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推荐阅读|毛振明 :解说“体育大单元教学”

推荐阅读|毛振明 :解说“体育大单元教学”

推荐阅读|毛振明 :解说“体育大单元教学”推荐阅读|毛振明 :解说“体育大单元教学”,教学,毛振明,教育,教师

体育学校中国排名第几_中国学校体育_中国体育学校哪个学校比较好

毛振明

一、“体育大单元教学”再次走进体育教学改革第一线

“体育大单元教学”并不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和概念,它早就出现在以往的体育课程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大单元教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一文中对当时普遍存在的4~5个学时的“小单元体育教学” 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就“体育大单元教学”的概念、涵义及实施“体育大单元教学”推进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设想进行了阐述[1]。南京师范大学的顾渊彦、浙江师范大学的王水泉等也对“体育大单元教学”有过系统研究。可以说,“体育大单元教学”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已经走进了中国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它不是新近提出的新思想、新认识和教学改革建议。

二、“体育大单元教学”被关注的背景

《“健康中国2 030”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基本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的目标任务正在倒逼体育课程教学向“教会、勤练、常赛”的方向改革。可以说,“体育大单元教学”再次被关注不单纯是体育课程教学学术讨论的轮回,也不是某个学者研究团队萌发的新思想和新创意,而是在新时代里,体育课程教学步入“改革深水区”后必须回答的老问题和必须解决的难问题。

在教学中应增加用于运动技术战术学习和进行比赛的教学时间,而增加某个运动项目的教学时间就意味着“体育教学单元”的扩大,由此“体育大单元教学”也就必然成为当下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与重要途径。

三、“体育大单元教学”的概念

说到“体育大单元教学”,首先要说清楚什么是“教学单元”。“教学单元”或“单元教学”是各个学科教学中都有的概念,如英语的“将来完成时单元”,数学的“数的整除单元”,生物的“昆虫的分类单元”,地理的“时区与时差单元”,物理的“加速度单元”, 等等。所谓“教学单元”是能够与其他内容区分开的,是相对自成体系的教学内容概念,“单元教学”则是对这个相对独立的内容进行教学的教学过程闭环。

依照其他学科“教学单元”的概念,“体育教学单元”可以是“篮球单元”“排球单元”“健美操单元”“快速跑单元”“鱼跃前滚翻单元”,等等。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单元”一样, 其也是可以清晰地区别其他项目教学内容的,是一个可以与其他运动项目教学相区别的教学过程。可以说,在体育教育教学中,以不同的运动项目区分和标识“教学单元”是合理的,也是常用的。

那么,什么是“ 体育大单元教学”“体育中单元教学”和“体育小单元教学”,划分“体育大单元教学”“体育中单元教学”和“体育小单元教学” 的依据是什么?判断其“大”或“小” 的适宜性和准确性的标准是什么?在语文、数学等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是没有“大单元”和“小单元”概念之分的, “体育大单元教学”是体育课堂教学特有的概念。

“体育大单元教学”“体育中单元教学”和“体育小单元教学”与“所教运动项目的技战术内容范围与习得难度”有内在关系,如篮球项目的“教学单元”既可以是“篮球单元”, 又可以是“ 篮球的传球单元”,还可以是“ 篮球传球的双手胸前传球单元”,甚至是“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球单元”等。项目技战术教学内容的范围由大至小,单元的规模也有相应的变化,最上位的“篮球单元”可以长达1个学期甚至几个学期的“超大教学单元”,而最下位的“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球单元”则可以是1~2个学时的“ 超小单元”。从理论上讲,“体育大单元教学”应是一个相对完整(即达到了阶段性教学任务则可以告一段落)的教学过程,而“体育小单元教学”则可能是一个不太完整(仅达到了某节课教学任务的内容是琐碎的)的教学过程。

四、“ 体育大单元教学”承载的课时数

体育单元教学是一个运动项目技战术的教学过程,根据所教内容的数量和“教会、勤练、常赛”的程度,“体育大单元教学”“大”可达到几个学期,“小”可达到几十个学时,但小于十几个学时的单元就不属于“体育大单元教学了”。

那么“体育大单元教学”设置的学时数,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 美国学者西登托普(Siedentop)在其早期的论述中将“体育大单元教学” 定义在12个学时以上,但在他提倡的“运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则是1 年的时间。 日本学校体育教育界的各个学派都提倡和研究“体育大单元教学”,他们所提倡的大单元教学规模约是半个学期至1个学期的时间。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推进“模块教学”时, 将1个学分(18个学时)理解为一个运动项目教学的单元,这实际上就是大单元教学。《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18学时+”的“体育大单元教学”规模。 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研究团队在研制《北京市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时,则认为运动项目的学习要保证18个学时。 笔者于20世纪90年代在国内介绍和提倡“体育大单元教学”时,受到西登托普先生和日本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影响,也认为12~36个学时是“体育大单元教学”的范围。 当前,笔者在研究实验“体育走班制教学”后认识到,根据运动项目的不同特点,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的“教会、勤练、常赛”的单元应该是一个学期至几个学年之间。

