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李璟
超市人头攒动,街头车水马龙,春节档电影总票房突破60亿元,假日国内旅游出游超过3亿人次……春节期间,国内消费市场供需两旺,呈现爆发性增长,体现了中国消费市场巨大的潜力,也展现出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
商务部日前披露,2022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4万亿元,市场销售规模基本稳定。同时商务部确定2023年为“消费提振年”,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进一步增强消费的基础性作用。随着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措施持续发力,线下消费场景加快恢复,今年消费将呈现稳步发展态势。
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消费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着力扩大内需是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当务之急。
我国2022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9733亿元,比上年下降0.2%。但总体来看,我国内需规模继续扩大,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仍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依然明显。
而消费市场稳定在44万亿元左右的成绩来之不易。2022年,相关部门及时出台了一系列促消费政策,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在基本稳定市场销售规模的同时,也让国内消费市场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为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商务部会同16个部门出台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2022年全国汽车销量超2686万辆,比上年增长2.1%。促进绿色消费,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新能源汽车销量689万辆,同比增长93.4%。同时,出台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措施,主要电商平台家电下乡销售额比上年增长3.4%,以旧换新销售额增长1.3倍。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新型消费的快速发展,网上零售占比稳步提升,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2022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6.2%,占社零总额27.2%,占比较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步入2023年,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和线下消费场景加快拓展,消费市场逐步恢复。元旦小长假期间,全国各大商圈、景区迎来回暖潮,中国消费市场实现开门红。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刚刚结束的春节假期,中国大地上绘出一幅旅游热、消费旺、市场暖的动人画卷——从西北大漠到江南水乡,从林海雪原到热带岛屿,吃饭要排队,游玩要抢位,各大景区游人如织,商业街区人气火爆,久违的“烟火气”回来了!
火热的春节消费市场让人们感受到滚烫的消费热情、奔涌的社会活力,也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消费规模稳步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需求日益多元的时代趋势,更看到了中国经济巨轮行稳致远的信心所在、底气所在。
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春节是疫情防控转段后的第一个春节,实体零售、餐饮堂食、跨区旅游等各类线下消费场景加快恢复,线上消费保持旺盛势头。总的来看,节日期间传统消费提质升级,新型消费亮点纷呈,充分展现了我国消费市场的强大韧性和活力。
多点发力加速回暖
春节假期成功拉动餐饮、旅游、出行、休闲玩乐等多板块消费快速回暖,为提振全年消费市场、促进经济发展开好头。
在宏观政策背景下,商务部围绕“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营造消费氛围,提振消费信心”及早谋划,决定把2023年全年定位为“消费提振年”,确定了“全年乐享 全民盛惠”主题,会同相关部门、地方和行业协会安排近300场活动,做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展会、周周有场景”。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9%。另外,央行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我国居民部门存款增速大幅抬升,由2021年的10.7%升至17.3%,同比多增7.9万亿元。人们手里可用于消费的钱越来越多,为消费回暖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也将促进实体经济的繁荣。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地方层面,年前密集召开的地方两会上,扩内需、促消费也成各地经济发展的新增重点抓手之一。
山东提出,把扩内需摆在今年工作的第一位,其中消费是首要工作;广东提出,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等大宗消费;湖北提出,加快提振住宿餐饮、批发零售、文旅体育等消费;北京提出,加紧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深化商圈改造提升行动,强化新消费地标载体建设等。
谈及今年的消费形势,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重点围绕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营造消费氛围、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向绿色、智能、健康、品牌、时尚方向发展,进一步增强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包括抓重点,稳住消费大盘;抓创新,激发消费活力;抓载体,优化消费环境。后续商务部还将组织开展绿色消费季、国际消费季、全国消费促进月等系列活动。
国家发改委在日前举行的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指出,2023年将重点围绕扩内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稳就业稳物价等五方面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其中,在扩内需方面,将着力恢复和扩大消费,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服务等消费,培育线上线下融合等新型消费。同时,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推动投资更快更多形成实物工作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