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国内存在各样的民族56个。不同的民族之间有着不同的风俗文化和民俗风情,但是各个民族之间又亲密无间,联系紧密,无法分割。
虽然国内有56个民族,但是其中的55个民族人口总数占比很少,只有汉族的人口总数占比很大。汉族这个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从大汉王朝的时候,汉族这个称号就固定了。
不过,让很多人疑惑不解的是,汉族人在有固定称谓之前是叫什么呢?这一疑问曾困扰过很多的历史研究学者,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一谜团的背后真相渐渐浮现在世人的眼前。
汉朝建立时间(汉朝建立时间和灭亡时间)
据史学家研究,在汉朝之前汉族的称谓虽然没有一直沿用,但是听起来却霸气十足。那么真正的情况到底怎样?我们一起来解读。
按照我们对于中国历史的传统认知,泱泱中华本就是一个文明古国,有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无数的国人也因此而骄傲自豪,伴随着数千年历史时光变更的,是那历朝历代的兴替。
古人流传的东西大都会有一定的根据,不会凭空捏造。就比如我国人民自称所谓的炎黄子孙,那就是因为受上古时期炎帝和黄帝所造成的影响而命名的,所以国人都以炎黄子孙自称。
自从刘邦建立大汉王朝,成为汉高祖之后,汉人的称谓也渐渐开始定型了。本身刘邦建立的就是大汉王朝,百姓们自称自己为汉人也能表示归属大汉王朝的意思。当然这是汉朝初期。
随着时间的流失,汉朝后续皇帝一代又一代继位,所表现出的民族和国家气概也比较强硬。尤其是在刘彻登基后,汉武帝在位期间,大汉王朝的军事力量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
汉朝之所以被后代史学家称之为强汉,与其强大的军事实力有很大的关系,而且当时朝廷还破格任用了很多的有真实本领的将领。当时的国家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都有极高的气势。
在大汉王朝,尤其是西汉时期朝廷强大的气场下,百姓们也得以安居乐业。此外,汉朝皇帝相当还重视发展农业,曾大肆整治黄河,兴修水利,让百姓们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久经战火的百姓终于过上了安生的日子,所以百姓们以汉人自居也有这个原因,久而久之汉人、汉族人的称谓就渐渐定型了。准确地说,后边的这个原因才是汉族称谓久久不衰的原因。
因为紧邻汉族之后的几个时代都没有汉族强大,所以,汉族人这个称谓也没有变动。到了后来,这个称谓也就延顺前几个时期的习惯,慢慢流传下来了,期间并有任何的变动。
但是在大汉王朝之前,汉族、汉人等等这些类似的称谓却并没出现。准确地说,在此之前,我国人民的自称称谓与汉族、汉人等等这些类似的称谓毫无关系。
其实,在大汉王朝之前,国人的统一称谓为华夏、华夏族。这个称谓的来源也有较长的历史渊源,早在大肆发展奴隶制时期的西周,就开始出现华夏、华夏族等等称谓的苗头了。
周朝时期流传下来的一本古籍,给了大家一个好的解释。这本古籍就是《尚书·周书·武成》,其中写到:“华夏蛮陌,罔不率俾。”这话本意是不论是身在哪个地方的人,都是大周的人。
而用于代指国人的华夏之词也就至此被流传出来,不过,在那个时候,这个词语的流行程度远没有后来那么高。因为在当时,整个国家都是奴隶制度,和封建王朝时期还是有差别的。
那个时候国家这个统治范围,其实更准确的说是部落之间的统一。他们各部落之间,各组织之间还是有很大的自己的权利的。说白了就是,当时的中央没有收归所谓的中央集权。
这个原因的存在,加上当时社会混乱,思想落后的客观因素,所以,华夏民族的称谓并没有多大的流传性。相反自从秦朝建立,国家统一,中央政府将权力收归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秦朝虽然疆域辽阔,也是一个十足的强国,但是百姓们在秦朝政府的统治下过的水深火热。
不过,没过几年,秦朝历经几代君王建立的国家大厦便轰然倒塌。但紧接着的汉朝是个例外。
大汉王朝一开始的时候,便出动精兵悍将,在极短时间内将国内动乱的局面给制止下来。然后,大汉王朝一方面对外展现自己的强硬一面,另一方面在国内开启了休养生息的环境。
华夏民族的称谓被汉族这个称谓所代替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汉朝存在的时间要比大秦王朝长得多。可能当时秦朝存在的时间要是长一点,还可能会有秦族等称谓出现呢。
不过这都是猜想,都是后话。
就这样,华夏民族这个听着霸气十足的称谓,就被平平无奇的汉族所代替了。其实,在这么多年的历史上,中华民族还存在过很多的称谓的,只是都没有长久地流传下来的。
其实汉族人还好,心地善良,而且汉族人的文化包容性比较强。所以,汉族人自始至终并不讲究所谓的血脉正统。相比汉人来说,在我国周边的这些民族都对民族正统都相当重视。
汉人这一称谓的概括范围较广,概括人数比较多,所以很多人都将称自己为汉人。在中国的历朝历代上,除了元朝和清朝这两个朝代是少数民族正统之外,其他朝代都是汉人统治国家。
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在不同的客观情况下,国人对于自己的统一称谓也会受到影响。不过,可能连汉人自己都没想到“汉人”这个称谓竟然能流传这么久吧!
大家对此是有一种什么样的看法呢?希望多多评论转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