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多名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生向媒体反映,在该校举办的一个国学讲座上,受邀主讲人却大谈“女德”等伪国学,如出现“爱抱怨的女人坏三代”等言论,令人不适,引起不少学生在社交平台上“激烈讨论”。该校本科生院官网通报此事称,将继续改进工作,进一步规范讲座管理。
虽然华中师范大学相关部门对此事进行了回应,但是对于讲座内容在学生中引发的争议并未提及。实际上,一场讲座到底讲的是真国学还是伪国学,并不是特别难以判断。根据受访学生的反映,这场讲座中关于女性出现了这样一些内容:“女人最大的品德是温柔”“温柔的女人兴旺三代,爱抱怨的女人会坏三代”“女人全身所有的毛病,所有器官的毛病都是因为有怨气”“养颜不如养身,养身不如养心,怨气是百病的源头”……
如果我们的眼睛耳朵还没有昏聩到不可救药的话,很容易判断,上面的这些内容概括起来,不就是赤裸裸的两个字“女德”吗?“女德”是什么呢,就是传统文化当中精心打造的、强加给女性的、要求女性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男女不平等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大特征,所以才会有专门的“女德”,而从来不曾有过要求男性去遵守的“男德”。在讲求男女平等的现代社会,“女德”这种东西是好是坏,还需要专门加以论证吗?
弘扬传统文化的原则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女德”就是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批判和唾弃的糟粕部分。一切宣扬、教唆“女德”内容的所谓国学,都是不折不扣的伪国学。教育部日前印发《禁止妨碍义务教育实施的若干规定》,其中明确规定,不得以“国学”为名,传授“三从四德”、占卜、风水、算命等封建糟粕。对于违反规定的机构和个人,要依法依规严厉查处问责。所谓“三从四德”,其实就是“女德”的代名词。国家对于“女德”的态度,已经很清楚了。
教育部的这个规定,虽然针对的重点阶段是义务教育,针对的重点对象是各类培训机构,但是国家反对“女德”等封建糟粕的基本立场是非常明确的,这一点对于所有教育机构也都适用。此次涉事的相关高校的相关人员强调所谓“学术是要百家争鸣的”,话本身没有错,但是用在一场包含“三从四德”的伪国学讲座上,就未免有揣着明白装糊涂之嫌了。
高校是什么地方?高校的师生素质更高,高校更应该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主力讲坛,在这种地方“女德”之类当然没有生存空间。学生在社交平台激烈辩论,并向媒体反映情况,这体现的正是一种先进的觉悟和正确的立场。和学生们的素质相比,这场讲座的主办者确实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到底是所谓的管理程序不够规范,还是自己被鱼目混珠的伪国学蒙蔽了双眼?
文/周东飞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