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在美国学中文,真的那么讨厌吗?

在美国学中文,真的那么讨厌吗?

在美国学中文,真的那么讨厌吗?在美国学中文,真的那么讨厌吗?学中文,是帮助他们与中国建立连结?还是令他们对中国“讨厌”?

哥伦比亚大学美国_tutak大学美国_美国学

【果妈】

最近一名华裔大二女生,写了一篇关于美国的ABC学习中文的困境与反思,原文名叫《美国的中文学校正在让孩子们与他们的文化疏远》(是用英文写的,妈妈翻译成中文),其中颇有看点的是对美国中文学校在华裔二代身上所起到的作用,到底是帮助,还是疏远?是帮助他们与中国建立连结?还是令他们对中国“讨厌”?

华人家长热衷的中文,到底应该怎么学?

哥伦比亚大学美国_美国学_tutak大学美国

这个叫璐璐的女孩,首先表达了对周末中文学校的“反感”与厌恶:“我知道我不是唯一一个讨厌中文学校的人——我的许多高中朋友也有同样的感受。”最大原因,还是因为“其他孩子有五天学校,而我们有六天学校”,它(学中文)剥夺了孩子们原本周末休息的时间。

美国学_哥伦比亚大学美国_tutak大学美国

其次,学习中文,连同“中国”的世界,太无聊!“我们的“中国”世界里,有无聊的成语、诗歌、和我们完全不感兴趣的故事。我们的“中国”世界里,要学习那些我们对父母没有兴趣或没打算真正使用的汉字和短语。”

此外,她还列举了其他学习中文的“二十宗罪”(据说是评论区里大家的一致看法),比如:

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周六花几个小时做测试;老师们冷漠且惩罚学生;中国文化无聊且过时,中国父母无聊且过时;没有有趣的项目等。

哇哦,“学中文”真的好讨厌!

tutak大学美国_哥伦比亚大学美国_美国学

这个19岁女孩,让我提前感受到了以后我的“长大了”的小孩对学习中文的看法。也许,我的孩子也有这样的困惑与无奈。但目前来看,我还看不到这种可能性。因为她实在是太爱中文了。中文,才是她的第一母语。

晚上跟9岁的大女儿交流了一下这篇文章,姑娘说:“啊?学中文不讨厌啊,那是她的Opinion。”她还问我,你被她说服了?我说,不,我理解她的感受,但是我持不同观点,学中文也可以很有趣,不要那么无聊。而且,我在想怎么样学中文才能让你们觉得不无聊。

然后,我问她那你觉得我们昨天的中文课怎么样?无聊吗?你最喜欢哪一个部分?我的课她都很捧场,每次都说喜欢。她说最喜欢组词、造句,因为可以说很多很多“搞笑”的句子。

人人都喜欢有趣的东西,不喜欢无聊的东西。

哥伦比亚大学美国_美国学_tutak大学美国

那我给你们做的那些知识拓展呢?那些有关系的故事呢?会不会很无聊?她读过大量的中文书,历史的、地理的、科幻的,最多的还是侦探故事。她对故事很感兴趣。

单就这一页的中文教材来说,干巴巴地认字、组词的确非常无聊,如果一节课下来,就让娃们死记住这些不难,但看着别扭的字,实在是很痛苦。

但如果我们不“抠”字,我们就“玩”字,做字词游戏,把“字”融合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是就没那么有压力了呢?

“帽”这个字,除了拆解这个字的结构、解释它的意思,那在组词、说句子的使用中,我们还可以做很多的拓展:

两个小姑娘说了“帽子”,衣帽(衣服和帽子的总称)。

那么,放衣服和帽子的房间,叫什么—-“衣帽间”。

我再问,童话故事里,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小姑娘,喜欢带红色的帽子,她叫什么?—-小红帽。

然后,我立马“戏精”上身:**,你是世界上数学最厉害的人,你能帮我解一下这道题吗?

我现在正在干吗?——“拍马屁!”

对了,那有一个词跟拍马屁或恭维、赞美是相同的意思,这个词就是———戴高帽。

然后小姑娘立马说了一个句子:“他经常给别人戴高帽子。哈哈哈……”

我立马就给另一个小姑娘“戴了一顶高帽子”,小姑娘很受用,笑容满面。

人人都喜欢被赞美,被表扬,被看见,孩子也不例外。

然后我问,你们见过戴高帽子的厨师‍吗?有的厨师帽子很高,有的厨师帽子比较矮,这是为什么呢?

——厨师帽子的高矮代表着厨师的等级,在米其林餐厅,厨师的帽子越高,表明他的厨艺和等级越高。

美国学_tutak大学美国_哥伦比亚大学美国

再来“冒”,这两个字(帽、冒)是亲戚啊,要是冬天你不带帽子、围巾,你是不是就容易感“冒”呢!

