的群体中,社会是如何组织起来的?本书是现代人类学史上最著名、最具有代表性的典范作品之一。
10.《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
人类学研究领域里程碑式著作
深刻再现土著部落的社会图景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作者创造性地提出并运用人类学田野工作的方法,对以特洛布里恩群岛为中心的库拉区域,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揭示出当地土著社会巫术、宗教、贸易、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是当时对该民族最完备而科学的描述。
11.《象征之林》
深度揭示恩登布人仪式背后的社会意涵
二战后最具有开拓性和影响力的
民族志经典之一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该书为英国著名人类学家、象征仪式学派的代表人物维克多•特纳的代表作,被学界归入二战后最具有开拓性和影响力的民族之经典之列。
12.《非洲的政治制度》
本书于1940年英文版首次出版
是政治人类学作为人类学一个分支出现的标志
研究传统社会的政治运行可以使我们反思现代社会的政治制度
本书是以“非洲学派”为代表的人类学家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于历史非洲殖民地的田野研究成果,亦被视为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研究之一。书中各项研究展现出的非现代国家的政治体制动作方式及其在殖民化的转型,对后来的政治研究及部族社会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汉译人类学名著丛书
13.《献给祖先的猪》
早期文化生态学典范之作
深入分析新几内亚人生态仪式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本书第一版就宗教仪式如何适应社区并从生态上规范社区这一主题,以其严谨的实证研究、对系统理论的创新性运用,以及富于解释与启发性的论证,成为生态人类学的一块里程碑。该第二版重印本增加了作者对此书第一版评论的回应,试图发展其方法中涉及到的认识论问题。
14.《礼物》
人类社会原本没有市场、买卖、互赠或易物贸易
那么,到底有什么呢?
有的就是礼物
二十世纪法国民族学之父经典著作
生动探讨经济概念的历史源起及本质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先于我们的社会乃至原古社会生活的这些总的社会现象能够同时展现出各种制度,而经济制度则确立了特定的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或者毋宁说确立了特殊的呈献方式与分配方式。面对如此复杂的社会事物,我们这里只能考察其深层而独立的一点即:这些所谓的自愿的呈献,表面上是自由的和无偿的,但实际上却是强制的和重利的。从外在形式上看,呈献总是慷慨大度的馈赠,但其实在与交易相伴的这些行为中只有虚构、形式和社会欺骗;或者说穿了,只有义务或经济利益。
15.《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
当代人类学反思的经典理论著作
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出版后的30年里
它成为国际人类学界引用得最多的一部著作
本书收录的11篇论文全都是围绕着人类学知识生产过程中的文本写作这一环节展开讨论的,这些论文检讨了各时期人类学民族志的经典文本,并开放性地指出了将来民族志写作及文化研究所具有的多种可能性。本书揭示了:在人类学的现代主义成为过去之时,追求所谓“真相”的人类学家,他们如履薄冰。
16.《纳文——
围绕一个新几内亚部落的一项仪式所展开的民族志实验》
作者格雷戈里·贝特森被视为20世纪最重要的社会科学家之一
优雅的叙述风格、洗练的思维,广博的知识涉猎
人类学经典中最具魅力的著作之一
纳文是生活在新几内亚的雅特穆尔人在其青少年成员取得有意义的成就后举行的一种庆贺仪式。作者围绕此仪式,采用不同的路径加以分析,独创性地将研究者的思维工具和思维过程展现出来,让读者看到在不同的研究框架下,“社会事实”所呈现出的不同面貌。
在日益强调民族志文本的复杂性、开放性和反思性的当代人类学领域,1936年首次出版的《纳文》的先驱意义在几十年后非常鲜明地凸显出来。
17.《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
——对克钦社会结构的一项研究》
不但是人类学和民族学的必读书目,
对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和文化研究等学科亦深具参考价值
本书是政治人类学的经典著作。身兼人类学家和英国军官两职的利奇在缅甸北部山区开展的田野工作几乎与“二战”相始终,其间经历战火困扰和资料散失之厄,而此书终成。全书以历史的和动态的视角反思了社会科学中“社群”、“文化”和“仪式”等核心概念,用细致的民族志资料展现出了克钦人(在中国称景颇)的政治结构变迁以及与周边人群的互动,融理论之洞见与经验之鲜活于一炉。
18.《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
保罗•拉比诺对自己的研究开展民族志研究
人类学乃至一般的社会科学的知识生产过程成为反思对象
田野作业是人类学知识生产的主要的和独特的方法。在本书中,作者坦诚地展示了人类学家在田野的活动细节,关注人类学家与当地人认知方式的异同,说明田野作业过程如何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类学家收集到的资料,引起了学界内外关于学术伦理和方法论的激烈讨论。
19.《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
人类学经典作品
西敏司娓娓道来的是糖这件平常事物身后奇妙而非同寻常的历史
这本书聚焦于工业化早期的英格兰以及美洲加勒比殖民地的甘蔗种植园,叙述了糖从一件奢侈品化身为工业化生产之商品的过程。作者将这一过程密切地与早期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奴隶化生产乃至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联系在一起,将糖这一平常事物身后奇妙而非同寻常的历史格外深刻而不乏趣味地发掘出来。
20.《族群与边界——文化差异下的社会组织》
刺破族群迷雾的理论之光
一部族群研究的典范性著作
标志着族群研究的一个新的时代
本书是挪威人类学家巴斯主编的一本论文集,书中巴斯及其他学者把族群互动作为讨论的中心并研究族群认同的互联性以及族群边界和文化认同问题。同时提出并实践了族群研究的一种新方法,即通过不同人类群体的持续的协商和接触来解决边界问题。《族群与边界》开启了人类学关于族群、族群认同等问题的广泛讨论,延续至今。
21.《洁净与危险——对污染和禁忌观念的分析》
什么是洁净?什么是肮脏?
