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韦应物简介(韦应物简介资料)

韦应物简介(韦应物简介资料)

韦应物简介(韦应物简介资料)(滁州一角)《滁州西涧》是一首写景绝句,创作于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期。滁州在中唐时期地僻人荒、交通闭塞,是个边远小州。若非因本诗及欧阳修《醉翁亭记》,难得后世如此佳名。韦应物(737年-791年),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

(滁州一角)

《滁州西涧》是一首写景绝句,创作于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期。滁州在中唐时期地僻人荒、交通闭塞,是个边远小州。若非因本诗及欧阳修《醉翁亭记》,难得后世如此佳名。韦应物(737年-791年),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韦应物刺滁之前,经历了辞京兆府功曹而罢归,出任鄠县令、栎阳令、比部员外郎等邑吏闲职等,及至外放滁州,见当地民生凋敝,叹江淮赋税沉重,因时局日艰而感慨个人无力回天,遂逐渐开始疏于政事,往往饮酒作诗,寄情感怀。这一时期他的诗歌,既通过“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的诗句,表达因回天乏力、无法给百姓以富足生活而产生的羞愧之意,更多的则是或思念亲友、怀念故乡,或寄意山水,遣怀愁思的诗句,其诗句往往比恬淡更多出一些迷茫的气息,比闲适更透着一些空自嗟吁的意味。且来看这首《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简介(韦应物简介资料)

韦应物简介(韦应物简介资料)

滁州位于安徽省的东部,靠近南京。涧即两山之间的小溪。诗人独独爱怜那涧边的青草,它们于清幽之处,静静地与时光共同生长;黄鹂在涧旁枝叶繁茂的树上婉转地鸣叫,更添了山谷中的幽静。

正是春汛期间,谷中的溪水猛涨,水势很大,傍晚时分又下起了雨,眼见得溪水已经漫过了涧边的青草,平常还见到有艄公在这里摆渡,今天不知什么原因看不见人的踪影,于是那小舟兀自横在溪边,自由地荡来荡去了。

诗中的入声字有:独、急。这首诗押“庚”韵,这个韵悠远绵长,徐徐而至,耐人咀嚼回味。朗诵时,宜可细细体会最后一小句无穷的韵味:首句中说“怜”,满心欢喜的赏景之情,但是写到最后时,转而疏淡沉静,野渡无人便无人,小舟自横便自横,个中感觉,交给读者自身去体味。

而这样的疏淡沉静之感,完全可以通过字词的音韵体现出来,如果注意到前三句中共计九个开口度较大的字与最后一小句开口度整体都较小的字音的对比,自然不难发现和掌握。“急”这个入声字要能及时收得住,注意切齿之感,便不难读出上下动静相转、态势相对的区别来。

鉴于诗人在滁州总体之孤独境遇,后人猜测诗人以“幽草”“黄鹂”自况,以“春潮”“来急”喻不如意之遭际,再以“舟自横”暗指自身之落寞无助,也算自有其一番道理了。

大约不到三年,韦应物即被朝廷罢去滁州刺史之职,且一时并未接到新的任命,前途未卜。更有可悲之处在于,其时韦应物夫人已逝去数年,身边似无人打理钱财物资,加之其清廉为官,“……昨日罢符竹,家贫遂流连。部曲多已去,车马不复全。闲将酒为偶,默以道自诠。听松南岩寺,见月西涧泉……”,韦应物在诗作《岁日寄京师诸季端武等》中言及,自己因为家贫而致没有盘缠去往京城候任新职,而且下人们早已遣散,连车马都已不能齐备。困窘至此,何以生活?“听松南岩寺”,也许只剩下寄身山寺这个相对不错的选项了。一州刺史,清贫如此,今人实难想象。

韦应物的一生还有比这更加悲惨的遭遇吗?一代大家、中华书局原总编辑傅璇琮先生曾考证,韦应物罢苏州刺史后,因为同样的原因长期寄居、且最终逝于苏州寺庙之中(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韦应物系年考证》中华书局1981年出版),这一说法最初得到广泛的认可。不过2007年,韦应物《墓志》文物被发现,根据《墓志》所载判断,韦应物应当逝于官舍之中。如此说来,诗人的最终归宿似可宽慰后世景仰者之心。而这份姗姗来迟的《墓志》,摆脱了“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宿命,没有自灭于浩瀚的时光长河之中,也实现了它宝贵的历史价值。

上一篇: 打草惊蛇(打草惊蛇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 思域2023款思域(思域2023款思域落地价)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