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玉器的發展,此消彼長,原始的形制,歷經時代越長,其變化就越繁,甚至發展到最後,因功能與紋飾大異其趣,往往被世人誤以為是兩種互不關聯的玉作,玉韘便是這類玉器之一。曆經數代發展,玉韘不僅造形産生差異,功能也從最初的實用之具逐漸演變為單純佩飾。
湖南安鄉縣黃山鎮劉弘墓出土韘形佩
《說文》:“韘,玦也,能射禦則帶韘。”韘,為古代射箭時的工具,古時弓箭的弦很細,拉曳時會磨傷手指,將韘佩戴于大拇指上,可免去手指疼痛。曆經數代發展,韘的實用功能逐漸消失,造形也産生差異,功能亦從最初的實用之具逐漸演變為象征權利或具有禮儀功能的佩飾。
古代玉佩(古代玉佩样式)
商代玉韘
迄今考古發掘中最早的玉韘見于商代婦好墓,青黃玉質,表面局部白化,並附著少量黑褐色有機質。器身作中空圓筒狀,一端齊平,一端為弧形斜面,可套于成人拇指。表面陰刻獸面紋,眉、眼、鼻、口等處另以減地處理作淺浮雕狀,剛勁有力的線紋表現具有典型的商代紋飾風格。獸面下方透穿兩孔,以便穿系與繩固定,背面下部有一凹槽,可用于勾弦。商代玉韘造形通常與婦好墓所出者相類,整體短小,呈圓筒狀,內部中空無底,一端齊平,另端斜口,器壁透穿小孔,用以穿線系綁,即使表面滿布紋飾,卻仍可顯現以實用為主的制作初衷。
婦好墓出土玉韘
西周玉韘
西周玉韘造形較商代出現顯著變化。陝西省扶風縣北呂村25號西周墓出土一件漢白玉石的韘形玉器,其形制與商晚期的玉韘明顯不同,從原來具有一定高度的筒狀,演變成低矮的舌狀。孔壁一側呈坡狀橫向斜伸,與其相對的側壁則逐漸增厚,並于中部凸起成一尖脊,器壁另有四個斜向穿孔。
陝西省扶風縣北呂村25號墓出土玉韘
從形態及穿孔判斷,這件玉韘應仍具備實用功能,但銳減的高度、加長的側壁以及凸起的中脊,使其在俯視角度下呈現尖頂、內含中孔、整體為長橢圓狀的新式盾形輪廓,此種造形是西周玉韘的基本樣態,也成為韘形佩的造形基調。
春秋戰國玉韘
中國玉器專家楊伯達先生認為,從各地春秋時代墓葬出土的玉器發現,春秋早期與西周晚期的玉韘較難區別,直至春秋的中、晚期以後,才有了明顯的變化。而至戰國時期,玉韘頗為多見,據近年的考古發掘所知,出土不少形態各異的韘形玉器。
金勝村赵卿墓出土玉韘
春秋戰國時期的玉韘,筒身變矮,演變成扁平狀的盾形,高僅1厘米左右。玉韘原先向上的斜口變成向外橫出的舌形,原先勾弦用的溝槽消失,側面增加了一個方柱形或方勾形的突起,原中間可以穿進拇指的圓孔開始變小變細,成一個細孔,有些甚至沒有孔。縱觀此期的玉韘,部分尚具有實用性,而有的已經無法勾弦,開始喪失實際用途,向裝飾品發展。
三汲鄉中山國3號墓出土玉韘
如湖北隨州曾侯乙墓出土的玉韘,器呈灰白色,器上、下兩端齊平,平面呈前見後圓的橢圓形,中間一橢圓形穿孔,用于套手指。整器素面,後部的器壁上有一穿孔,壁側可見鈎狀棘齒,為戰國玉韘之流行樣式。
湖北隨州曾侯乙墓出土玉韘
西漢玉韘
戰國晚期至西漢時期,玉韘逐漸喪失鈎弦功能,形態也開始從環狀盾形向扁平體發展,並最終演變為一種新型的片狀佩飾器——“韘形佩”。此期為韘形玉佩形態變化最為豐富的階段,可謂其發展鼎盛時期。
長沙市博物館藏韘形佩
西漢早期的玉韘,即使承襲了戰國晚期的遺風,但細察下,仍不免看出若幹具體的變化。西漢早期,原用以勾弦的柄狀凸翼,多被镂雕美化成出廓的鳳鳥形,看似實用的韘形器,實則已盡失扣弦射箭的基本功能。
徐州博物館藏玉韘
此時玉韘出廓的凸飾已演化成左右的附耳狀,造型富于變化。值得一提的是,此期凡實用的韘器,因套在食指用以扣弦之需,故皆具一定的高度。相反,對于裝飾用的韘形玉佩,因其主要用途在于佩戴,故形態趨于扁平、中孔漸小、紋飾考究華麗。
長沙市博物館藏韘形佩
如象崗南越王墓出土的韘形玉佩,器體修長,正面稍隆,背面微凹,左右兩側出廓镂雕為一大一小的鳳鳥,搖曳生姿,氣質不凡,尤以不相對稱佈局的設計,更顯得份外的華美秀麗。