跨越界限者即为肮脏,便是危险
本书是人类学名著。作者从圣经和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洁净”与“肮脏”的理解入手,利用象征分析手法剖析人类的思维特点,并关注象征秩序与社会秩序的对应。在各社会文化系统中,洁净与污秽是属于更大的分类系统中的一部分。污秽是社会规范和秩序的违背,而污秽意味着危险,危险就是跨越不该跨越的界限而造成的恐惧。而脏(危险)的清除,即禁忌的产生、仪式的举行、犯罪的惩罚,是重新确立原有秩序、维系社会规范的手段。
22.《亲属关系是什么,不是什么》
西方人类学大家萨林斯的晚期杰作
主要讨论人类学亲属研究中的思想
在本书中作者司马少林(萨林斯)旁征博引,梳理摩尔根之后百余年来西方人类学的亲属制度研究,涉及涂尔干、施耐德等影响深远的学者的亲属制度理论,尤其是建构论、解构论和族性生理学等。作者在本书中主要讨论人类学亲属研究中的思想,而非具体的亲属制度研究技术或术语。他把这些思想放置到广义的西方思想脉络之中,延续他在《文化与实践理性》中提出的文化论。该书在国外已经引起较大范围的讨论,是我们理解近来诸多相关文本的一个关键性参照。
23.《祈颂姑》
人类学田野调查和民族志反思的典范
在仪式研究、象征分析、女性人类学、反思民族志等
多维度具有承前启后的开拓性意义
本书是人类学民族志的典范作品。它以“深描”的方式描述了赞比亚本巴人的一个女孩成年礼仪祈颂姑的社会背景、仪式过程,并通过仪式象征分析及社会结构分析等理论视角对此仪式进行了多角度的审读阐释。本书不仅在吸收多学科理论和分析方法方面展示了新的突破,更为民族志的书写方式和角度树立了样板。
24.《尼加拉:十九世纪巴厘剧场国家》
作者克利福德·格尔茨
被视为解释人类学或者象征人类学的奠基者
以个案研究的形式描绘了东南亚历史上
曾经存在的一种国家形态
拓展我们对现代国家的理解
格尔茨在本书中以个案研究的形式描绘了东南亚历史上曾经存在的一种国家形态,并将它与近代以来的现代国家形态和理念交相映照。他沿着马克斯·韦伯式的理路,从历史资料和田野经验中建构了一种“剧场”式的国家形态:各种大大小小的国王以自身的地位、礼仪和形象为根基,营造出相应的国家形象,在这种国家形态中,那些在现代国家中的关键因素如疆界等反而是不那么核心的问题。
格尔茨并不打算否定权谋、剥削、军事、暴力等因素,而是在承认这些因素都在国家建构中发挥作用的同时,更偏重于指出现代政治学中对身份、人观、仪式等重要方面的忽视。
25.《玛格丽特·米德与萨摩亚——个人类学神话的形成与破灭》
对半个多世纪之前美国著名人类学家
米德的成名作《萨摩亚人的成年》中的结论行质疑和反驳
两位人类学家在同一调查地行调查
却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
由此引发了人类学界一场著名的争论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26.《制造同意——垄断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变迁》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家迈克尔•布若威的重要代表作
在工业社会学领域具有突破性意义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作者布若威运用民族志的参与观察法,力图通过对工作现场的呈现来阐明一个关于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理论框架。“为什么工人这么努力地工作?”布若威的研究揭示出恰恰是工人自发的同意与资本主义微妙的强制二者的结合塑造了生产行为。内部劳动市场与内部国家的运作是“制造同意”的两大重要机制。
三、本土人类学与民俗研究专题
27.《生熟有度:汉人社会及文化的一项结构主义人类学研究》
汉人社会及文化的一项结构主义人类学研究
从“生与熟”这对分类概念发掘
汉文化的深层结构与逻辑
解读中国汉文化整体逻辑密码
“生”与“熟”是汉人社会与文化中的一组基本的分类范畴,它缘起于日常生活,并扩展、渗透和弥漫于社会文化的各层面,具有多重性的意义。本书向读者全面地展示“生/熟”分类范畴在汉人的日常生活、社会结构及文化实践中所具备的深刻寓意,并以此作为解读中国汉文化整体逻辑的一个密码。作者运用本土社会文化素材的解读,扩展了列维-斯特劳斯的“生/熟”概念的解释力。
28.《当代中国的厕所革命》
人类学家周星教授带你了解
中国“厕所革命”的前世今生
党政干部尤其是乡村党政干部的重要参考书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29.《百年衣装——中式服装的谱系与汉服运动》
梳理了中国社会一个世纪以来
有关中式服装的各种社会动态和文化实践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四、媒体人类学译丛
30.《信号与噪音》
媒介技术不仅是内容的传递
它们呈现着一个时代的文化热望
政治机构,休闲模式和经济水平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31.《媒体世界——人类学的新领域》
在不理解我们周遭的媒体图景的情况下
