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用于模板制作。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全省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大会、全省人力社保工作会议和市委全会、市“两会”精神,充分发挥人社部门职能优势,服务三个“一号工程”,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在助推温州高质量发展中贡献更大人社力量,根据《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温政发〔2023〕5号)要求,现提出如下五个方面32条工作举措:
一、全面深化就业创业服务
抓好重点群体就业
深入实施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攻坚行动、零就业家庭清零行动、困难群体就业精准帮扶行动等系列举措,协同推进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集成改革“1619”接续奋斗计划,全力稳定和扩大高校毕业生、残疾人、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扎实推进生活、就业困难人员“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就业帮扶工作,确保全市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4000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9万人,确保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加快就业平台培育
狠抓高质量就业社区(村)和再就业援助基地建设,强化各类补贴补助兑现,引导发挥各自优势参与公共就业服务活动,打通就业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
加大创业扶持力度
全力支持创新创业鼓励吸纳就业,力争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亿元,扶持创业4100人,带动就业1.23万人。精心举办“奇思妙想”等品牌赛事,加大创业孵化基地培育力度,积极参与温州大孵化器集群建设,进一步塑造温州“双创”热土新形象。
加强劳务对接协作
全面深化“十省百城千县”劳务协作机制,组织举办跨省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80场以上,发布岗位6万个以上,积极吸引云贵川等人力资源大省劳动者来温就业。加大对口帮扶促进共同富裕力度,广泛征集爱心岗位1000个,强化“就业招聘+技能提升+转移就业”链式服务,助力支援地区人员来温好就业、就好业。
加速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
以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国家试点为抓手,大力推进家政产教融合基地和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建设,落实家政人员基本体检项目补贴、人身意外保险补贴、首次来温就业路费补贴等就业补贴政策,不断优化家政服务业环境。
推进零工市场建设
紧盯省政府民生实事落地,制定出台全市零工市场建设指导意见,确保全市建成零工市场25家,及时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求职招聘、技能培训、政策智推、权益保障等一站式服务。
加强就业用工形势监测分析
加快推进城乡就业用工监测站点建设,健全全方位监测分析体系和重大风险监测预警制度,突出抓好重点人群、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的快速专项调查和监测预警分析,及时掌握全市劳动力流动和企业用工变化趋势。
二、持续强化人力资源保障
全力助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
坚持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着力引育猎聘、管理咨询、人才测评等高端业态服务机构,进一步丰富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发挥鹿城、龙湾、瑞安三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示范引领作用,市县联动多形式多频次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供需对接会、路演洽谈会等,加强供给端和需求端的精准匹配,力争全年营业收入达到110亿元,实现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双丰收。
加强大学生人才招引
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招引“510+”行动计划,发挥10项组合政策杠杆效应,依托“温州人才直播间”“全国巡回引才列车”“百万大学生岗位进校园”专项行动等载体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全年市县联动举办活动600场,力争引进大学生12万人以上,持续打响“来温州·创未来”品牌。开展“万名青年大学生来温实习”活动,广泛征集大学生实习岗位,积极兑现实习补贴,组织引导1万名以上在校大学生来温实习。
10
加大海外人才引才力度
进一步发挥海外人才工作联络站和海外温籍校友会的桥梁纽带作用,赴香港及欧美国家举行高端人才招引活动,持续开展温州市事业单位面向全球引进博士、硕士和全国“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工作,举办亲清政商学堂海归创业研修班、海归人才瓯越行、海归创新创业沙龙、海归人才实习招聘等系列交流活动,吸引优秀海外留学人员、优质海外人才项目来温创业就业、落地发展。
11
实施数字人才培育行动
推进“数字工匠”、“数据工程师”队伍建设,围绕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工程和技能应用领域,探索推进数字人才技术职称和技能等级贯通,培养一批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数字技术技能人才,全面助力中国(温州)“数安港”、国际云软件谷等高层次平台建设。积极实施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鼓励制造业集聚区域积极采取校企合作打造一批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培训基地。加大数字领域技能型人才培训力度,将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物联网安装调试员纳入紧缺职业工种目录,培训补贴最高上浮50%。
12
助力乡村振兴和山区县高质量发展
积极开展乡村振兴专项培训计划,探索开展“预制菜制作工”等新职业开发,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举办全市山区五县人才招聘活动,引入懂农村、善经营、会管理的专业人才或团队参与乡村运营。全力实施《温州市山区县创新型人才中级职称“直通车”评审办法》,进一步畅通山区县创新型人才职称直接晋升渠道。支持山区县基层事业单位提供部分岗位面向本地生源或本地户籍人员进行人员招聘,适当提升事业单位岗位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助力提升山区县招才留才的吸引力。
13
加强博士后工作站建设
围绕“5+5+N”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拓宽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交流协作渠道,组织开展博士后人才需求专项对接活动,引导博士后人才向重点领域、重大平台集聚,确保全年新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家,新引育博士后60人。
14
畅通人才流动渠道
探索开展事业单位特设岗位人才制度改革,组织全市特设岗位特殊人员招引。鼓励高校、科研院所通过设立流动岗位等方式,吸引企业创新创业人才兼职从事技术转移工作;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才离岗创业或到企业兼职从事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活动。企业或登记设立事业单位性质的高能级创新平台引进高层次人才或团队,符合条件的可同时进入温州人才院,落实创新人才专项事业身份,享受事业单位职称评聘、社保、职业年金等相应政策。
15
全面助力技能人才提技增收
