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央视又推出了一档新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
一个个朗读亭最近在大家朋友圈频繁刷屏,让整个杭城刮起了一阵文化风。
中国传统文化的热,就像一团火,时不时有人加点柴,文化的火焰就烧得更旺些。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学,说法上似乎民间更喜欢后者。
茅盾能把《红楼梦》完整地背下来,巴金能全文背诵《古文观止》。对于国学经典,文学大家比我们更痴迷。
本期周刊,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国学的话题。该如何理解这个一直存在争议的概念?它在教学过程中与语文有何差别?现如今学习国学还有没有意义?如果有,意义何在?杭城小学的校园内是如何开展国学学习的?
如何理解国学
对于国学的定义,一直存在争议。说起国学,大家印象中较为深刻的,便是古人拿着书本摇头晃脑阅读的情景。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王崧舟告诉记者,其实古人的读跟现代人不一样,古人的读介于读和唱之间,用吟诵形容更恰当。一边读,一边还摇头晃脑,抑扬顿挫。“我听过很多老先生的吟诵,确实很有味道,小时候读过的各类经典随口就来。”
怎么理解国学?有人认为,国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的角度看,中国所有的传统文化都属于国学范畴。
从狭义的角度理解,王教授认为现在小学里讲的国学,主要是指儒释道三家的文化精神,以儒家文化为主,大概涉及到几个方面:传统经典蒙学(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书五经等。
“根据我个人的研究,蒙学分两个层次。”王老师说,最早时没有语文课,学生都在传统的私塾教学,也就是蒙学,帮助儿童识字和写文章两大用处。
像一二年级,学认字,“以前私塾的儿童两年时间识字大概能达到5000字。”这里面少不了基础蒙学的作用。为了帮助孩子集中识字,古人编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些韵文,涉及的内容上有天文,下通地理,简直就像小百科全书一样齐全。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对子也是儿童需要学习的内容,从对课开始,通过学《笠翁对韵》、《龙文鞭影》,帮助儿童对对子。
从过往的语文教学经验中,王老师发现,四库全书分类的经、史、子、集中,六年级的学生觉得史最难,例如史记、左传、战国策等。但是反过来,他们又对此很有兴趣,因为有人物有情节有矛盾冲突。
可见,不同年龄段学习的国学经典广度深度不同。
学国学和学语文有何差别
国学与语文,有相通之处,而又有所差别。
王老师从学习的目标和目的、方法和过程、评价的标准三方面总结了两者的差异。
首先,语文课学习的是语言文字运用,听说读写。而国学经典是起到积淀文化、传承文化的作用,通俗地说,是教做人。
其次,学语文得从这几方面入手,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这是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国学则不同,主要是激发兴趣、明晓事理、动情、造型(改变自己的日常的行为方式)。
两者的评价标准也不同,语文看的是语言的表达水平,口才如何,作文写得怎么样。国学的标准更模糊一些,讲究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比如待人接物的方式等。
这个时代学国学意义何在
《中国诗词大会》播出大热后,网络上也有网友提出质疑:“古诗词停留在死记硬背,有的人记忆力好,多读多记自然反应快了,然后就拿奖出名了。”
也有人说,国学经典中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小孩子阅读,有的是糟粕需要剔除。
那么,到底哪些是糟粕,哪些是精华呢?
这个争论一直存在,并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什么原因?王老师分析,其实经典的基本意义不变,而是时代在变,所处时代的人的观念在变。不同的人对于经典的解释自然会有不同的判断和辨别。所以,较为公正的办法是老老实实地读原汁原味的经典,把是糟粕还是精华这个问题,留给学习经典的读者,自己判断。
对于目前社会上国学经典的学习存在急功近利的问题,王教授认为,总体上还是不错的,文化性、艺术性都有体现。不过,背诵这一点,他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似乎与温柔敦厚、节制内敛等传统文化中更深层次的内涵、价值观不太吻合。”毕竟,社会更加开放了,允许各人持不同的观点。
当代学生为何要学习中国诗词呢?
“现在的学生学古诗词,学中国传统文化,不是为了在人前显摆,能背多少,能背多快,主要还是学涵养、陶冶情感、滋润心灵的用处。诗词本身是超越功利,超越情感的。打动人心的往往就是它的美。”王老师说,如果你有了欣赏美的眼睛,自然也有了对美的辨别力。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这讲的也是境界的问题,少年时,只看到一点点,中年时望月,还有段距离。随着年龄的增长,境界越来越高,同样的经典带给每个人的认识也不一样。
“我们现在接受的资讯,远远多于我们佩服的孔子、孟子、李白等古人”,之所以没有超过他们,是因为“每个人心底的文化垃圾多了”。余秋雨的这句话同样值得我们深思。
相关链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