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洱茶的另一个传说是布朗族的叭岩冷兴茶之说。按景迈山芒景村布朗族的传说,叭岩冷是他们的祖先,也是布朗族的头人。传说叭岩冷死前留下遗训:留下金银财富会有用完之时,留下牛马牲畜会有死亡之时,唯有留下茶种方可让子孙后代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澜沧江流域是公认的茶的起源地,布朗族的祖先濮人是最早驯化野生古茶和栽培茶树的民族,叭岩冷也就成为已知最早有名有姓茶祖。由于是历史的传说,叭岩冷生活的年代目前尚难于考证。在中国古代很长时间以来从西双版纳到德宏州的沿边一带,傣族是经济文化最先进的民族,也是势力最大的民族,他们在历史上曾建立过自己的政权,从元朝以后又成为中原王朝册封统治当地的土司,这一带的其他民族基本上是在傣族统治之下,傣王一般会将一些民族首领封为“叭”(发音 pia,字典无此注音的字)的世袭土官,按其等级有“大叭”“二叭”、“三叭”之分。“大叭”受封时傣王赐给的信物中最重要的是一把金色大伞,因此最大的“叭”也叫金伞大叭。叭岩冷的“叭”就是傣王封的叭,他的名字是岩冷,而且是被封为“金伞大叭”。景迈山布朗族先归西双版纳的车里宣慰司管理,后来在清乾隆年间车里宣慰司在孟连宣抚司的支持下打败景栋土司,车里宣慰司为表示对孟连土司的感谢把女儿嫁给了孟连土司召贺罕,并将景迈茶山作为陪嫁给了孟连土司,因此布朗族金伞大叭的受封和上贡都转到了孟连土司。金伞大叭的后人现在仍在景迈山种茶、做茶。
普洱茶是普洱茶产区当地居民驯化而成的说法是可信的,最早驯化栽培古茶树的当然不一定有古濮人,也会有古代当地的其他民族。现在在澜沧有邦崴千年过渡型古茶树,在景东县、云县、庆有多个点分布着树龄古老的驯化型古茶树,这些古茶树具有野茶的大量特征,但同时又长期被当地居民采撷制茶饮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