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论文2.1-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完整版)

论文2.1-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完整版)

论文2.1-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完整版)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工作职业认同度的调查研究——以上海H校为例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社会工作教育在中国的恢复重建开始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工作职业认同度的调查研究

——以上海H校为例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社会工作教育在中国的恢复重建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自跨入新世纪以来,在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以及众多社会问题亟待解决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蓬勃发展,取得了诸多成就。但不同于西方国家社会工作发展历史的是,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的特点是“教育为先,以专业化引领本土化;实践为用,以职业化承载本土化[1]”,因此现实的问题是,在社会工作教育发展成果喜人的情况下,当代中国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着“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实务能力培养之间的脱节,职业社工培养中价值理念与实务技巧的错位[2]”的巨大挑战,而教育与实践的脱节也产生了对社会工作未来发展基础有着影响作用的问题:“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与公众认同之间存在较大差异[3]”,大部分社会公众对社会工作缺少基本的认识与了解,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还缺乏公众对其的职业信任与社会认同。

同时,因为缺乏较好的职业信任与社会认同:“据中国城市居民职业声望量表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声望在所统计的69个职业中, 仅排名53位[4]”,“没有职业化作为依托,导致绝大部分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改行,造成教育资源极大浪费[5]”以及大量专业人才的流失。而在中国社会工作教育中也存在不足:“职业制度不健全、激励机制不足,专业教育与职业制度不衔接[6]”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因为“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显然是社会工作职业获得社会认同的基础[7]”。根据相关研究,“20-29岁的社工职业认同度最低,家人支持对职业认同具有显著影响,且表现出家庭支持与职业认同之间的‘U’型曲线关系,即家人非常支持、非常不支持的社工的职业认同都比较高[8]”。最后,“社会问题的出现时服务对象的需要没有满足的表现,社会问题的解决以服务对象的需要满足为标准[9]”,需要为本的中国本土社会工作模式同样需要社会公众对社会工作职业的高度认同与信任。

青年人作为未来社会的主流,当代青年人的发展又与社会工作职业的发展处于同一历史当中,是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因此,通过调查研究当代青年人对社会工作职业的认同度,能够管窥当前甚至未来社会对社会工作的认识,以及时采取措施,提升社会公众对社会工作的职业信任与社会认同。此外,也有利于推动社会工作职业化的进程,提高社工自我的职业认同度,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与人才流失。

研究内容:

“职业认同指个体在知晓职业特性的基础上,积极并稳定地投入本职工作,获得工作过程中的积极情感体验,建立起职业发展要求与自我发展目标的一致性,从而使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成为自我身份定位的重要部分[10]”,该概念是站在从业者角度所定义的职业认同,是职业认同的一部分。

同时,现代社会学词典中,认同被表述为“是一种同化与内化的社会心理过程,将他人或群体的价值、标准、期望与社会角色,内化于个人的行为和自我概念之中”,该表述更多与接受社工服务的对象有关,当涉及到普通公众时,该调查中采取“职业信任”的说法,即个体/公众对于某个职业群体诚实和道德标准的看法及信任关系,公众对一个职业的职业信任同时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从业者自身的职业认同例如护士、教师、军官在美国均属职业信任较好的职业。

所以研究内容具体为本专业学生(部分未来社工)以及其他专业学生(未来公众)对社会工作的基本认识,对社会工作职业的认知,在特定情境下对社会工作的态度。

研究的对象及抽样方案:

根据H校的实际情况,研究对象主要对在校生(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分年级、分专业进行抽样。以H校全体学生为抽样总体,取该校所有学院的名单为抽样框,分为理工类、社科类(除去社会工作专业),根据实际情况,本研究决定采取非概率抽样方法中的偶遇抽样作为主要方法,在不同学院不同年级抽取一定比例的人数。此外,对社会工作专业将给与较多的样本配额,以达到预期的调查研究目标。

初步设定样本配额为:

理工类取四个学院中大一至研究生各5名,累计100人;

社科类取三个学院中大一至研究生各5名,累计75人;

社会工作专业中大一至研究生各5名,累计25人;

样本总数为200人

研究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法:

本研究采取问卷作为收集资料的主要工具。

本调查中所使用的问卷如下: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工作职业认同度调查问卷

1.请问您之前有听说过社会工作这个专业/职业吗?如果有,你是通过什么途径听说的呢?