五、决定体育单元教学规模的因素

决定体育单元教学“大”与“小” 适宜性依据的是体育学理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以及体育场地条件等,具体有以下5个主要方面的影响。

1.运动项目习得的难度 每个运动项目“学会”的难度是不一样的,如学会跨越式跳高(用较为规范的动作跳过1.1m以上)一般需要几个学时,而学会游泳(能用蛙泳姿势游25m以上)大概需要20个学时以内的时间;学会“24式太极拳”(正确并连贯地跟随音乐完成所有动作)大约需要20~ 30个学时;而学会“打篮球”(能按正式规则进行篮球比赛)则可能需要几个学期乃至几个学年,这些需要不同时数的学习过程就是单元大小的最基本依据。 2.教学思想与课程目标 单元的大小还取决于教学的目的和目标,即“要教成什么样”“为什么要教会或学到一定程度”以及“体验领会”“初步教学”“基本学会”“熟练掌握”“形成专长”的不同目标,这些都会对单元时长提出不同的要求。依据“ 教会、勤练、常赛”的不同要求。就有了不同规模的“体育大单元教学”。 3.课程与条件的限制 运动项目技战术习得的程度和快慢受场地与器材的影响,场地的空间和器材的多少决定了学生练习的密度、运动的负荷以及他们参与教学比赛的频数等,这些决定着学生们掌握运动技战术的程度与速度,因而也制约着体育单元教学规模的大小。 4.生师比的限制 生师比是教学班级的学生数量与教师数量之比。一个小班的教学质量与一个大班的教学质量是不一样的, 其在教师指导的细致程度和学生学习的深入程度上有着本质区别。运动队训练(可理解为运动技能习得较好的生师比)一般都是20名学生以下的形式,相当于课堂教学中的超小班级形式,据此推算,常态班级的课堂教学必定会比运动队训练的时间要长一些,而现在个别学校偶尔还会有大班级或超大班级的课堂教学,其在时间上会更长、更慢一些,教学单元也会更“大”一些。 5.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一名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主要体现在专业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两个方面。如果体育教师的自身运动技能不强,则其教学质量就会受到较大制约;如果其自身技术好但不会教,教学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因此,体育单元教学的大小受制于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平均水平”,考虑体育单元教学“大” 与“小”时也要以“平均水平”为依据, 专业化水平高的教师会教得快一些, 单元可相应地“小”一些,而相反就会慢一些,单元也要“大”一些。

六、“体育大单元教学”的类型

如上所述,“体育大单元教学”主要以运动技战术学习的单元为主体,但有些教学内容也可以通过“体育大单元教学”实现。

1.有针对性、集中地强化身体素 教师依据学生体质,利用其身体素质敏感期对其进行针对性练习时,可以采用体育大单元教学形式进行集中性练习。如小学低年级的柔韧性锻炼、灵敏性锻炼,高年级的冬季长跑锻炼等,可将其称为“体能提升大单元教学”。 2.系列性的教学比赛 教师可以在适合比赛的季节与时机,进行一个阶段的“班级联赛的系列赛”;也可以设置专门的教学时间,开展以竞赛形式为主的教学(前提是学生全员参加的竞赛),可称为“教学竞赛大单元教学”。 3.特色课间操的学习 当一所学校编出一套有学习难度的课间操或跑操时,如“书法操”“竹竿操”“踏板操”“太极武术操”“跳绳操”“ 街舞操”“ 秧歌操”“ 软肋操”“花式跑操”等,其也可以成为一个 “体育大单元教学”,可称为“操练学习大单元教学”。 4.校外体育活动竞赛 有些活动是要在校外场地进行的,如夏天的游泳活动和冬天的冰雪活动等,虽然其也是运动项目的学习单元,但由于是在校外环境开展,教学教育内容是有变化的,因此可以单独成为一类“体育大单元教学”,可称为“校外学习与活动大单元教学”。

七、避免不适宜“体育大单元教学”的教学内容

有些内容是不宜采用大单元教学的,因为有些内容是要“随主要教学内容教”“要时时教,渗透着教”“要寻找到合适的时机和情境教”“要用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教”,这些内容不宜构成“单元教学”,甚至不宜构成单独的“课堂教学”教。

1.课堂思政(德育教育)