有小姑娘组了一个词“假冒”,然后我就“假冒”她说话,语气拿捏得死死的,逗得她们哈哈大笑。同时,邀请她们“假冒”自己的妈妈或爸爸来说话。

当然,这种时候也不会放过“打假”“反诈”的安全教育,“假冒”家人骗钱的知识来一波。九岁、十岁的小朋友已经有了一定的安全防卫知识。

学到“弓”我们会讲杯弓蛇影的故事,学到“式”,小姑娘居然知道“招式”,还知道少林寺、武当派。

在美国,提到中国文化,人们最先想到的肯定是中国功夫。而提到中国功夫,米国人民知道的也就Bruce Lee李小龙了。气氛烘托到这儿,怎能不来一个“名人”轶事呢。正好我在西雅图住过,也到访过李小龙的墓地,还是可以说上几句的。

tutak大学美国_美国学_哥伦比亚大学美国

另一个小姑娘说,我看过《Kungfu Panda》(功夫熊猫)。我就想到最近在看的AP中文的书,它考察的内容之一就是中国文化。在最后的“说”——对话测试中,会围绕着一个中国文化或者中国城市有关的话题展开,但如果那个话题刚好是你不熟悉,但略微知晓的,那能不能做知识的牵引,在你熟悉的事物上发现两者之间的关系呢,只要你能自圆其说。

知识是融汇贯通的,也是活泼有趣的。如果我们在学中文“字”的时候,能够多做些拓展,在实际生活中找“素材”,也许就不那么无聊了。

同时,融会贯通,联想学习的思维方式,无论用在哪一门学科上,都是极有效的。

以上啰里啰嗦,写了一点课堂实录,主要还是想说那“二十宗”罪里“老师冷漠、课程无聊”,其实是可以改变的。只不过是要用点心。

璐璐姑娘,还针对父母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比如阅读书籍(她提出的方案是阅读翻译成英文的中文书);不要背古诗词,多读华裔作家的现代小说;看华语电视节目和电影;利用孩子的兴趣来展示中国文化(比如做饭、玩中国游戏);参加多元文化和朋友圈。

以上这些建议我都认同,是一个“过来人”的经验。

关于阅读,我把它看作是,无论学习任何一种语言的最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一条捷径。单说识字,为什么很多孩子识字上千,但却阅读困难。因为字跟字一旦连接,会发生变化。大脑要识别的不是单个字,而是在句子、在文章、在一本书中的意义。另外,阅读才能使“中国”变得具体而生动。

我在美国的中文沉浸式小学工作过两年,也接触过大到五六年级的华裔小孩,他们对于中文书的阅读也仅限于“教材”或者学校使用的配套书,离“原版”中文书差得远,我指的是中文绘本、小说、历史故事书等。仅局限于教材,阅读面就不免太窄,知识狭隘,孩子眼中的“中国”就容易枯燥、无聊、刻板。

如果你的家中,连一本“像样”的中文书都没有,孩子怎么能学好中文?

我们都知道,读10本英文长篇小说,比每天默写单词,来得立竿见影。读中文书,亦是如此。

而且,只有阅读,才能长情,才是持久学习的动力。因为阅读,使人快乐。(多么朴素的一句话,哈哈哈)

从孩子出生起,就给Ta读中文书,坚持读,不要停,直到Ta可以自主阅读,不再需要你。

听中文故事,看中文电视,都是非常有效,且容易实现的方法。中文资料太丰富了,多到令你挑花眼。凯叔、钱儿爸,都是孩子们的最爱。《西游记》、《三国演义》、《封神榜》,这些经典,经过改编和演绎,非常好听。也可以根据孩子喜欢的故事类型选择,比如侦探类,也是数不胜数的好听故事,《口袋神探》、《大侦探福尔摩斯》、《猴子警长》等。他们讲的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名人传记也是涨知识的好资源。

而这些年风靡的米小圈,其动画电视也是相当好看。米小圈动画汉字(汉字的偏旁和部首)、米小圈动画成语、米小圈动画历史、米小圈三十六计,以孩子的视角,来学习汉字和文化知识,好玩又好学。

每年春节,都是华人家长忙碌的时候,因为要在班里和学校里介绍和展示中国年、中国文化。璐璐也提到,让孩子参与传统文化,这将是他们怀念的事情。庆祝传统节日,除了宣扬中国文化,“值得怀念”也是我们积极参与这些活动的意义。特别的家庭活动,是孩子记忆力的珍珠。

随着孩子们长大,他们理解的“中国”越来越不一样,就像璐璐说的,根据孩子的兴趣,可以挖掘更深的“中国”,比如我的孩子喜欢收集邮票和硬币,她可以深入挖掘“中国”发行的邮票和中国自古以来的钱币;她还喜欢熊猫,她看遍全网关于熊猫的视频,她对每一只“熊猫”如数家珍,她对熊猫基地了如指掌,她的梦想是去四川、北京看熊猫。

让她/他爱上中国的一道菜、一个物品,一个人,一座城,并成为终生的“念想”。

中国,是我的故乡,但不是她/他的,但她/他的根在那里。

真是啰啰嗦嗦的一篇文章,又妈味十足。抒发一点感想而已。

美国学_tutak大学美国_哥伦比亚大学美国

上一篇: 满满中国风的「少儿国学」杂志,中小学生必入
下一篇: 晨读 | 哈佛大学校长宣布确诊感染新冠肺炎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