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叶雨婷)近日,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华院”)举办以“档案馆保存文脉、清华院承续经典”为主题的媒体见面会活动。会上,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策划与设计分院副院长张红讲述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背后的设计故事。
据了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成立于1925年,是专门负责收集管理明、清两朝及以前各朝代中央机构形成档案的中央级国家档案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意义的专业档案机构,也是世界了解、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场所。
据了解,2014年,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主持下,清华院的设计方案在新馆十个竞赛方案中脱颖而出,成为中标方案。2014年底-2021年,清华设计团队数十人全过程参与并圆满完成设计任务。据团队介绍,这个项目是在北京老城区完成高密度建设的一次理性的科学的设计方法论的尝试。也是在这类文化建筑设计中探索用当代建筑语汇,表达历史文化传承和内涵的一次有益尝试。
张红以项目难点为切入点,包括档案文物保护挑战大、档案馆复合利用困难大、规划限制与复杂需求结合难、可持续运营要求高等,阐述了清华院的设计师们如何利用巧思,解决问题。面对档案文物保护要求高的问题,清华院设计师们的解决办法是综合提升明清皇家档案文物的保护能力,分门别类为不同文物提供不同展示与保存的环境。面对档案馆复合利用困难大的问题,清华院给出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强化当代档案馆复合利用特征的解题思路,在集约的空间内合理布局,巧妙设置对外和对内流线,既保障内部功能的独立安全,又兼顾了对外开放,同时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对藏品的保护,以及利用展藏结合形成新的互动空间等解决办法。
此外,张红介绍,面对规划限制与复杂需求结合难这个难点,清华院尊重祈年大街文脉环境的建筑造型与细节,尊重首都功能核心区历史类景观视廊的高度控制要求并主动退让形成凹字形主入口,切实考虑环境文脉和肌理在两者之间设置院落让空间富有生气,并在东北角留出城市广场。不仅解决人流集散的功能问题,还使建筑呈现开放的姿态,符合档案馆开放亲民的形象。
张红表示,该建筑整体风格舒朗庄重,大度雍容。外立面的玉玺纹样雕刻和立面外窗三交六椀菱花装饰板,暗合馆藏文物的来源特征。裙房转角部位类似御书房的大片书架传播了档案馆的文化气息。(图片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