德育(高学段可以理解为思政)是贯穿在学生学习锻炼全过程中的教育,它们是“液体”,甚至是“气体”式的教育,德育是随时随地的教材和教学。如果要设定一个德育的大单元是不适宜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2.体育与健康知识

体育与健康知识可以有专门的课堂教学,如根据情势(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等)、根据学生身体问题(学生生长发育的阶段等),以及学生锻炼困难(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达标或中考体育成绩提升)等进行专门的体育与健康知识课是必要的,但这种知识课是不宜采用大单元教学,因为如果采用“体育大单元教学”就势必形成了“体育理论课”的模式,不利于学生的身体锻炼,不利于体育与健康知识与体育实践相结合。

3.体验性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体育项目是需要体验的,如“体育走班制教学”前的“全面项目体验性学习”、校园足球“三类足球课”中的“足球体验理解课”、不适合深入进行冰雪学习锻炼的地区的“冰雪体验课”以及锻炼学生心理素质的“心理拓展训练课”等,其以“体验”为目的,因此不适合进行“体育大单元教学”。

4.随堂的教学竞赛

要贯彻“教会、勤练、常赛”的课程改革精神,不仅要加强校内各种体育竞赛活动的开展,更要强调课堂中的“常赛”,将比赛“融进”课堂教学中, 强调“课课赛”,非必要不必经常采用竞赛的大单元,以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让大单元走向另一个极端。

5.专项身体素质锻炼

同理,体育课要贯彻“ 教会、勤练、常赛”的精神,就要加强体育课堂中的“课课练”,课堂教学中不必经常采用较多体能锻炼的专门课和教学单元,要将锻炼“融入”体育课堂教学中,“融入”专项体能发展练习中,“融入”学生的个体身体素质的问题中。

八、推进“体育大单元教学”的注意事项

在未来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体育大单元教学”将成为教学改革重点, 体育教师要研究、理解、学习它,并创造性地运用到教学中。

1.“体育大单元教学”不是为大而大

“体育大单元教学”不过是一种教学形态,其初心和目的是为了“保证充分的教学时间,以克服‘蜻蜓点水’式的体育课堂教学痼疾”,“大单元”是形式,让学生“学懂、学会、学好、勤练、常赛”才是目的,所以实施“体育大单元教学”不可追求表面的形式或低级重复。 2.“体育大单元教学”不是越 “大”越好 “体育大单元教学”是为了“教会、勤练、常赛”,是为了提升教学质量。不同的项目、条件会要求不同的最低限的教学单元,但这个最低限的教学时间也可以通过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提升(即通过提高教学效果)而不断缩短,因此“体育大单元教学”不是越“大”越好。 3.“体育大单元教学”不是想多 “大”就多“大” “体育大单元教学”是基于学理的教学过程设计,不能想当然。各个项目的教学单元到底应该多“大”,是要在不断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设计、验证和确定的。“体育大单元教学”应是符合学生掌握运动技能规律的、符合绝大多数学校教学实际的教学过程。

4.“体育大单元教学”是“专项化体育教学”的再建

“教会、勤练、常赛”的“体育大单元教学”,其本质上是在一般教学条件下的“运动专项学习或训练过程”的构建,是一种运动专项的学习,因此其练习密度、运动负荷、专项体能训练、多样的竞赛等都要借鉴运动训练过程中的经验,并将其转化为在课堂教学条件下的教学过程。可以说,“体育大单元教学”是课堂教学过程和运动训练过程的合二为一。

九、“可选择性的专项化体育教育教学”

体育大单元教学”是“可选择性的专项化体育教育教学”,因为要贯彻“教会、勤练、常赛”的课程改革精神,彻底改变“学不会”“学不乐”及 “大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低级重复”的体育课程难题,就要求学校体育课程设计者和体育教师锐意改革,大胆创新,迅速建立起“每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主选择学校可以提供的运动项目进行较长时间的专项化体育教育教学”的新的课程教学体系,而这种新的课程教学体系就是最大的“体育大单元教学”,即“体育走班制教学”。“体育走班制教学”可以促进“在各个学段中,每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特点与爱好充分地发展对运动技能和专项化教学的选择性”,可以帮助“每名学生瞄准自我终身体育发展且由浅入深地掌握1~2项运动技能”。

参考文献:

[1]毛振明.“大单元教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J].浙江体育科学,1994,16(5):5-8.

声明:本文内容为《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独家特约稿件,如有微信公众号等其他网络媒体转载,请注明来源。如有个人转载,请直接转发。

(本文已刊发于《中国学校体育》2021年第10期“教学研究”栏目)

上一篇: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对学校体育提出更高要求
下一篇: 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心中生根发芽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