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好新闻,无止境

好新闻,无止境

好新闻,无止境新京报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全媒体形式,为用户提供全天候热点新闻,涵盖突发新闻、时事、财经、娱乐、体育,以及评论、杂志和博客等,新京报网本着品质源于责任的的信念

版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年3月

1936年6月14日,被称为“近代国学第一人”的章太炎在苏州病逝。章太炎一生满怀救国之志,又自持清醒的节制,没有让国学成为政治的工具,故能成为一代大师。

这是他留给当下中国的一笔遗产:国学研究者自身不浮躁,才能克服社会的浮躁。然而80年后的中国,各种虚热轮番上演,曾经沉潜致知的国学,难说是成为了一种商品化的教育,还是披着教育外衣的商品。

今天,我们要如何为“国学”把脉?

“国学”

从被“逼出来”到各取所需

“国学”这个概念是从日本输入中国的。19世纪末,刘师培、章太炎、梁启超等接受了日本的“国学”概念,后输入中国,20世纪初得到了邓实、胡适等人的提倡或阐发。引进这样一个概念,在当时是为了和西方学问相区别,它是被“逼出来”的。大家知道古人从不称自己的学问为国学,而直称其为儒学、道学、理学、心学、佛学、玄学、子学等。然而“国学”生成之后,作为一国固有之学问,它究竟包含哪些内容,实在是各说各话,无法统一。

一种典型的理解是把它理解为以儒学为中心的学问。比如章太炎先生在《国学讲演录》中从小学、经学、子学、史学、文学等五方面来概括国学。还有一种更宽的理解,把它理解为以儒、道、释为主体,兼及诸子百家的学问。张岱年先生则理解为包括哲学、经学、史学、政治学、军事学、自然科学、宗教等在内的“中国传统学术”,这是现代学科式理解。最后,民间还有一种最宽泛的理解,即把它当作“中华传统文化”的同义词,诸如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气功太极、茶道饮食、戏曲舞蹈、中医科技等等。

总之,如今人们在使用国学概念时,采取的是各取所需的态度。各取所“需”,意味着在当下,作为一种流行文化的国学满足了人们多种不同的需求。这些需求大体来说有如下几种。

一是生活方式。如近年来茶道、烹饪、养生等方面的传统生活方式打着国学的旗号大行其道。二是权谋法术。许多企业家、管理人员热衷于国学的所谓“权谋之道”和各种奇招、高招、怪招。三是消灾免祸。这是当下“国学热”中最不健康的现象之一,风水八卦风靡一时,神道鬼道大行其道。四是附庸风雅。消费时代,国学成为人们消费的对象,被浮躁地利用了。五是做人处世。不少人觉得古人在做人处世方面中积累了深刻的智慧,很多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通过学国学而更加孝亲敬长、懂事明理。六是民族认同。这是人们民族自尊心发酵的一种形式。要追求与西方人不同,要在中国文化优越感中寻找满足,国学研究极易被民族主义绑架。七是文化素养。把广义的国学当作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一部分,无可厚非的,也有强大的现实基础。八是精神信仰。这本来是国学中最精华的部分,可惜真正能从国学建立自身信仰的人非常少,也容易被江湖骗子、假和尚、伪道士钻空子。

所以,看一个人是不是热爱国学,不要看他喊什么,要看他行的是哪方面的国学。

低俗化

复兴还是伤害?

当这些需求反映在具体的社会现象中时,最典型且最狂热的便是深入各层次教育体制内外、形式多样至乱象丛生的“国学教育”。

现在社会上有许多国学会所、国学班。对于这些现象,要一分为二地看。比如让孩子们读读百家姓、千家诗、《论语》等经典,让中学生、大学生多读一些国学经典,我认为是有价值的。同时,恢复一些传统的礼仪行为,让人们体会古人如何把人与人的相互尊重体现在礼仪中,也有价值。但这些行为中确实也存在很大的盲区。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没有古人的精神、缺乏古人的境界,盲目地追求形式,崇尚风雅,只能把国学教育低俗化。这不是在复兴国学,是在伤害国学。

