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内涵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如何以其自身优势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可靠的制度保障的?
作者:辛向阳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博导
各位同志,大家下午好。我今天给大家报告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我打算用六个方面的内容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内涵
(一)中国特色政治制度的内容
关于中国特色政治制度,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比较系统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干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可以看到,这个体系既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体系、社会制度体系、文化制度体系,也包括政治制度体系。所以在这段讲话里,胡锦涛同志已经非常明确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包含着一系列基本内容。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作为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实际上是由三个层面的内容构成的。
第一个层面是根本政治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们知道,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而且它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人民流血牺牲,是人民民主长期奋斗取得的伟大胜利,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所以这个制度体系第一个层面是根本政治制度。
第二个层面是基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第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三个制度共同构成了我们的基本政治制度。这三个基本政治制度反映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特性,也就是说它是在根本政治制度指导下形成的一套基本政治制度。
第三个层面是具体制度。具体制度是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基础之上形成的一系列具体的政治体制。这些政治体制,总的来讲是适应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所以,从政治制度体系来看,它实际上是由三个方面构成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场合都阐述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内涵及其优越性。比如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说:“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扩大人民民主,推进依法治国,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在这个讲话里,习总书记进一步阐述了我们政治制度三个方面的内涵,而且特别强调我们还要“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
2014年9月5日,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讲话时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论断就是,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有优越性、有生命力,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社会土壤中成长出来的。所以习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过去和现在一直生长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之中,未来要继续茁壮成长,也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当然,这个社会土壤既包括历史的土壤,即我们政治制度的形成是近代历史的选择、现代历史的选择,它是有历史土壤的,当然更有现实的土壤,那就是反映了人民的意志,是人民的选择。所以这段讲话非常重要,阐述了我们政治制度的生命力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会议上还提出:“中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样一套制度安排,能够有效保证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实的权利和自由,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能够有效调节国家政治关系,发展充满活力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促进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促进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能够有效维护国家独立自主,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福祉。”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在“四个能够”上得到了重要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还具体分析了每一个制度的优越性。比如,总书记讲:“6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说根本制度是一个好制度,它好在哪儿呢?首先,它符合中国国情;第二,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第三,它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第四,保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的根本政治制度下了一个非常科学的判断。
2014年9月21日,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讲到了协商民主的问题。他指出:“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它源自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政治文化。”习总书记用了三个概念强调我国民主形式的特点——独特、独有、独到。那么,这种民主形式从哪儿来?是从我们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优秀政治文化中产生出来的。接着习总书记还说:“源自近代以后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进程。”近代以来,我们选择了各种各样的政治体制,在我们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前,很多体制都被证明是行不通的。君主立宪也好,共和制、多党制也好,最后都没有成功。实践证明,协商民主是成功的。再一个习总书记讲,“源自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不断探索得出来的一个好的政治制度。“源自新中国成立后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共同实现的伟大创造,源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体制上的不断创新,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习总书记讲到了五个“源自”、四大基础,很显然,协商民主有着其自身的独特性,同时又有优越性。
2014年9月28日至29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习总书记特别强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这肯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所以可以看到,我们党自改革开放以来非常重视中国特色政治制度的建设,对它的内涵作了非常充分的阐述,对它的优越性也作了非常系统的论述。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集中体现在它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我们知道,在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的政治制度,特别是对中国的一些政治体制一直有一种所谓的“唱衰”论调。比如,我们现在经济发展比较有活力,但是政治制度上好像没有经济发展那么有活力,有的说中国现在的政治制度是列宁主义的东西,缺乏正当性、合理性。我想这些西方学者其实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不仅不了解,而且存在着严重的偏见和误读。
我们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以其自身的优势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今天,为什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非常迅速?它不是偶然的,它不是天上掉的馅饼,也不像有的学者说的中国人聪明,他们讲了很多非制度性的原因,就是不承认我们最根本的发展动因就来自于我们有制度保障,这个制度保障最重要的就是政治制度保障。
第一个方面,政治制度保障我们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政治制度能够把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充分调动出来,不断加强改善宏观调控,既发挥好中央的积极性,使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又能够发挥好地方的积极性。所以在两个积极性的推动下,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应该说是比较迅速的。
大家知道,1978年中国的GDP只有2683亿美元,当时位居世界第15位,连当时位居世界第一的美国GDP的10%都不到。美国当时是26000多亿美元,我们只有2600多亿美元。到了2016年,中国的GDP已经达到了11万亿美元,是世界第一美国GDP的60%多。30多年来,差距缩小得这么快,一定是有制度原因的,而最重要的就是政治制度,因为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政治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所以我们办了很多发展方面的大事。(未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