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对照表
1995年春,古文字对照表,河南郑州小双桥商代遗址出土了三块陶缸残片和一件陶缸的表面,发现了八个文字,是用毛笔蘸了朱砂写成,字体工整,古文字对照表,书写流畅,笔画规范,与后世的甲骨文与金文一脉相承,它是我国现在发现的最早的书写文字。
古文字对照表(古文字对照表小篆)
(朱书文字与甲、金文字对照)
那么,书写这些文字的工具,应当就是最早的毛笔。
历年出土的毛笔大致有如下几种:
战国时期有:1954年在湖南长沙左家公山出土的毛笔;1986年湖北荆门包山楚墓出土的毛笔。
西汉时期有:1975年湖北江陵凤凰山西汉毛笔;1931年古居延发现西汉毛笔;1979年甘肃敦煌马圈湾烽燧遗址西汉毛笔。
(敦煌马圈湾烽燧遗址出土的毛笔和砚)
到了东汉,书家群体已经产生,因此,对毛笔制作的要求也提高了。手工业制笔已经有了“物勒工名”的作品,显然,东汉制笔已进入专业化阶段。书中所记所谓“史虎作”“白马作”“北工作”等,古文字对照表,已经可以进入专业批量生产阶段。
古文字对照表小篆
“字鉴·书法识别”研究团队结合古文字的形体特点,不断调试算法,通过大量的识别实验,首次实现了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对非标准字体的识别,主要包括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的人工智能识读。该项目为“教育部、国家语委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与应用专项重大项目”,使得古文字研究和人工智能相互结合,促进人工智能在文字学领域深化应用。
02
商周金文智能镜(小程序)
“商周金文智能镜”是对商周金文资料进行深度建设加工的数字化平台,运用人工智能领域多种前沿技术,首次实现商周金文多维度智能自动识别释读。相对于只能识别字形的抽象字单位归属的其他已有文字识别工具,“商周金文智能镜”能进行文字及其各种属性的系统识别、成篇文字材料的整体性识别、文字载体的特征性影像识别。
古文字识别扫描
虽则金石学者和古文字学者可以跳过从属于中国书画史籍的《墨薮》一书,研习书法的人却不得不面对《墨薮》。由于此书中提及的大量先秦文字从未在考古实物中发现,在民间发现的一些文物不被认可,而经民间考古力量(不要觉得民间考古力量就是文盲,有不少是持有民间藏品的高校或科研机构研究人员)加以研究的一些古文字也仍未得出定论,加上秦始皇焚书坑儒致使大量先秦书卷毁损,《墨薮》对于考古学来说无异于荒诞不羁的“神话传说”。
笔者看到,即便是最严谨的金石学著作,在面对《墨薮》时,对照战国出土器物上的铭文,所做的推敲也是比较初步的,譬如仅因见到文字中有“鸟型”便揣测为“鸟书”,古文字对照表,事实上《墨薮》中提到含有“鸟型”的字体有许多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