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的初期,中原各国已经结束了春秋时期的点到为止的战争,逐渐开启的是国与国之间的你死我活的斗争。所有的国家都在为在斗争中能够独占鳌头而力图革新,尤其是李悝变法在魏国,吴起变法在吴国,申不害变法在韩国奏效后,其他各国也开始想尽办法开始招揽人才。
商鞅是哪国人(商鞅是哪国人哪个朝代的)
以上三家变法,使得其国力在一瞬间迅速提升,但经过君主的更迭而导致变革的中断,使得变法成果被腰斩,总的来说,这几场变法失败的原因是注重“人治”,也就是说,执法者在法律之上,不受法律约束。
而似乎每个时代都会有一个超越当时时代的狂人,给社会的进步加一个提速器——商鞅就是这个时代的狂人。战国所有变法中不可不提的一笔,也是唯一一个在战国时期变法彻底成功的一个人,虽未得善终,但使得法律深入人心,影响了华夏文明进展至今,真算的上是一代狂人。
商鞅,本名公孙鞅,姬姓,卫国人,古时候称呼人都是地名加上本人的名,也叫卫鞅,而商,是卫鞅在秦国被赐封商郡后的称呼,未出仕前,我们可以叫他卫鞅。
最早的时候,卫鞅出仕在魏国丞相公叔痤门下,深得老丞相的信任。在公叔痤临终前曾经告知魏惠王:卫鞅此人有大才,可以担任丞相治理魏国,大王您若不用,请务必杀了他,不可使其投奔他国。魏惠王对此嗤之以鼻,以为丞相病糊涂了,不但没有任用卫鞅,更没有杀了他。此事,公叔痤也对卫鞅说了,卫鞅说:大王既然没听你之言重用我,那么他就必然不会听你之言杀了我。结果,正如卫鞅所料。
此时的秦国,虽然经历了几代君主的打拼,西拓了千里土地,但在中原各诸侯国的眼里仍然被视为夷狄,诸侯王之间的会盟了什么的都不带着秦国玩,更何况,其果虽然彪悍,但实则国内君臣一盘散沙,还经常被魏国按在地上摩擦,赢氏的统治也摇摇欲坠。而此时,中原各国由于百家争鸣都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变革而逐渐强大起来。
秦孝公痛定思痛,颁布了《求贤令》,只要有才者皆可到秦国入仕,并许以重金,高官,无论你是哪国人。
卫鞅在内心分析了当前各国的时局之后,便起身投奔秦国。他先是游历了秦国多各县多大3个月之久,考察了民情民风之后才由景监引荐给秦孝公。
商鞅先后三次分别以:帝道之术、王道之术、霸道之术来游说秦孝公,均被秦孝公指责为狂妄之徒。直到第四次见到秦孝公,就双手奉上自己已经准备好的治国理念以及秦国未来的战略部署。秦孝公听得十分入迷,全盘接纳。原来前几次面见,卫鞅是为了了解秦孝公真正的意图是否和自己的主张相谋合。
卫鞅结合了李悝变法、吴起变法的优势,为秦国制定了详尽的法律,主张依法治国,不同于李吴的是,前两者是以法治国的人治,而卫鞅则在秦国大力主张依法治国的法治,也就是说执法者也要受法律的约束,连一国之君也不例外。
建立军功制,百姓,即便是奴隶,上阵杀敌,以人头为依据可以论功行赏,甚至可以改变自己奴隶的身份,给全国百姓一个晋升的通道,这一下子,全国百姓的战斗力可想而知。为了解决秦国私斗成风,制定了连坐制,彻底根除了秦国不安定的民风,一度达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现象。。。
变法初始,根本没有人相信,全国上下都不太相信,卫鞅便令人在丞相府前立一根木头,颁令:有能将此木挪至南门前,赏金10两。围观的倒很多,但无人上前,直到把赏金加倒50后,方有一人上前,按照规定把木头扛至南门,卫鞅依诺,给予了他50两金。此时,所有在场的人都相信了官府的承诺,这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徙木立信的典故,至此,轰轰烈烈的变法在秦国开展起来,一道道法令也逐渐开始得以普及。
变法刚开始,就遭到了旧贵族甘龙、杜挚等人的强烈反对,但奈何秦孝公决心已定,甘龙等人便用计让太子犯了法,卫鞅考虑倒太子的身份地位,便处罚了太子的师傅公子虔和公孙贾,公子虔处以劓刑,公孙贾处以黥刑,甘龙一伙见此,便彻底蛰伏了起来,伺机而动。而太子却被流放民间。
历经数年的变革,秦国的国力大增,一切的陋习均已摒除,军队的战斗力也与日俱增,更有甚者,多数军人都渴望着战争,以达到自己爵位的晋升。
卫鞅,时刻观察时局,发现齐国与魏国交恶,便建议秦孝公发兵攻打魏国,以夺取秦魏多年战争所丢失的河西之地,初战告捷,大大地提升了秦国的知名度,被秦孝公赐封于商郡,号为商君,地位仅次于秦孝公。
太子犯法,流放民间,处太子傅肉刑,贯彻了依法治国的核心,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徙木立信,告知了百姓,此后,国家说到做到,言出必行。连坐制,让百姓心无杂念,专心生产,军功制,为奴隶和贫民提供了晋升的通道,调动了更多百姓为国家立功的积极性。。。。一系列的举措得以实施以及贯彻,让法彻底地深入人心,生生不息。
在秦孝公薨逝后,公子虔联合贵族甘龙诬告商鞅谋反,逼着商鞅起兵攻打咸阳,商鞅兵败出逃,逃至魏国边境,由于曾夺取魏国土地,被拒绝入境,无奈,只得返回秦国,在入住酒店的时候被要求出示身份证,商鞅未曾携带,并声称自己是商君,店家说,依律,本店只认凭证不认人。商鞅笑着说:秦国变法,已大成。
为了报复,商鞅在死后被处以车裂,至此,商鞅结束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可他的法治却始终贯穿着华夏的历史,生生不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