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京都旅游约有五千万人次,其中每三十个人就有一个人参访二条城。作为全日本唯三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日式城郭之一,二条城究竟有什么独特魅力呢? (日本三座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日式城郭分别为兵库姬路城,京都二条城及山口萩城)
西元1600年,是日本战国时代终结的一年,在江户(现在的东京)坐大的德川家康虽已是牢不可动的地方势力,但是名义上仍不是全日本的掌权者。
为此,德川家康借机发动了“关原之战”,与过去同为丰臣政权下的夥伴石田三成进行世纪性的对决,只是没想到这场被称为“决定天下之战”的战争仅花费短短一天就结束。德川家康得胜,夺得天下,日本全国正式进入德川政权时代。
石田三成(石田三成为何受人讨厌)
之后德川家康受封“征夷大将军”,成为日本历史上第三个幕府政权,受封大典的舞台就是二条城。
受封大典的两百六十年后,江户幕府遭受内忧外患,在维新人士等各方压力下,末代将军德川庆喜在二条城将政将权归还给明治天皇,史称“大政奉还”。二条城完整地见证了江户的兴衰起落。
现在的二条城,是当初德川家康为了“保护”皇室所兴建的,直属于江户幕府,故又被称为“天领”。说是保护,实际上是要“监视”天皇的行动。在江户时代,皇室被明文规定只能从事一些修身养性的事务,对于国家大政丝毫不能干涉。
大政奉还之后,二条城曾被明治政府规划为皇室的离宫(二条离宫),直到西元1939年,昭和天皇将二条城寄赠给京都市,不再属于皇室,因此现在又被称作“元离宫二条城”。在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二条城的天守阁在西元1750年就因为雷击而烧毁,之后也因为财政的因素并未重建,只留下巨大的“天守台”。
但从天守台遗构上可以一览国宝二之丸御殿的全貌,冬春之际,还可居高临看一旁的梅园与樱花树群。
超过400年历史的国宝二之丸御殿是全日本仅存3.5个御殿之一,更是江户时代始末的舞台。 所谓的“御殿”,是官僚办公、起居、接待宾客的地方,走在御殿内的木质地板上不时会听到尖细的声响,被称为“莺声地板”,目的是要让御殿内的人知道有人在房内活动,以防宵小刺客入侵。
二之丸御殿旁的“二之丸庭园”最初是由名庭园家小堀远州所设计的,尔后历经多次的改修成为现在的面貌。
正对着二之丸御殿的“唐门”也被列入为国定重要文化财,建物上的“菊纹”即代表着大和政权的皇家势力。华丽的唐门向来是游客拍照的热门景点。
所谓“橹”又称“矢仓”(注:两者的日文都是“やぐら”)也就是“放置兵器的地方”作为居高望远瞭望台,是战争中第一线的防御,虽然目前并没有开放入内,但也非常推荐大家在城外观赏。
上图为二条城现存两座城橹中的东南隅橹,是二条城的招牌建筑之一,特色是由上数下来第二层屋檐上,人字型的“千鸟破风”;下图为西南隅橹,特色则是拱形的“唐破风”,两座隅橹都被列为国定重要文化财。
二条城承载着四百年的历史重量,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古京都遗址”中唯一非寺庙的古迹,是极为珍贵的知性景点,到京都旅游的时候,不妨在此驻足,它将带您重回那个曾几何时的烽火岁月,见证那浩瀚时代的起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