从另一个角度来透视当下的国学教育,即在国学教育浪潮中,所谓在“传道、授业、解惑”的是什么样的人?观察现在的从事国学教育的群体,或可分为如下几类型。

一是学者型。把国学主要当作知识研究的对象,虽可能认同国学,但不会全身心地信仰国学,践履国学。现在学院派学者大多数都是此类。二是商人型。以国学来挣钱,可能对国学也有好感、甚至有情怀,但根本上是为了赚钱。现在很多国学培训或教育机构属于此类(但不可一概而论)。三是术士型。不学无术,擅长忽悠;巧舌如簧,人气极旺。如近年来国内冒出的江湖术士型“国学大师”,头衔一大堆,多半自封。四是传道型。在国学中寻求安身立命的精神归宿,这是真心向往国学、传播国学。也只有这类人才有可能担当起复兴国学的重任。但可惜这类人才无法“量身定制”,可遇不可求。他们是当下社会最需要的国学人才。

我们不妨再将当下国学教育群体与民国时期倡导国学的知识分子做个对照。民国时期,国学由一批真正的国学大师提倡。他们从小家学渊源深厚,面对欧风美雨,以笔墨来捍卫国学的思想体系,更以自身的人格示范证明国学的永恒价值。现在我们却是在国学传统几乎中断、国学大师几乎灭绝的情况下提倡国学。人们对国学的理解也较肤浅,自然容易相信风水算命之类低层次的迷信行为。这使得国学热在今天容易出现不健康的现象,引导难度也比较大。

把脉

虚热国学潮,治标不治本

在一个人心浮躁、物欲横流的社会,只有一层层拨开附着在所谓“国学”、“国学教育”、“国学大师”身上的新衣旧茧,才能真正地为“国学”把脉。我们应从乱象丛生的表层透视其背后深刻的社会肌理,方能找到症结,走出乱象。

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不仅有2000年后的国学热,还有炼钢热(50年代)、红卫兵热(60年代)、解放军热(70年代)、出国热(80年代)、下海热(90年代)等等。什么叫做“热”?就是全民在生活方式上没找到定位,所以很容易被某种潮流、风气所煽动。

种种“热”在现代中国盛行有深刻的根源。一方面,数十年来我们摧毁了行业自身的独立价值,当行业不能自治,当社会不能自立,人们不知道自己所为何事、所求何业。另一方面,人们对于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在未来几十年、一百年或者更长的时段里终将去向何方并不清楚。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在意识形态之争中耗费了太多的精力。人们不愿再相信任何一种意识形态,也对长远的未来充满太多不确定性。再另一方面,几十年来的道德教育和社会管理,并没有让人们认识到什么样的生存之道是真正有意义的。加上以功利为主要取向的改革,极大地把人心引导到追求物质利益的方向上去,进一步加剧了人心的混乱和迷茫。

在一个浮躁、功利的时代,国学如果能建立自身健康的传统,诚然可以起到安定人心的重要作用。但是在上述一系列深刻的社会现实问题没有找到对症的解决之道之前,指望靠多念几本国学书、多恢复几个古仪、多搞一些国学教育来解决问题,是很不切实际的,也许会南辕北辙。

前路

国学教育当从实处做起

尽管当下的国学教育乱象丛生,但其中也包含许多好的、积极的因素。比如我认为,多一些人读经是好事,国学回归课堂也是好事,包括设立国学专业也很可取。但这些最好不要一窝蜂地做,国学人才的培养也绝不可能一蹴而就。严格来说,国学教育决不靠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几十年、几代人的事业。

我在清华开设文化素质课已有二十年了。总的感觉是,非专业的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学生国学知识基本上停留在小学生的水平、而且,多数学生时常把国学仍当成封建糟粕,误解和偏见极深。动不动把儒学当作为了维护帝王专制的学问,把“中庸”理解为追求平庸、不走极端,等等。所以我非常赞成在中小学教材里增加国学的比重,乃至设立国学课程或国学专业。同时,现行教科书里对国学的介绍,早就到了该改革的时候了。

从更宏大的角度来看,重建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回归国学应该是最重要的一步。但在提倡国学的时候,一定要有全球视野,对外来文化持高度开放的态度,千万不能再犯清末士大夫的错误。另一方面,对国学的内容要有分辨,不能片面提倡、盲目接受,一定要以理性、务实的态度去看国学。

□方朝晖(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上一篇: 专访丨杨照:历史普及等同于讲故事,这低估了大众的智慧
下一篇: 切实用好“学习强国”平台,让每日学习常态化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