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电视剧《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很容易喜欢其中的两个人,那就是伍次友和邬思道。这两个人都是康熙和雍正身边的智囊,都是才高八斗,都是足智多谋的战略型人才,都是懂得见好就收的隐士,如果两个人的角色换一下位置,邬思道在康熙身边,伍次友去帮助雍正夺嫡,结局会怎么样?
这个问题耐人寻味。伍次友是顺治十七年入京参加会试,谁料到赶上了顺治帝驾崩、康熙帝即位的关键时期,此时伍次友正在“三十而立”的年龄。他有对功名的渴望,希望能一展抱负,同时也信奉“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只可直中取,不可曲中求”的原则。
可是邬思道呢,他出身江南世家,自小寒窗苦读,才能出众,本想通过科举考试谋得出身,然后上能光宗耀祖,下可造福一方百姓,谁知当时吏制败坏,贪腐盛行,邬思道有此坎坷经历,再加上学穷古今,见识高远,虑事细密,性格深沉。电视剧里一出场,邬思道从牢狱里出来,有双足残疾,有点英雄末路的感觉。
伍次友简介(伍次友简介真有其人吗)
这两个人在康熙和雍正身边,各为其主,而且都成了深入人心的角色,如果让他们互换首先得考虑到这三点:
第一、伍次友和邬思道都善于谋略,而前者是擅长阳谋,后者擅长阴谋。伍次友出现在康熙的世界里,康熙已经是皇帝,康熙想见一见他,是因为读了他的文章,就是那篇让鳌拜恨得牙根痒痒的《论圈地乱国》。康熙皇帝看了文章说,文章写得好厉害啊。看见没,皇帝是先看了文章,认可了伍次友的才学和文采,才想结识他。这个学问不错,为人耿直敢言,狂而不媚的书生,让康熙皇帝打心底里喜欢。虽然皇帝化名龙儿在恒通客店向伍次友请教,但是所谈之事都是国家大事,
伍次友在此畅谈功名富贵,说到功名富贵有意思到顶点、没意思到极处的话题,点出了当官要为民操心办事,反驳了百官是皇帝奴才的说法,强调了《孟子》“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也强调了民心向背决定江山社稷长短,对科举能选拔真才实学的定国安邦人才持否定态度。康熙听后也认为如果这样,科举选拔超凡人才确实难度不小。
在伍次友的悉心教导之下,康熙逐渐懂得了如何处理纷乱如麻的棘手朝政,也越来越深沉练达。就连鳌拜都发现了,小皇帝谈吐不凡。
各位,通过伍次友和康熙的交谈内容,我们能看出来伍次友书生意气,豪爽耿直,胸怀坦荡,他把自己的读书心得和从历史上得来的经验全部传授给了康熙,伍次友为康熙设定了除鳌拜、平三藩和收台湾的整体战略,这些都是大的谋略,可以称之为阳谋。
而邬思道呢?正是在他心灰意懒的时候,他碰到了四阿哥胤禛。他为雍正出的主意,从最开始他说服胤禛夺嫡开始,就注定只能是阴谋。胤禛不好意思说出口要去夺嫡,或者说没有想好用啥套路去夺嫡,但是邬思道一番话就说到了胤禛心里。
邬思道不仅能替雍正保守秘密,而且还可以帮他排忧解。太子与郑春华私通被抓,郑春华被贬入浣衣局。十三阿哥胤祥对浣衣局的管事有恩,私下里把郑春华救了出来,太子要十三阿哥杀了郑春华以绝后患。胤禛要顺着太子的意思,邬思道用三个理由劝胤禛留下郑春华,告诉他抓住太子的把柄,不要变成第二个郑春华。最后他们瞒过太子把郑春救出来,养在宅子里。
就在胤禛当上皇帝后,在雍正召见他和十三阿哥之前,邬思道也劝诫十三阿哥不要恃宠而骄,要看清楚雍正的本性,时刻约束自己,说的十三阿哥冷汗直流却无从反驳。
