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印象中的孔子是这样的,瘦骨嶙峋,弱不禁风,张口闭口的都是劝人向善。很多人都以为孔子腰间别的是拐杖,但这其实是一把长剑。但现实中的孔子是这样的,身高近两米,能徒手开城门,因为一身武艺,却非要讲道理。
孔丘是谁(孔丘是谁的后代)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当时那个人均一米六的时代,有一个身高近两米的大汉,身后跟着72位声名远扬的贤徒和3000多个忠实的弟子,这样的配置放在民国时期,最起码也是一个地方军阀。所以儒家真的是坐而论道吗?或许真正了解孔子之后,我们就能打开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今天我们说的是圣人孔夫子。以德报怨这句话经常被后人所诟病,为什么别人欺负我,我还要给别人送钱呢?但实际上这句话是“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就是说,对于那些欺负你的人,就需要矫正他的态度,让他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另外,孔子还说过,假如你有一个仇人,那就要“卧草而睡,枕盾而眠”,假如某天无意之间碰上这个仇人,不用回家找兵刃,直接和他徒手搏命。所以,真正的儒家不是一味求和,而是有降服他人的能力,却偏偏非要求和。
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门楣上,雕刻着三位历史人物的圣像,代表这三位影响世界的人从左到右分别是孔子、摩西和梭伦,他们分别代表着凯撒的旨意、神的启示和人类心中的善念。儒家思想确实存在很多弊端,但封建统治者或者说是儒家承袭者所倡导的儒家思想绝对不是孔子的思想。
孔子是贵族出身,他的父亲叫做叔梁纥,被人称为是鲁国三虎将之一,曾经带兵打仗时徒手举起过一个城池的大门。孔夫子也继承了父亲的优秀基因,身高近两米,武艺高强,剑法极高,另外还精通射箭和驾车。除去威武的身材之外,孔子的相貌也非常奇特。在荀子非相中记载,仲尼之状,面如蒙奇,这个蒙奇是一种专门驱鬼的面具,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近两米的个头,腰间别着长剑,脚下踩着战车,还长着一副连鬼都惧怕的样貌。
另外,在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中还记载,孔子之经,举国门之关。孔子之通,智过于苌弘,勇过于孟贲。就是说,孔子的力气非常大,可以举起一个城池的门栓。其中这个孟贲是周朝的勇士曾经徒手拉开了两头缠斗在一起的牛。看到这里,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儒家和墨家能够成为当时的两大显学,因为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只有孔子和墨子这两个人说话,别人才有可能听得进去。
孔子三岁丧父,17岁丧母,因为母亲是小妾,所以在父亲死后,她和母亲直接就被正气赶出了家门,母子俩相依为命,过着十分清贫的生活。在他那个时代,周王朝已经衰败,大大小小的诸侯国连年征战,社会阶层固化,矛盾频发,虽然百姓苦不堪言,但贵族却生活优渥,整个社会财富和地位衡量一个人的品行,完全失去了仁义道德。
于是深受其害的孔子就提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人生格言,从而得出了一个叫做仁爱的观点。在一个缺乏道德仁义的时代,突然出现了一个倡导仁爱并且又身体力行的人,所以孔子很快就吸引了一众追随者,并在三十而立之年开始授徒讲学,想着打破贵族对于教育的垄断,让每个人都能平等的接触到知识,这样的举动也直接得罪了鲁国贵族的利益。
无奈之下,孔子只能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并先后拜访了老子苌弘等人,改进自己的学派。在孔子游历期间,曾经碰上了一个叫做子路的人,这个子路好勇斗狠,武艺高强,喜欢穿着奇装异服,就等同于是张飞的性格。他也听说了孔子这个人,认为孔子只是假仁假义,天天宣扬一些不现实的观点。子路非常厌恶这些假清高的人,于是就想着趁孔子游历时去暴揍他一顿。有一天,孔子就碰上了子路,至于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史书上没有记载。不过自此之后,子路就变成了孔子的追随者,成为了72贤徒之一。子路之所以这样,无非就是两个原因,要不就是孔子把他暴揍了一顿,要不就是孔子用语言感化了他。但以子路这样的性格来看,应该是两者皆有,先是感化,子路不听劝,无奈之下只能暴揍一顿,再感化。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句话也经常会被后人鄙弃,认为孔子这是在固化阶级。那他到底有没有这个意思呢?孔子收徒之后,曾多次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当时的画面就是一个将近两米的肌肉大汉,带着一群声名显赫的弟子,驾着战车,劝说君王遵守仁爱之道。在游历至齐国时,得到了齐景公的赏识,也就在这个时候,他提出了这个叫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点。这句话的本意是,君王要像个君王,臣子要像个臣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人们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另外还有父母在不远游,后人以为这是保守思想,空讲仁义,不求进取。实际上完整版的应该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就游历可以,但要有个方向、目标和具体的时间。
