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1996年,由始建于1964年的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始建于1986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所和始建于1958年的中共党史系(1956年开始招生)组建而来,是国内最早成立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之一。目前,学院有2个本科专业,13个二级学科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建成了专业和层次最为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全国普通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唯一的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中共党史二级学科是全国普通高校党史学科中唯一的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和中国共产党历史本科专业,均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拥有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教研能力突出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64人,其中教授31人。学院教师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7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含青年)7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7人,中宣部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5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和主要成员17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全国优秀教师和北京市教学名师4人,北京市“四个一批”人才5人,北京市“百人工程”5人,北京市思政课特级教授和特级教师11人。在全国各类教学比赛中多人多次获得奖励。依托学院建设的相关学术平台13个,其中包括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等省部级以上平台5个。
招生目录
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40德语,241法语
313历史学专业基础
学制:3年
备注:(1)本方向不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
参考书目
313历史学专业基础
《中国古代史教程》(上),朱绍侯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史教程》(下),朱绍侯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
《中国近现代史》(上),章开沅、朱英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史》(下) (第四版),王桧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吴于廑,高等教育出版社;
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吴于廑,高等教育出版社;
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第二版,吴于廑,高等教育出版社;
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第二版,吴于廑,高等教育出版社;
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吴于廑,高等教育出版社;
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吴于廑,高等教育出版社。
备注:以上参考书目源于学长学姐推荐,仅供参考。
复试分数线
2023年:55、55、180、336
2022年:55、55、180、345
2021年:50、50、180、330
2020年:55、55、180、335
2022真题
313历史学专业基础 总分300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80分)
1~20(略)
二、材料分析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21.裴松之注《三国志》:
(1)加点句子指代什么制度。
(2)东汉末年到魏晋初期太学衰落的原因。
(3)影响魏晋时期儒学的因素。
22.马克垚《世界文明史》和吴于廑关于印度经济的描述:
第一段材料,印度的工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第二段材料,印度本土的农业迅速衰落;
(1)根据材料概括印度经济的发展。
(2)一战至二战前影响印度经济发展的国际性因素。
三、论述题(每小题40分,共160分)
23.唐玄宗时期,军事制度的演变及其影响。
24.雅典和罗马成为帝国的过程、并分析罗马长久的原因。
25.1935到1937年中共方针政策的转变,并分析对党发展带来的影响。
26.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的原因,并说明带来了哪些影响。
本文具有一定时效性
咨询课程可以点击主页看签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