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上午7时30分,记者走进昭阳区文昌街145号的箭道广场旁古玩城,这里建起了昭通首家国学幼儿园———小儿郎国学幼儿园。
半个月后这里将迎来首批学生。
记者还未上楼,就已经听到阵阵读书声。
“……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
楼上正读的是《弟子规》。
穿过跆拳道馆,来到了大厅,大厅墙壁上悬有图文并茂的《三字经》。
顺着读书的方向,记者找到了一间教室,8名年轻的姑娘刚刚开始一天的晨读。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好,停下。‘晨则省,昏则定’。你们是怎么理解这六个字的意思?”
幼儿园负责人杨华突然打断了姑娘们的朗诵。几名老师相继发表了自己理解。
“不行,这样不行。你们面对的是小朋友,解释太长了他们听不懂也记不住。这句话意思是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你要告诉小朋友,晚上睡觉的时候,要和爸爸妈妈说一天好玩的事。早晨起来,要向爸爸妈妈问好!”
“幼儿园9月份计划开园。她们是第一批老师,我们每天都安排3个多小时让教师诵读、学习。”
杨华,昭阳区大山包80后大学生。在中学和大学六七年的时间里,为了不给家里增加负担,他打过隧道,挖过铁矿,养过蜜蜂,蹬过人力三轮车,做过酒店服务、电焊工、喷漆喷塑工。2005年大学毕业后,杨华又开过像馆、网吧、电脑培训班、做电脑销售维修。独自创业前,杨华在昭通日报社做了7年的记者,担任过《鹤都晚刊》编辑部副主任。
2014年,刚刚开始创业的杨华被一张来自鲁甸灾区的新闻图片深深触动,用了仅仅3天时间,完成了微电影《花椒树下》剧本创作,然后自己左拼右借,甚至借下高利贷,仅靠两台单反相机拍摄完成了这部“鲁甸8·03地震首部微电影”,真实纪录了一位刚刚参加完高考的龙头山学生的故事。
“当《大学录取通知书》送到时,她已经遇难了。父母只好把通知书送到她的坟头上。”
当年,微电影《花椒树下》在第四届北京国际微电影节中获提名奖。
“2014年,我的再创业有曲折。一次有机会和昭通民办教育企业家接触,使我开始把注意力转向教育这个既可以圆创业梦,又可以影响社会的领域。”
于是经过多方考察学习,杨华决定把自己租用五年的1300多平方米的文化传播公司转向,开办昭通第一家国学幼儿园。
“现在很多教育者和家长都为德育而困惑。如何通过言传身教,把浅显易懂的道理,待人接物的礼节,做人做事的准则,善恶美丑的辨识,可为可不为的底线,潜移默化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拥有正确、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长大后拥有健全的人格心智,这些刚好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现在很多实践都在昭示,国学经典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奠定德育基础。这是我选择国学幼儿园的原因。”
“我们把幼儿园定位为高端、精品、低价,让普通老百姓都能够读得起,一味的追求利益,也有违我们的初衷!”杨华说。
上午10时30分,晨诵结束的教师走出了教室,尽管有些疲惫,但一想到即将迎来首批学生,老师们都很兴奋,刚打扫完园区,又跑到了大厅排练舞蹈,甚至午休的时间,她们都拿着书在窗前背诵《中华传统美德的小故事》。
小儿郎国学幼儿园老师彭天英有过幼儿教学经历。去年,她还在昆明一家幼儿园上班。
在其他小老师面前,彭天英算得上是“小教头”。
“现在的小孩太聪明了,他们的模仿能力非常强,只要方法得当,他们很快就能够学会了。所以,把一个孩子交给一个什么样的老师,对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彭天英告诉记者。
下午3点半,到了手工课的时间,老师们开始在手工教室设计自己的作品。
“对于幼儿教师来说,舞蹈、钢琴、手工、美术、绘画,小朋友们都非常喜欢!”所文雅说。
采访结束时,老师们也都完成了一天的功课,几个老师走进厨房做起了晚饭!
“育人先律己,正身先正心。国学幼儿园就是凭借这一宗旨,从细节入手,先培养好老师,再去教书育人,让孩子从启蒙阶段开始接触东方传统文化的精髓!”杨华说。
记者 高飞 文/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