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明史的人都知道,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朝的第四位皇帝,朱棣的大儿子,当太子当了二十多年,但当皇帝在位仅仅九个月就驾崩了,那么今天来看看这位皇帝是如何一步步走上皇位的?难道真的是运气吗?
朱高炽于1378年出生在北平,在朱棣造反成功后的永乐1404年被册封为太子。朱高炽相比着前面的三位皇帝,按道理说应该是大统之位,无可担心,但实际情况可用委屈和辛酸来形容。朱高炽是徐皇后所生,后面还有两个弟弟朱高煦和朱高燧。这三位中朱高煦最像朱棣,所以也最受朱棣喜欢,并且朱棣确实有过想立朱高煦为皇太子,所以在朱棣登基后并没有马上册封太子,而是以能力不足拒绝大臣们的多次请求,其实这就是朱棣的私心。
朱高煦为什么这么受喜欢呢?一方面是朱高煦形象较好,非常有朱棣的风范,并且朱高煦是文武双全,并不是个惹事精。比如他自己写的拟古感兴诗受到大臣们的称赞。最重要的是在靖难之役中朱棣曾多次身处险境,这种关键时刻都是朱高煦过来解救了朱棣。比如浦口之战在与徐辉祖的大战中,朱棣大败,是朱高煦奋力拼杀才带着朱棣突出重围,否则朱棣有可能就被战死了,看来朱棣的大舅子下手确实挺黑的。就是因为对朱高煦的喜爱,所以朱棣一直拖延着未册封太子,这也确实让朱高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朱高枳(朱高枳皇后)
朱棣是通过造反得到的江山,他起兵用的借口就是要清除皇帝身边的小人,恢复祖制。按照中国古代的传统,皇太子必须是嫡长子才有资格,所以在传统制度上,朱棣虽然看不上朱高炽,但是他也不得不立为太子。因为强行立朱高煦为太子会产生非常大的风险,而且还会给后面的皇帝带来恶例。这是朱高炽被立为太子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朱高炽身体发育不好,受到徐皇后的关照比较多,也最了解这个大儿子的秉性,朱高炽性格温和,徐皇后认为朱高炽登基后能造福天下,并且朱高炽的军事才能也得到了认可。李景隆攻打北平城的时候,城中没有主力,朱高炽派小支兵力多次夜袭李景隆大营,让李景隆部队难以正常休息,打击李景隆部队的战斗力。朱高炽被困期间,遇到冷静沉着和徐皇后积极防御,最终坚持到朱棣回援,两面夹击李景隆部队,李景隆大败。
朱高炽被立为太子也受到文臣集团的支持。朱元璋在位时大杀开国功臣,这股势力被削弱,但在徐皇后的影响下,这股势力在立太子的问题上保持中立,这无形中减轻了朱高炽的压力。朱高炽的文臣支持集团不但坚决支持朱高炽当太子,而且很反对朱棣立朱高煦为太子。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官集团恪守的是儒家文化,朱高炽性格仁厚符合这些文人理想中的形象。而朱高煦在军事上支持着较多,这些文人担心朱高煦登基后没有他们的好日子,不符合文人集团的利益。所以这些文人肯定是要死保朱高炽继承大统。
朱高炽的继位说明实力是最重要的因素,但也需要天时的配合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朱高炽继位后休养生息,让明朝的经济得到发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