除此之外,还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后人以为这是愚民思想。愚民这个词是法家的作风,孔子的原意是百姓只能去引导,不能用暴力去压迫。愚民思想和他的因材施教本身就有冲突。虽然孔子一直唱仁爱思想,但大多数君主只是和他做表面朋友,都没有接受他的救乱方针。无奈之下,孔子又返回了鲁国老家,并在鲁国得到了一个叫做大司寇的官职。在此期间,他经历了堕三都、夹谷会盟等战役,曾多次带领弟子与他国士兵近身肉搏,让其他诸侯国真正见识到了孔夫子的大名。例如夹谷会盟,指的就齐国与鲁国将重归于好,两国国君共同在夹谷这个地方会面。在会面当天,秦国国君想要借表演舞蹈的名义用武力挟持鲁国国君,孔子发现后,一面拔剑掩护陆军撤退,一面又指挥鲁国军队与齐国舞蹈家对抗,这才挡下了齐国君主的鸿门宴。
两年后,孔子又迎来了堕三都之战。当时鲁国的体系十分复杂,国君没有多少权力,在国内还有孟氏、叔孙氏,即使这三家势力共同掌权,这三家就是鲁国国君的亲族,又各有自己的封地和军队,随时有可能威胁到帝王的统治。按照当时的礼制,要求卿大夫封地的城墙不能高于国君都城的城墙,可实际上是三家封地的城墙哪家都要比国都曲阜的城墙高。所以长远来看,必须要削减这三家的势力,由此出现了这个堕三都事件。
自古一来,削藩必然会引起战争,所以鲁国的削藩也并不顺利,一开始的叔孙氏是还比较配合,但到了季氏一脉就出现了问题,季氏公山不狃不接受削藩,于是就领兵偷袭了国都曲阜。鲁国国君没做任何防备,他也没料到公山不狃这么大胆。就这样叛军成功接近了国军。就在这个时候,孔子前来救驾,并带来了一众儒家弟子,亲自指挥了这场平叛战争,最终成功击退了叛军。这个时候的儒家才是一个拥有生命的思想学派:武艺高强,却偏偏要以理服人。由于畏惧孔子的儒家集团,齐国送了很多美女给鲁国国君。自此之后,鲁国国君开始天天享乐,不问政事,孔子的才能无法施展,无奈之下,他带领着弟子离开了这片父母之邦,并开始了长达14年的游历生涯。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听到这句话,很多人都以为是孔子看不起女人,其实这句话也有它的背景故事,孔子离开鲁国后。受到了魏国国君的邀请,结果去了之后才发现,卫灵公之所以邀请孔子,是因为他和他的夫人南子想要借孔子的名声提高地位。这时孔子才说出了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实际上是在针对卫灵公和南子,而不是小人和女性。
因为战乱的影响,孔子在周游列国时被困到了陈蔡之地,七天没吃上正经饭,弟子们一个个饿得晕头转向,但孔子却弹琴唱歌,高兴得很。从这里也能看出,孔夫子的体力也非常人能比。当时弟子颜回正在外面摘野菜,子路和子贡垂头丧气。他们说,我们周游列国,倡导仁爱思想,但却没有一个国君能够接受,如今还要被困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这不是陷入绝境了吗?孔子说,这是什么话?我们倡导仁爱,在求仁行道上成功才是真的成功,这和处境有什么关系呢?
在一个不讲仁义的世界中,我偏偏要讲仁义,那一定是要受尽苦难,这也是我一直追求的境界。这句话通俗点来说,就是如果大家都不用正经的方法赚钱,这个时候我穷,但我穷得胸怀坦荡,理直气壮。这个时候的孔子将近60岁。能够驾车狂飙,为弟子们演示驾驶技巧。
公元前484年,齐国讨伐鲁国,孔子的弟子冉求带领鲁军迎战齐国,最终获胜。软球曾说自己的军事才能就是来自于师父孔子之后再染球的劝说下,68岁的孔子结束了游历生涯,又重新返回了鲁国。但可惜的是,孔子依旧不被重用。
到了公元前482年,孔子正满70岁,这个时候的他已经达到了随心行事的境界。这一年,弟子颜回和子路相继去世,孔子深受打击,常常回想起自己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的日子。公元前479年4月4日,子贡前来拜见孔子,孔子责怪子贡为什么那么晚才来见自己,就像是父亲责备儿子,孔子说自己已经预感到了行期将至,可惜的是天下已无道久矣,直至今天也没有人肯采纳自己的主张。七天之后,孔子因病去世,结束了自己匆忙的一生。
可能孔夫子本人也没想到自己倡导的思想竟然能够延续至今,他更想不到自己一生奉行的思想已经偏离了他所认同的航道。从那个人人向往的大同世界变成了封建统治者掌控民众的工具。最后儒家思想我们不评价,但孔子肯定是一个伟大的人。我们今天就到这里了,我们下期再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