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曾公亮传翻译(宋史曾公亮传翻译)

曾公亮传翻译(宋史曾公亮传翻译)

曾公亮传翻译(宋史曾公亮传翻译)从唐的宁静淡泊,到宋的情感抒发,再到明清的悲天悯人。禅诗一体,人与诗交融。曾公亮传翻译(宋史曾公亮传翻译)千年的时光里,诗僧留下无数的诗作。集结成厚厚的诗集,静默在沉香缭绕的案头。等着某一个星月皎洁的夜晚,与你静静地相遇,等着你将书页

从唐的宁静淡泊,到宋的情感抒发,再到明清的悲天悯人。禅诗一体,人与诗交融。

曾公亮传翻译(宋史曾公亮传翻译)

曾公亮传翻译(宋史曾公亮传翻译)

千年的时光里,诗僧留下无数的诗作。集结成厚厚的诗集,静默在沉香缭绕的案头。

等着某一个星月皎洁的夜晚,与你静静地相遇,等着你将书页展开,轻轻地阅读……

(诗文按唐宋以降为序罗列)

1。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唐/王维/《终南别业》

王维,字摩诘,有“诗佛”之称。王维中年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晚年住到终南山辋川别墅,本诗体现了作者宽广深远的人生境界,人生没有穷途末路,身处绝境之时,亦是新希望的开始。

2。

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可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唐/白居易/《苦热题恒寂师禅室》

白居易造访友人恒寂禅师,天气酷热难耐,而恒寂禅师却打坐诵经如常。白居易颇为感慨,在禅房墙壁题下此诗,表达对禅师的钦佩之情。诗中“但能心静即身凉”后传为“心静自然凉”这一著名谚语。

3。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馀说,云在青天水在瓶。——唐/李翱/《赠药山高僧惟俨二首·其一》

青天,一作“青霄”。为隐喻,指大道是如同云在青天、水在瓶中一样自然的存在。《宋高僧传》记载,药山惟俨禅师与太守李翱的一番辩论,让李翱心有所悟,写成此诗。

4。

枿坐云游出世尘,兼无瓶钵可随身。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唐/杜荀鹤/《赠质上人》

杜荀鹤,是晚唐诗人,其诗被后世称为“杜荀鹤体”。隐逸山林时期,多与高僧往来,深受佛教影响。本诗描写了质上人这位身无一物的苦行僧形象,高度赞扬了高僧远离尘世,专注道业的品格。

5。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唐/布袋和尚/《插秧诗》

布袋和尚是唐末至五代时僧人,相传为弥勒化身。本诗传为布袋和尚所作,过去人工插秧,为避免新插的秧苗被踩踏,劳作者需以退步的方式劳作,故诗人有感而发:退步原来是向前。

6。

轩前辘轳转冰盘,轩里诗成彻骨寒。多少人来看明月,谁知倒被月明看。——北宋/德聪/《自题月轩》

德聪,是北宋诗僧,姑苏人。今存诗只一首。这是一首角度特别的赏月诗,人赏月,月也在赏人。

7。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北宋/曾公亮/《宿甘露僧舍》

曾公亮,北宋大臣、文学家。字明仲,号乐正。诗为曾公亮宿甘露寺,有感而作。甘露寺位于镇江北固山,始建于东吴,踞临长江胜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题诗无数,而本诗因气势雄浑,尤其出名。

8。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北宋/苏轼/《琴诗》

苏轼,苏东坡,诗书画样样独步天下。作者通过琴指音乐,来阐释有与无的哲理,即有无的结合统一,才能生成万物的普遍道理。

9。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北宋/苏轼/《观潮》

庐山的烟雨,浙江的钱塘潮,这些天下奇景,若不能前往欣赏,总觉得人生有缺憾。等亲历目睹之后,反倒觉得不过是过去主观妄念的驱动,庐山烟雨、浙江潮就是一种客观存在,并无惊奇。

10。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北宋/黄庭坚/《寄黄幾复》

黄庭坚,是北宋文学家、书法家。字鲁直,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长于诗词,与苏轼并称“苏黄”。工书法,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这首诗中既有对旧友的殷殷思念,也有为友人怀才不遇的不平。第二联“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自诗成后便被誉为奇语警句,传诵至今。

11。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志南/《绝句》

志南,南宋僧人,生平不详,曾与朱熹相识。这首小诗描写春日微风细雨之时外出踏青的片段。最后两句九百多年来脍炙人口,是宋诗中名列前茅的佳句。

12。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南宋/慧开/《无门关》

慧开,宋代临济宗杨岐派高僧。本诗主倡平常心的生活态度,从容淡定的自信。《无门关》是南宋无门慧开禅师撰写的禅宗公案集。

13。

昔不曾生,今何曾灭。月过长空,清光皎洁。——元/月林/《涅槃前偈》

月林禅师,是元代名僧。本偈便是月林禅师五十岁圆寂时所诵之偈。本偈是关于生死、空间、当下的哲学思考。

14。

粗衣遮体,粝饭充肠。有一函经,一佛像,一炉香。翠苔岩洞,绿竹山房。有一天风,一天月,一天凉。——元/中峰明本/《行香子》

中峰明本,元代高僧。法号智觉,西天目山住持。中峰明本甘守山林,自劳自食。在这首词中,明本自述隐逸生活乐趣,语言平实生动。

15。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清/仓央嘉措/《无题·其一》

仓央嘉措,是第六世达赖喇嘛,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领袖,仓央嘉措,意为梵音海。仓央嘉措的诗拥有多个汉译版本,而曾缄先生的译文尤其流行。今已成为脍炙人口的警句。

16。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近代/弘一法师/《“君子之交”偈》

执象,执着于事物的表面现象。何适,去往何处。李叔同,法名演音,号弘一,后被尊为“弘一法师”。本偈为其临终遗作。

17。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近代/苏曼殊/《本事诗·其九》

苏曼殊,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能诗擅画,在诗歌、小说等领域皆有成就。这一首诗写出了对身世的感怀与乡愁浑然交织,又不着痕迹,回味无穷。

18。

山寺微茫背夕曛,鸟飞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磬定行云。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近代/王国维/《浣溪沙》

王国维,近代著名学者,字静安。著有文学批评专著《人间词话》。本词历来被奉为《人间词》中的上乘之作。1905年夏,王国维回海宁省亲,一次暮登硖石山,写成这首《浣溪沙》。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事哲学,或远或近,或深或浅。也许每个人的心中,也有一首属于自己的禅诗。

无关对错,只是一番心境。而已。

愿禅诗入心,夏日清凉。

上一篇: 说明文分类(说明文分类有哪些)
下一篇: 海王星有水吗(海王星有水吗)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