我们是不能理解自己的生活和社会的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本书将使媒体研究、人类学和全球文化研究领域的学者和教师们获益匪浅。通过定位媒体在实践、情感、争论及分歧领域中的位置,这本里程碑式的文集映现和激发出媒体研究中人类学的声音。
——阿尔君·阿帕杜莱 社会文化人类学家
32.《观文化,看政治:印度后殖民时代的电视、女性和国家》
电视是如何把某地域富有性别意识的私密感受与
民族身份认同建立起联系的?
一部有关后殖民时代的印度电视、女性及国家的民族志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33.《国家戏剧:埃及的电视政治》
阿拉伯世界中最好的电影和电视生产者
电视剧是将埃及团结起来的独特文化形式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本书是一流的、富于独创性的优秀著作,揭示了电视与埃及当代社会认同之间、埃及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历史之间相关联的一系列问题。
——Catherine A. Lutz, 布朗大学,人类学教授
五、不一样的人类学
34.《北冥有鱼:人类学家的田野故事》
中国大陆人类学界值得期待的首次尝试
75位人类学家的集中讲述
98篇激情四溢、清新鲜活的田野小故事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本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心发起并主编的人类学家田野故事集。人类学家在从事各自专业方向的田野调查时,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对个体造成的冲击和影响,带来了一种非常亲切的个体感受。本书囊括了作者历时三年收集的国内外75位人类学家的98篇田野故事。这些故事短小精悍,生动有趣,可读性强,在进行学术研究的同时阐发人生哲理。
35.《鹿行九野:人类学家的田野故事》
人类学家在田野上经历了什么?
没有人类学家在田野上不能做的事
50位人类学家的田野经历
59篇田野故事
集成五感、六欲、七情、八荒
在基诺山寨生吃蚂蚁蛋、生蜘蛛
与白裤瑶人一杯一杯饮酒醉
连续吃馕和茶、烧里脊和生猪膘、虫子宴
……
“龙鱼陵居在其北,状如狸。一曰葭。
即有神圣乘此以行九野”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36. 《非文字书写的文化史:视觉人类学论稿》
国内第一部从视觉人类学角度研究
非文字书写文化史的著作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探究人类文明起源及其生成的视觉展现、人类文明传承的手段以及人类知识的传播过程。最后通过对母体人类学学科架构的重温,论述了视觉人类学在人类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及与其他学科的可能结合点。
37. 《学术世界体系与本土人类学:近现代日本经验》
阐述了与人类学知识的生产
流通和消费相关的世界政治学构造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学问上的不平等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美国、英国、法国在世界知识体系中能获得优待的特权;柳田国男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注意到知识不平等的问题,他的学术理念在今日具有何种可能性与局限性;《菊与刀》这样的经典著作和美国文化的人类学教科书是如何呈现他者的文化表述的。
38.《爱德华·萨丕尔——语言学家、人类学家、人文主义者》
一名跨学科的天才型学者
文化人格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天才的语言学家、人类学家、人文主义者、思想建筑大师
“真实世界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群体的语言习惯之上”
“萨皮尔-沃尔夫假说”:语言与文化、思维的关系有多深?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39. 《人类学简史》
一本从当代欧洲学者的视角
来梳理和反思人类学学科的人类学简史著作
由法国学者撰写的人类学史首次译成中文
这是由法国学者撰写的人类学史首次译成中文。法国当代著名社会人类学家弗洛朗斯·韦伯教授,以法国的视角追溯和反思了全世界范围内人类学的古典根源与发展历程。在她看来,传统意义上的欧洲人类学家被划分成“三个贵族部落”和“两个被支配的部落”。
40. 《文化人类学》
对了解和研究文化人类学及
原始人生活状况有较大参考价值
通俗地介绍了人类学的定义、对象、分科、目的及其他学科的关系;介绍了文化人类学的产生、发展及学派;特别是具体介绍了原始物质文化、原始社会组织、原始宗教、原始艺术及原始语言文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