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是一段风云变幻的历史,也是一段艰苦奋斗的历程。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不断改进、创新,凝聚了人们的智慧和匠心。
中国首台合资轿车——桑塔纳的出现,无疑是我国汽车工业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上世纪80年代,我国汽车市场为了迅速发展,采用合资形式引进汽车生产线。于是上汽集团与德国大众汽车集团达成了合作。1983年,第一辆桑塔纳正式下线,迅速在全中国掀起一阵“飓风”,可谓是风靡一时,在当时,大家都把开桑塔纳作为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从此,开启了“一辆车改变一个行业”的传奇历程。从1978年到1984年,长达六年的缜密谈判后,中德双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隆重的合营合同签字仪式,上汽大众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应运而生,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贡献了不容小觑的力量。
1985-1990年期间上汽大众致力于国产化,夯实基础。桑塔纳国产化的过程,不仅使上汽大众在成立初期即建立了现代化的汽车产业结构,也带动了中国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1995年11月至1997年12月,上汽大众相继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及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成为国内汽车行业第一家通过认证的单位。经过各方不懈努力,1990年桑塔纳轿车国产化率上升到60.09%。1996年开始,桑塔纳轿车国产化率达到90%。1991年2月,小平同志视察上汽大众。看着一辆辆簇新闪亮的桑塔纳从电脑控制的生产线上开下来,他感慨地说:“如果不是改革开放,我们生产汽车还会用锤子敲敲打打,现在大不相同了,这是质的变化。”此时,桑塔纳的生产规模已经达到 5万辆。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别说是5万辆,我看搞30万也可以。”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中国成功加入WTO,上汽大众也积极提升字自主研发能力以应对市场的变化。面对机遇和挑战,上汽大众突出转型升级、开启战略调整:一是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打造国家级技术中心;二是拓展市场营销网络,上汽大众面对入世冲击及时调整“以产定销”模式,迅速扩大销售网络。截至2018年6月底,在全国建立2041家4S店及分支机构;三是扩建一流生产基地,扩大产能,2008年起上汽大众着手在全国范围内布局生产基地,随着南京工厂、仪征工厂、宁波工厂、乌鲁木齐工厂和长沙工厂逐步建成,形成了“以安亭为中心、辐射长三角,走向中西部”的布局。在突出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上汽大众的发展壮大,就像一台超大功率的发动机,还持续拉动产城融合发展。
随着消费者和市场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在汽车“新四化”的浪潮下,上汽大众积极推出极具竞争力的产品,在汽车产业的各个细分市场均有涉猎,从最初的的桑塔纳到如今诞生于MEB平台的纯电系列ID.家族,上汽大众一直积极研发新产品,在传统燃油车领域以及新能源领域都取得了优秀的成效。2020年10月27日,随着一辆黄色ID.4X缓缓驶下生产线,上汽大众向“2025年成为电动汽车领先者”的目标迈出了坚实一步。上汽大众清楚地明白拥抱汽车智能化、网联化、低碳化、共享化浪潮,向智能与电动化转型,是汽车行业,也是上汽大众的未来。2021年,上汽奥迪终于取得实质性进展,上汽奥迪首款豪华旗舰车型全新奥迪A7L先行版,以不高于70万元的价格正式开启预订,并将于2022年一季度上市。上汽奥迪项目的成功推进,将有利于上汽大众完善产品线,成为其又一“巅峰时刻”。
面对整体汽车行业转型升级,上汽大众在产品研发、用车场景等各领域,和各行各业的头部企业都有深入合作。在产品研发领域,上汽大众和华为共同发布全栈一体化仿真平台,它基于上汽大众特有的汽车仿真需求,定制构建高性能流体力学仿真平台,用于汽车仿真的高性能运算支撑,这也成为智能制造的一个成功案例
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上汽奥迪宣布和腾讯合作,围绕车联网服务及智能座舱、云服务、数字化营销、用户运营、云安全等领域开展多维度合作。全新奥迪A7L将成为上汽奥迪首款搭载腾讯生态车联网服务的车型,未来还将有更多上汽奥迪的产品搭载腾讯生态服务。
另外上汽大众从去年起上线了全新智慧车联系统,在多款新车上均已陆续搭载。基于该系统,上汽大众和腾讯智慧出行、京东“小京鱼”、高德地图、喜马拉雅、酷我音乐等互联网头部企业开展合作,将智慧车联系统打造成敏捷、开放的平台,深度整合优质资源,为用户带来不断进化的出行体验。
经过了3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上汽大众成为了国内历史最悠久的汽车合资企业,它具有包容性、融合性,践行合作共赢,是中国改革开放、接轨世界、合作共赢的成功典范,拥有开放、合作、共赢的合资合营精神。在汽车行业转型变革的新时期,上汽大众将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并始终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提升用户满意度,努力成为“值得信赖、最具价值、富有创新精神的汽车合资企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