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新冠疫情、地缘政治冲突、极端天气、粮食危机......一切都变得不确定,时代在转轨,赚钱越来越难。
农民工群体,在大都市的夹缝中求生存,更是雪上加霜,却又在默默支撑着城市化建设,往往被这个时代冷落。
比如,一张“清退令”,超60岁“禁止雇佣”,这背后,不妨让人寒心,“一刀切”何时休?
中国农民有多少人口(中国农民有多少人口2022)
可是,国家又在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旨在让农民工市民化。
我们知道,目前有2.8亿农民工漂泊在各大都市,谋求比农村更高的收入。
一方面,因居住条件、户口问题、歧视、各种限制,以及城乡贫富差距问题,不得不把孩子和父母留在农村,想返乡就近生活,解决不了就业问题,收入也偏低,落得农民工不能骨肉团聚;同时,第一代进城农民工年龄已经渐长,或者面临“清退潮”,他们或已返乡,或正在返乡的路上,或已不得不考虑返乡;而第二代农民工还愿不愿意回去农村,这代人大多数是1980年代以后出生的农民工,从事一些偏科技、自媒体、餐饮、服务等行业,但也会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偏向在家附近周边城市定居或务工,并用更长时间兼顾家庭,一直到完全返乡。
另一方面,这一两年,疫情影响、经济下行、需求收缩、裁员潮起,各种问题,农民工在外务工,产业工资收入过低,支付不起大城市居高不下的生活成本,户籍限制、子女教育、医疗配套、养老问题等一时半会难以解决,城市化能否成功,有待考量。
政策不断释放信号,“十四五”时期,300万以下城市基本取消落户限制,谋划超过2亿多的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目前,中国人口300万以上的城市有30个,像是浙江温州、广东佛山、珠海、甘肃兰州等城市,人数都在300万以下,但这些城市房价也高居不下,农民工能否买得起,即使买得起,以后能否长期定居下去?
地产泡沫之下,让农民工进城“救火”,能否行得通,值得深思。如果,农民工即使市民化了,都会变成“房奴”,也会变得越来越穷,收入低、生活成本高,不可能长久,要是把农村的宅基地、承包地都退出了,更是没退路了,可能第二代农民工更容易市民化,但是成功率极小。
有位王强的经济专家建议,取消房贷,让买不起的人别买,省的压力太大,我觉得很有必要。比如,取消房贷,有以下好处:不用担心断供弃房子、金融风险没有了、房价降了、普通人不再追求不切实际的梦想了、人们的压力更小了,这样更多人会下沉回流到县域或乡村,避免“农村人口空心化”,参与乡村振兴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印发《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以下简称《任务》),在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这给农民工“就近”市民化,指明了方向,其目的在于“以城带乡”,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农民工以“家庭”为核心,“就近”市民化,才是关键
当前,一二线城市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随着土地、劳动力、房价等各种成本要素的抬升,发展传统制造业已经不再具备优势。这些地方的人才、科技等要素资源集聚,可以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相比之下,中小城市、县城、人口大镇等,是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主战场,农民工也会跟着下沉。
另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一般制造业出现了“中国拐点”,一般性制造业出现了全球性“过剩”——产业工人收入过低、支付不起城市化成本,依靠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推动农民工城市化的先发国家现代化“普适经验”成为了谬论,所以必须依靠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让农民工市民化。
新型城镇化,路径是城乡融合,背后核心是农民工市民化。
新型城镇化之路,新在以“家庭”为核心,兼顾“老、中、小”。因为,农民工常年漂泊在外,妻离子散、骨肉不能团聚,老人无法赡养,小孩没法照料,这一现状,必须从整个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来考虑。以“家庭”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才是切实可行的最佳选择。
农民工“就近”市民化,才是出路,县城就成了重要的载体。2亿多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县城才是落脚点,在城里没有彻底扎根之前,还能兼顾半工半耕,不能把农村的后路给断了,农民工还能在城乡之间可进可退。
同时,农民工,实现新型城镇化之路,需要立足城乡融合发展,已经适应惯了城市化生活节奏的他们,需要新载体来承接,比如:小城镇、特色小镇、农业产业强镇等。
总之,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基于农民工“就近”市民化来考量,进入新发展阶段,以“家庭”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之路,才是农民工的最佳选择,让农村户籍人口基本实现城乡之间的自由转移,适应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
文/李国民/跨界融合-策划人/三农研究专注(乡村建设、文旅、农旅)等项目的前期策划、规划设计!
乡村振兴领域,从开发到运营,选项目,抓政策,打市场,盯运营;请来关注“唯美乡村”微信公众平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