象崗南越王墓出土韘形佩
西漢中期以後,幾乎不見實用的韘形器,作為裝飾用玉的韘形佩廣為風行。形制上,除向扁薄片狀發展外,在主體兩側出廓的造型,不但益顯發達,而且十分誇張。
河北定縣40號墓出土韘形佩
如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墓所出土的韘形玉佩,形體橢圓,薄如片紙,兩側镂雕的凸飾為上下層疊的遊雲,固然是左右形似的布局,但卻是長短不一的表現,雖屬不相對稱的設計,但其輕重懸殊的比例,反而突顯出誇張美化的目的,加之碾琢講究,線條流暢,使淩雲浩氣回旋萦繞,令人矚目。
北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韘形佩
西漢晚期的玉韘除繼承前期的風格外,還在原幾近環繞包圍式的形態上,設計布局此起彼興,也愈趨鬥豔爭奇。西漢晚期的韘形佩,雖各個妩媚千秋,但也具若幹共同的特點。
故宫博物院藏玉夔紋韘形佩
此期的韘形玉佩外觀形體趨向狹長的形態發展,孔徑亦因而趨小,間或略大,其圓孔也傾于橢圓的變化。韘形佩兩側出廓的凸飾異常發達,甚或誇張式的包圍主體的周邊。兩側出廓的龍虎或鳥獸紋隨形顯得格外修長而蜿蜒,或與襯附的雲海攀援纏繞,其生動活潑或凝厚簡練,皆可領略其時代風采。
長沙五里牌7號墓出土韘形佩
如江蘇揚州市邗江區妾莫書漢墓出土的韘形玉佩,形體的設計更顯修長而輕巧,一側浮雕足踏流雲的龍紋,另一端則小螭依偎交纏于龍身。刀法流暢娴熟,造型生動活潑,其質純、形雅、工精、意深的特色,皆反射了當時世俗與價值得共相。
江蘇揚州市邗江區妾莫書漢墓出土韘形佩
東漢玉韘
據資料顯示,東漢的韘形玉佩,其數量遠遜于西漢,但在造型和紋飾的發展卻更富于變化。較之西漢,東漢的韘形玉佩在主體外圍有凸飾,因布局的交相纏繞,使韘形玉佩上端的突尖若隱若現,若非詳察,恐難發現。此時的韘形玉佩中孔的形態常與外廓一致,橢圓的外廓必帶有橢圓的中孔,且孔徑往往刻意的縮小。環繞于玉佩主體外圍的凸飾,不論是鳥獸或流雲,皆以浮雕及圓雕的技法所碾成,使鳥獸雲紋更顯纖細而纏綿。
中山穆王刘暢墓出土韘形佩
如陝西華陰縣東漢司徒劉崎墓出土的韘形玉佩,外圍輪廓近似橢圓,薄如片紙,中孔明顯變為長形橢圓。玉佩主體周邊镂雕三只獨角螭龍,交纏穿梭于層疊的浮雲間,以陰刻曲線和短而平行的細線裝飾龍軀和四肢,彰顯出體態的流暢與動感。
陝西華陰縣東漢司徒劉崎墓出土韘形佩
《詩經·衛風·芄蘭》:“芄蘭之葉,童子佩韘。雖則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帶悸兮”。玉韘的演變,是社會觀念、宗教信仰以及先民的精神世界的體現,千驕百媚的韘形玉飾,更在悠久的中國古玉文化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各地館藏玉韘
皇家安大略博物館藏,長4.4,寬3.2cm
皇家安大略博物館藏,長5.7,寬2.9cm
安吉縣博物館藏,長4,寬2.6cm
湖南省博物館藏,長6.8,寬4.6cm
湖南省博物館藏,長7.2,寬3.2cm
安鄉縣文管所藏,長9,寬7.5cm
南京博物院藏,長4.5,寬3.8cm
南京博物院藏,長5.1cm
宝应縣博物館藏,長6.2,寬5.5cm
南京博物院藏,長8.6,寬5.8cm
南京市博物館藏,長9.6,寬8.6cm
南京市博物館藏,長8.9,寬8cm
首都博物館藏,長12.2,寬8.5cm
五蓮縣博物館藏,長7.3,寬2.7cm
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藏,長7.1,寬4.6cm
西安市文物考古保護所藏,長4,寬4.1cm
西安市文物考古保護所藏,長7.1,寬4.4cm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