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国学”?如何正确理解“国学”概念?这是当前“国学热”中遇到的首要问题。“国学热”引发的许多争议,来源于人们对国学概念理解的分歧。国学的原义可能如王锟《国学的原义、演变及内核》一文所指出的,“国学,见于周代,其原义是指国家所设立的教育机构和学校”,“一句话,在古代,国学就是国家办的高等教育机构和学府,其教育的核心是周孔为代表的儒家传统和文献,其目标是培养修己治人之才”。今天,有的人认为国学就是儒学、孔学,复兴国学就是主张尊孔读经;有的人认为国学是与西学对立的学问,提倡国学,就是反对西学;还有的人认为国学就是国粹,坚持国学,就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也有的人打着“国学”的幌子干很多“非国学”的事情;等等。这些看法或做法都有一定的偏颇。
实际上,国学是20世纪初才开始通用的、后来含义被混淆的概念。
清末民初,在西方思想文化冲击下,中国的教育体制、学校教材与学科体系,都出现从“中学”转向“西学”的趋势,中华传统学术文化出现空前的传承危机,或者说中国传统的知识体系遇到了合法性危机。
当时的有识之士如梁启超、章太炎、邓实、黄节等,积极奔走,成立国学讲习会,创办《国粹学报》,提倡国学、宣传国学。如章太炎在《民报》所刊《国学讲习会序》中谈到:“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也。故今日国学之无人兴起,即将影响于国家之存灭,是不亦视前世为尤岌岌乎?”章太炎等人提出并使用的国学概念指的就是中华传统固有学术文化。梁启超在1902-1904年陆续发表的《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多次使用“本国学问”“本国学术思想”的说法,而于1904年发表的第八章《近世之学术》则明确将“本国学问”“本国学术思想”简化为“国学”。应该说,在章太炎、梁启超那一辈学者眼里,国学的内涵是清晰的。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0年代,随着西学东渐,加上西方现代高科技文明革命性的变化,中华传统学术文化再一次面临更深层次的传承危机,中国一批具有民族文化本位精神的学者再次举起了“国学”的旗帜。于是,就有了1990年代初北京大学《国学研究》的问世和随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权威媒体关于国学的宣传,大批国学机构纷纷成立,中国再次兴起“国学热”,国学处于复兴之中。这个时候,国学涵义如同20世纪初一样,仍然指的是“中华传统固有学术文化”。学术界对这个概念的使用还是相对清楚的。
但是,随着“国学热”的兴起,提倡国学的人和机构也鱼龙混杂,其中不乏经济利益的考量,打着“国学”旗号的队伍十分庞杂,各种观点和做法自然也就泥沙俱下。因此,有必要廓清国学概念。
国学是清末民初西学进入中国后,中国学人对本国固有学术的一种称谓或坚持,它是晚清流行的“中学”概念的继续。就中国学术而言,“中学”取“中”,“国学”取“国”,两者均强调其研究对象为中国学术,研究者乃中国学人。国学概念意在排除以外国学术为研究对象的学术,以及由外国学者来研究的中国学术,后者通常被称为“汉学”或“中国学”(现在汉学概念的外延也扩大了,中国学者研究中国学问也被纳入新的汉学里面)。国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主体都带有明确的中国特色的指向或意蕴。
国学是近代中西学术二元架构的产物,没有西学,就没有国学。乾嘉以前中国就没有国学概念,长期以来中国学术史只有汉学、宋学、理学、考据学等主导概念。国学是以经、史、子、集作为主要知识谱系的一套学问体系。作为研究对象的国学,它是与西学完全不同的知识谱系,比如训诂学就是地道的国学;作为研究方法的国学,它既可以坚守传统的义理、考据学,又可以借鉴西学,今天中国学者研究训诂学实际上已经在借鉴西方的语言学和解释学等理论和方法。因此,国学与西学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关系,尤其是在现代化、全球化或后现代的语境下。
国学概念虽然缺乏统一的严格界定,但已经沿用100多年,说明这个概念在研究中国学术某些论域时是有效的。坚持这个概念,对于坚持中国固有学术传统,反对民族学术文化的虚无主义是有积极意义的。有人试图用振兴国学来振兴中国学术精神和民族文化精神,这应视情况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同时,在与西学的交流、共存中成长起来的国学,又是动态的、开放的,绝不意味着故步自封、排斥西学,更不意味着简单的复古。
国学最容易与传统文化相混淆,这两个概念有一定联系,但又有所区别。国学可以被理解为中国固有的学术或中国固有的学术文化,但不能等同于中国传统文化。这里“学术”依然是关键词。刘梦溪先生曾指出,国学与传统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国学只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谈学理的时候,不应该把国学和传统文化混淆起来或者等同起来。
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国家层面关于国学教育的提法,中央政府似乎不大用“国学教育”的概念,更多的是使用“传统文化教育”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概念。如2017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谈传统文化教育问题时说了“三句话四件事”。“三句话”主要围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展开,依次为:1.覆盖教育的各个学段,从小学到大学,把这项工作看成是一个固本工程;2.融汇到我们教材体系中去,把这项工作看成是铸魂工程;3.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把这项工作看成是中国人打底色的工程。落实在行动上就是“四件事”:1.教材体系建设;2.拓展校园文化;3.加强研究和阐释;4.推进国际传播。之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上升为“国家工程”。
但是,我们同时也要注意到,在地方政府层面,并不回避“国学”的提法,如武汉市教育局组织的中小学生中华优秀文化教育的教材就叫做《国学经典读本》。这又说明,国学概念之普及与流行,已经深入人心,我们只能因势利导,不断进行国学概念的澄清,尽可能正确理解并使用国学概念。
在《辞海》里,“国学”与“国故”是同义词,指“本国固有的学术文化”。我认为,这个定义仍然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简单明了的解释,我们在国学的语用中,应当认同这个定义。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