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马踏飞燕的寓意(马踏飞燕的寓意以及含义)

马踏飞燕的寓意(马踏飞燕的寓意以及含义)

马踏飞燕的寓意(马踏飞燕的寓意以及含义)世界上虽然没有时光机带你穿越千年的岁月回到遥远的古代,但是有个地方却能让你一眼千年。这地方便是博物馆。马踏飞燕的寓意(马踏飞燕的寓意以及含义)每个省市几乎都有博物馆,各个博物馆也各有特色,里面所珍藏的古物,更是各有千秋,而根据这些文物的珍贵程度,每个博物馆中还有名副其实的镇馆之宝。当我们畅游在其中的时候,那种享受不

世界上虽然没有时光机带你穿越千年的岁月回到遥远的古代,但是有个地方却能让你一眼千年。

这地方便是博物馆。

马踏飞燕的寓意(马踏飞燕的寓意以及含义)

马踏飞燕的寓意(马踏飞燕的寓意以及含义)

每个省市几乎都有博物馆,各个博物馆也各有特色,里面所珍藏的古物,更是各有千秋,而根据这些文物的珍贵程度,每个博物馆中还有名副其实的镇馆之宝。

当我们畅游在其中的时候,那种享受不言而喻,而对古人的崇拜也不知不觉又增添了几分。

在甘肃省博物馆里,就有一件知名度颇高的镇馆之宝,名叫东汉铜奔马,或许你会说,这件文物都没听过,哪里来的知名度?

其实这只是这件文物的大名,而它的小名叫做马踏飞燕,如果你要说,这个名字也没有听说过,那么我就只能呵呵了。

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青铜器,通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1厘米,重7.3千克,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

2002年更是被国家文物局列为首批禁止出国展览的文物,足见它的珍贵之处。

当我们提到马踏飞燕时,一个矫健的身姿便能浮现在我们的眼前,不过对于大部分没有去甘肃省博物馆看过实物的小伙伴来说,也只能回忆起它的侧面,毕竟书中鲜有出现它的正面。

此外,对于这件国宝,还存在不少争议,而争议最大的当属这匹骏马踏的究竟是不是燕子,有专家就表示,它踏的根本不是普通的燕子,而是传说中的龙雀。

至于为何会这般说,请跟随我的文字,来了解这件国宝。

1969年9月的一天,甘肃武威新鲜人民公社新鲜大队第13生产队的村民,正在热火朝天的挖防空洞,正当这些人干了一天想要休息的时候,突然有村民发现了洞中出现了异常。

原本夯实的土地,突然出现了一个大洞,里面还有很多的青铜俑。

当地公社的书记了解后,知道这件事情非同小可,为了防止文物被变卖和毁坏,他赶忙上报。

同年12月,甘肃省有关部门决定,将这些文物全部收到甘肃省博物馆中保存,而那个在后世极其出名的铜奔马自然也在这批文物之中。

铜奔马在甘肃博物馆中,被雪藏了两年。

后来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与夫人陪同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宾努首相带领的政府代表团访问我国西北地区时,专门去了甘肃省博物馆,郭沫若看到铜奔马之后,立即意识到它的珍贵之处。

铜奔马在北京展出之后,立即震惊了史学界和考古界,后来铜奔马又被送到法国、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展览,震惊了全世界。

铜奔马能够震惊世界,除了展现了东汉时期超高的艺术制造水平之外,它那矫健的身姿和令人匪夷所思的构造也至关重要。

这匹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四肢修长,三足腾空呈现向前飞奔的姿态,最为神奇的便是另外一只马足,并不是踏在土地上,而是踏在一个正在飞翔的“鸟”上。

也正是由于这点,铜奔马,又被人们俗称为马踏飞燕。

骏马是在地上跑的,小鸟是在天上飞的,这原本是两个没有交集的动物,可是却被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了一起,而且毫无违和感,且不说铸造它时的工艺之高,单说这一奇思妙想,就足以令人叹服。

而我们在书中看到这一文物时,一般都是只能看到它的侧面,不少人认为,是因为从正面看时,看不到奔马脚底下所踏着的“鸟”。

其实,古人这样构造这匹马,并不是随意为之,而是当骏马在飞驰的时候,歪脖张大嘴正是它们的实时状态,足见古人的“认真”。

由于马踏飞燕的名气太大,不少人自然也认为铜奔马脚下的就是一个燕子,这种观点是郭沫若率先提出来的。

再加上郭老的名气之大,这种观点也被世人所接受与认可。

而这种观点也是有依据的,东汉张衡在《东京赋》中曾这样写道:

铜奔马正是东汉时期的文物,而通过这一历史记载,似乎也能解释出,这件文物构造的奇思妙想,龙雀、天马自然也成为了一组很正常也很神奇的组合。

相比较燕子的普通,龙雀似乎更能展现天马的威风,它能踩踏将风神不都放在眼里的龙雀,不正能展示它矫健的身姿吗?

铜奔马是古人的智慧,也是留给现代人的无价之宝,它的备受欢迎,也更显示了一种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这也是中华民族伟大气质的象征。

如果有机会,建议你也去甘肃省博物馆看看,相信观看实物一定比看那些图片更能震撼人心。

参考文献:《东京赋》、《美术大观》等。

(图网,侵删)

上一篇: 大刀王五简介演员表(大刀王五简介霍元甲)
下一篇: 朝鲜生活(朝鲜生活真实现状)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