伍次友和邬思道,两个人如果放在一起看,是不是伍次友多了一些磊落,而邬思道更多的是战术,厚黑学用的很到位。
第二、康熙和雍正的性格和所处的历史阶段,也决定了他们身边需要什么样的谋士。康熙刚继位之初,四大臣辅政,康熙皇帝面前摆着的都是战略性的大事。怎么除掉鳌拜?怎么削弱三藩势力?台湾如何收回?包括葛尔丹的问题。可谓是,康熙已经坐上了皇位,要谋长远和未来。
康熙皇帝在预示到伍次友有危险的情况下,一个小眼神就让魏东亭出宫,把伍次友保护起来,伍次友是被康熙皇帝当做帝师来相处的。伍次友称呼他,也是龙儿小友,师徒双方都很珍视这段感情。
而胤禛的性格在历史上留下得口碑也不太好,都说他性格急躁,为人阴毒。就连写《雍正王朝》的二月河都觉得自己写完这部作品,一定是誉满天下、谤满天下。
胤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夺嫡是他唯一的目标。康熙的儿子那么多,想要在已经有太子的情况下表现自己,保全自己,可真是个技术活啊。邬思道就恰恰满足了胤禛的需求。电视剧里,邬思道是以胤禛府上世子老师的身份留在府上的,我们能看出来,胤禛把邬思道当成最亲密的战友,可以说,胤禛在邬思道那里没有秘密,遇见什么大事他都需要先跟邬先生商量。
但是,邬先生刚刚入府,胤禛就点名让秋月伺候邬先生。这里要怎么看呢?不是其他婢女,是年羹尧的妹妹来伺候邬先生,这里面一定有监视的成分。可以说,跟伍次友和康熙比,邬思道和雍正的关系更耐人寻味,从最后的结果上看,多少都有点无限靠近却有限信赖的感觉。
第三、咱们从最后的结局看。伍次友和邬思道都是聪明人,无论跟了康熙和雍正都是个伴君如伴虎的事儿。
伍次友完成了教授康熙的任务后就归隐江湖了,就连最喜欢的苏麻喇姑都没有开口跟皇上要。有些人可能为此惋惜不,在伍次友看来,他的战略构想已经完成,而且得到了康熙的认可,以后的平三藩、收台湾都不必伍次友做,只要康熙抱着“以百姓心为心”的施政方针,伍次友的志愿已经达到,正是成功不必我做的思想。
即使如此,在伍次友走后,康熙还在明珠面前念叨,说伍次友是个布衣天子,要办了他。如果不是苏嘛拉姑提醒,伍次友估计也就在康熙皇帝表面迷迷糊糊的授意下被办了。
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如果伍次友滞留朝廷担任官职,那么从伍次友的为人来看,他并不擅长官场钩心斗角,后边一旦有闪失反而不好收场。以帝师的身份闪亮登场,你想想那些权臣们,都多嫉妒他啊,难免设计陷害,还不如以帝师身份去江湖中讲学游学,这个选择符合伍次友的性格和追求,这正是两全其美的收场。正如书中伍次友所言:“我本湖海人,还向湖海去,何憾之有。”
邬思道决定退隐,给了雍正三个理由。第一,他身有残疾,怕雍正被别人说闲话;第二,他原本在康熙年间就犯了重罪,因憎恨吏治腐败,入京为雍正出谋划策,如今四海已定,用康熙年间的罪臣是对康熙的不敬和不孝;第三,雍正光明正大,风光霁月,但他却师从鬼谷子一门,以阴谋为体。如今四海升平,自己已经江郎才尽,不能再为雍正效力。句句话都是在为雍正考虑,说的话层层递进、以退为进、滴水不漏。
我们回头来看,这两个人因为服务主子的性格和历史条件,还真是不能互换,如果位置换了,邬思道不能被康熙赏识,伍次友也帮助不了胤禛夺嫡,但是伍次友和邬思道这两个聪明人在跟帝王打交道后,都懂得善后保全自己,这一点真是太聪明了,各位说有道理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