(1)没听说过(2)较少听说(3)时常听说(4)经常听说

2.您知道在H校存在社会工作这个专业吗?您对这个专业的了解程度:

(1)毫无了解(2)较少了解(3)基本了解(4)非常了解

3.您觉得社会工作是否有必要作为一门专业以及社会上的职业存在呢?如果有,它的主要任务/工作内容是什么呢?如果没有,请说明您的理由。

(1)没有必要(2)必要不大(3)较有必要(4)很有必要

4.您或者周围朋友/亲戚是否有人接受过专业社工的服务,您是否清楚他们如何与社工建立的联系以及他们对专业社工的服务有何评价?

(1)很不满意(2)勉强还行(3)基本满意(4)非常满意

5.您所居住的学校/小区/街道/村庄是否有社工的存在?

6.您是否经常参与社工在学校/小区/街道/村庄举办的活动?

(1)从未参与(2)偶尔参与(3)经常参与(4)总是参与

7.您觉得社工举办的活动是否有意义?

(1)没有意义(2)较小意义(3)较大意义(4)很有意义

8.您在未来遇到感情困扰/心理障碍/增能难题时是否会选择要求社工的介入帮助?

(1)没有可能(2)较小可能(3)较大可能(4)很有可能

9.您觉得您对社会工作这个专业/职业的信任度如何?

(1)不太信任(2)半信半疑(3)基本信任(4)完全信任

以下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所属问题:

1.您对社会工作专业是否有了清楚详细的了解?

(1)不太了解(2)基本了解(3)比较了解(4)非常了解

2.您对社会工作专业所遵循的价值观/伦理是否赞成?

(1)不赞成(2)较少赞成(3)基本赞成(4)完全赞成

3.您未来会选择从事社会工作行业吗?

(1)没有可能(2)较小可能(3)较大可能(4)一定从事

4.您认为从事社会工作行业是否一个令你满意的选择?

(1)不满意(2)还可以(3)较满意(4)很满意

5.(假如不从事社工行业,)您会选择接受社工服务/推荐朋友或家人接受社工服务吗?

(1)不会(2)可能会(3)基本会(4)一定会

6.您认为社会工作目前的发展状况是否已经足够?

(1)完全足够(2)差不多(3)还有空间(4)远远不够

7.您对社会工作未来的发展有何期待?

(1)没有期待(2)较小期待(3)较大期待(4)非常期待

8.您的家人、朋友对你选择社会工作作为大学专业的态度是什么?

(1)十分反对(2)有点反对(3)比较支持(4)十分支持

9.您的家人、朋友对你将来选择社会工作作为职业的态度是什么?

(1)十分反对(2)有点反对(3)比较支持(4)十分支持

分析方法:

1.对所收集的问卷进行集中审核,确保原始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真实性,便于后期数据录入;

2.对应将问卷中的问题及选项进行编码,以供计算机识别与统计;

3.直接将数据在SPSS软件中进行录入

4.对所录入的数据进行清理,通过“有效范围清理”和“逻辑一致性清理”等方法

5.对部分变量采取单变量描述统计,进行集中趋势分析,分析被调查者态度的集中程度与趋向性;并在此基础上做推论统计,根据样本的情况推论总体的情况;

6.采取双变量分析,分析身份不同所导致的对社会工作专业/职业看法不同的关系,如:分析不同身份对社会工作存在意义的观点差异;此外进行卡方检验,确保我们从样本中得出的结果具有统计意义

研究团队的构成:

指导老师;项目负责人;项目小组成员

研究时间进度:

研究的过程分为:设计制定研究整体方案,分配小组任务,发放调查问卷,整合统计并分析问卷数据,初步得出结论,总结反思。时间待定。

[1]柳拯,黄胜伟,刘东升.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现状与前景[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04):5-16.

[2]文军.当代中国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十大挑战[J].社会科学,2009(07):66-70+189.

[3]同“2”

[4]蔡秀萍.专业化与职业化:社工人才开发之路——“贯彻十七大精神,大力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主题研讨会综述[J].中国人才,2008(03):57-59+2.

[5]王丽丽.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实践逻辑[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8(10):12-15.

[6]李迎生,韩文瑞,黄建忠.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J].社会科学,2011(05):82-90.

[7]乜琪.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的职业认同研究——对北京、上海两地服务对象的调查[J].新视野,2011(01):79-81.

[8]安秋玲.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02):39-47.

[9]彭华民.需要为本的中国本土社会工作模式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10(03):9-13.

[10]安秋玲.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02):39-47.

上一篇: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参考书目及相关信息网站大全
下一篇: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锦囊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