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国学”?
原创 /邵光亭/ 文化新观察
学习传统文化,辨证纠谬,廓清误传,是应有之义。若是张冠李戴,因袭谬误,没学到文化,反倒成了笑话。
学习国学经典,基本原则还是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握好尺度与分寸。
不可否认,国学经典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但遗产也意味着它是历史的存在,必然有一些与现代思潮相抵牾的陈腐观念。鲁迅先生说:“中国的文化,都是侍奉主子的文化,是用很多人的痛苦换来的。”要理性审视国学经典的价值,注意其中隐含的蒙昧、专制、等级等几千年极权思想的糟粕。
学习经典,最重要的,是寻求一种纡徐从容的心态。乐观通达,不拘泥于流俗物欲,直指本心,匡正本心。国学的定义至今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可以肯定的是,国学不是经邦济世的学问,更不是匡时救世的神药。如果其作用被无限夸大,难免不陷入被神化的命运,由因袭传统而造成新的无形的束缚与压抑。
很多人把国学解读为道德的代名词,国学教育呈现泛道德化倾向,这是很不好的。道德自有其价值,回归传统道德,重申人伦规范,加强个人修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现实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但要注意,国学不能成为以道德为名的人性压迫工具。
“国学”到底是什么?是“一国所有之学”,还是相对于“西学”而言的“一国固有之学术”?
国学是一个历史性概念,它诞生于思想文化激烈冲撞的转折时代,有着特定的问题意识与文化诉求。
“国学”这个名词出现于中西体用之争的近代。在西学东渐以前,本无所谓“国学”。近代中国的大门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以后,西方的政治文化随之东来,名之曰“西学”。在反思中国骤然落后的原因过程中,出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政治主张,“中学”即所谓“国学”。
“国学”这个概念,是救亡意识主导下,有鲜明政治取向和文化取向的意识形态。也就是说,“国学”概念最初的定义,首先是指遭遇西方文化冲击之际中国原有的政治思想文化与价值体系。以国学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简称,是扩大的用法。
“国以有学而存,学以有国而昌”。邓实指出:“中国自古以来,亡国之祸叠见,均国亡而学存。至于今日,则国未亡而学先亡。故近日国学之亡,较嬴秦蒙古之祸尤酷……夫国于天地,必有与立。学也者,政教礼俗之所出也。学亡则一国之政教礼俗均亡;政教礼俗均亡,则邦国不能独峙。试观波尔尼国文湮灭,而洼肖为墟;婆罗门旧典式微,而恒都他属。是则学亡之国,其国必亡,欲谋保国,必先保学。”欧美殖民主义“其谋虑深,其亡人国也,必先灭其语言,灭其文字,以次灭其种姓”。
每个国家都可以有自己的“国学”,一个国家与其国学共生共存。“是故国有学则虽亡而复兴,国无学则一亡而永亡。何者?盖国有学则国亡而学不亡,学不亡则国犹可再造;国无学则国亡而学亡,学亡而国之亡遂终古矣”(许守微)。
学习国学经典,要注意吸收其超越性的文化营养。概念化抽象化的道德说教,无形中拉长了国学经典与当今社会生活的距离。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谈到:“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无用之物”,构筑了人类灵魂和精神的意义坐标,关涉国人生命素养的根基。知识的积累、技能的训练之外,需要更加注意文化人格的养成。
学识涵养、风度气质是无形的,是长期熏陶、滋养而成的。国学经典教育只有摆脱工具论、功利化的束缚,真正树立起一种超越性的文化追求,突破对物质层面的片面追求,才能在塑造人格、培植教养方面发挥作用。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心灵日益空虚,学习一点传统文化,接受一点人生哲学的启蒙,有利于纠正败坏人心的文化倾向。
自汉代起,儒学逐渐成为文化正统和主流意识形态。汉武帝“罢黜百家,表章六经”,东汉以来国家官学和民间私学皆重视儒学原理的解说。进入科举时代以后,儒学的道德教育受到执政者的特殊关注。由于权力的利诱,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纯化社会风俗以外,也导致一些人“务利而违道”,使人格变得扭曲。文天祥指出:“及其长也,细书为工,累牍为富,持试于乡校者,以是较艺于科举者,以是取青紫而得车马也,以是父兄之所教诏,师友之所讲明,‘利’而已矣。其能卓然自拔于流俗者几何人哉?心术既坏于未仕之前,则气节可想于既仕之后”。奔竞于势要之路,趋附于权贵之门,牛维马絷,狗苟蝇营,患得患失,世风因此而败坏。古人因此有“士大夫无耻”的感叹,甚至是“天下之患,莫大于士大夫无耻”的议论。
学习传统,不是复古,不是重建“儒教”,重立“三统”,当然也不可能独尊国学或儒学。至于倡导穿汉服、少儿读经、行成年礼,以及祭天、拜孔等,都是表面文章。
在工业化的市场经济时代,重整人文,抚慰人们现实生活的紧张与焦虑情绪,是必要的。问题在于,国学能否承担起物质生活充裕后精神疗养的责任?哪一部分的国学能够担起这个责任?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思想文化分别位于文化的表层、中层和深层。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外沿部分可以通融,思想文化的核心部分则毫无调和的余地。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善养浩然之气”。这些健康的、积极的思想基质,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自蔽,不为一时之名,亦不期后世之名,才是值得提倡的国学真精神。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