大力实施“新时代瓯越工匠培育工程”,力争全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2.2万人次、培育技能人才取证8万名、新增高技能人才2.7万名。大力开展产业工人“舒心行动”,联动各部门开展实施稳岗解困、技能提升、暖心关爱等12项工程,优化产业工人配套服务设施,全力构建产业工人就业增收链条。梯次开展浙江大工匠、浙江杰出工匠、浙江工匠、瓯越工匠等人才遴选计划,全年选树各层次工匠人才100名以上。深入实施技能大师工作室、公共实训基地项目培育计划,全年力争培育技能大师工作室20个,遴选公共实训基地5个以上。
16
打造“技能温州”竞赛高地
积极探索“赛展训会”结合的办赛模式,建立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方参与的投入保障机制,全年组织开展市县两级技能大赛100场以上,引领万名以上职工参与技能大比武,着力营造“月月有赛事、县县有品牌、场场出人才”的浓厚氛围。
17
推进温州技师学院扩容工程
紧盯“建成一所办学规模达2万人的全国一流高水平技师学院”的目标,积极联动有关部门,全力推进二期扩建工程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加速夯实温州技能人才培育的主阵地。
18
实施技工教育提质增量行动
积极推动乐清、瑞安、平阳、泰顺等县(市、区)加快谋划技工院校建设,形成市县联动、齐头并进的工作态势。积极探索特色学徒制,健全完善“校企双制、校中厂、厂中校”等产教融合模式,培养一批发展急需的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
19
深化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
实施企业技能生态系统构建行动,累计推动100家条件成熟的企业试点构建企业技能生态系统,稳步实施职业技能等级“新八级”制度,拓宽一线技能人才晋升渠道,拓展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改革深度。扎实推进职称自主评聘改革,加强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政策落实,以支持高技能人才参加工程技术系列职称评审为工作重点,将贯通领域扩大为工程技术、农业、工艺美术、文物博物、实验技术、艺术、体育、技工院校教师等职称系列。
三、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20
推动养老保险提质提标
深入开展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扩面工作,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引导更多劳动者积极参保,进一步实现“应保尽保”。研究制定全市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标准调整方案,适时适度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切实保障参保人员权益。
21
扩大工伤保险制度保障范围
积极探索将用人单位招用的实习见习人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不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特定人员纳入工伤保险制度保障。稳步提高以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三项长期待遇为重点的工伤保险待遇。
22
探索建立补充工伤保险制度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探索建立补充工伤保险制度,通过与商业保险合作设定筹资机制及待遇标准,建立健全工伤保险机构和商业保险机构联合办事机制,切实为用人单位降低工伤成本负担。
23
狠抓工伤预防工作
结合工伤保险历史数据,找准工伤事故多发、高发企业行业,深入开展针对性工伤预防的培训宣传等工作,切实提高工伤预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有效降低工伤事故发生率,将工伤事故发生率控制在0.65%以内。
四、深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24
构建高质量和谐劳动关系体系
狠抓基层人社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形成一支劳动保障督导员、劳动保障专员、劳动关系协调员有机结合的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治理队伍,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坚实的队伍保障。落实高质量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施意见,广泛开展企业用工体检3000家次、劳动关系协调员培训1000人。建立健全劳动关系风险监测预警机制,规范劳务派遣和特殊工时行政审批和监管,积极推广应用劳动合同“浙里签”平台。适时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活动,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创建走深走实。
25
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以“坚守一个底线,破解六个痛点”为导向,深化涉薪领域源头监管与治理举措,扎实开展各类专项执法行动,集中主要力量和有效资源攻坚克难,全力解决滞碍欠薪治理工作发展的尖锐矛盾和根源问题,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严格执行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实施办法,引导企业平台依法合规用工。深化“工伤e鉴通”,提升工伤鉴定质效。
26
完善企业薪酬分配制度
积极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引导企业建立合理的工资增长和分配机制,助推实现技能人才工资稳定增长。开展企业薪酬调查和制造业人工成本监测,适时发布新一轮人力资源市场工资价位和最低工资标准。深化国企负责人薪酬改革,做好市管国企负责人薪酬基数上报审定和核发工作。
27
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机制
推动企业、行业(协会)、乡镇(街道)调解组织建设,加强基层调解办案的工作指导。深化“工伤速裁”全国试点,加快推进劳动仲裁省级地方标准的落地实施,健全裁审衔接制度,进一步提升仲裁办案公信力。
五、加速推进人社服务创新
28
补齐营商环境测评指标短板
参照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加强人社领域营商环境动态监测,抓好短板问题整改提升。加快推行人才一站式服务,依托人才云、人才网等平台,为各类人才提供政策咨询、求职招聘、档案查询、项目申报、业务办理等一揽子服务,加快形成综合性人才服务生态链。
29
完善“人社服务10分钟办事圈”
巩固扩大“社银通”标准化国家试点成果,深入实施社银合作网点服务规范提标、质量优化增效等行动,更好满足群众和企业“就近办”“多点办”人社业务的需求,促进人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便捷化、普惠化。
30
推进人社审批事项“跨区域通办”
充分利用数字化改革成果,打破行政许可事项地域管辖线下收件、审批壁垒,探索推动人社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市域通办,打造更加便利的人社审批服务。
31
深化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建设
深化全国“一卡通”创新应用综合示范试点,制定出台《温州市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管理办法》,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金融服务等领域全面升级用户体验,进一步推动社会保障卡“一卡多用,跨省通用”。
32
打造更优社保经办服务
创新优化“社保业务直通车”“社保存易办”“解忧工作室”等载体功能,规范业务经办、提升经办效能,进一步提高便民利企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和体验感。
各相关单位要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以“32条举措”为牵引,找准突破性抓手,推进机制创新和改革探索。要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形成系统集成、一抓到底的工作体系。要进一步开展督查考核,清单化、标准化、系统化、常态化落实工作任务。要进一步营造良好氛围,强化与媒体深度合作,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温州人社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着力营造人人齐参与、全面抓落实的浓厚氛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