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渔歌子
家长国学堂,细品国学滋味,同享传统文化,与爱好传统文化和追求人文精神的家长朋友一起,每日花几分钟时间,学一点传统国学,点点滋润,日日更新。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精魂,它奠定了中华文明的特质,塑造了中国人的性格和精神。五千年汉字的历史,也就是中华文明的历史。
家长国学堂,我们今天学习汉字“文”,认识纹饰、文字之与文章、文明、文献、文化等等的意义。
二十多年前,我刚开始教书,发现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人们对于司空见惯的每一个学科的名称,如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等等,其实并不能说清楚,或者根本就没有把它当作一回事思考过。不仅学生这样,相关学科的老师也大多如此。
对于自己所教的“语文”如何理解,我曾经有意识地去问过学生,也请教过同事,结果是答案花样百出,莫衷一是。查其起源,据说是由叶圣陶将建国前的“国语”和“国文”两词合并而来,但“国语”中的“语”代表什么,“国文”中“文”代表什么,仍然是一笔糊涂账。
我后来只好自己尝试来条分缕析:“语”是语言,包括口头语和书面语;“文”不是文字,不是文章,不是文学,不是文献,不是文化,而是包括它们所有在内的合称。作为中国文化基础的“中国语文”,首先是文字学即汉字学;其次是文章学,包括白话文和文言文;再次是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再次是记录各种信息的文献,最后是包括民族、历史、风俗、宗教、情感等种种信息在内的文化。
明确了这些之后,我才对自己所教的“语文”内容比较清晰,目标比较明确,知道需要从哪些地方入手,从而使学生认识什么、掌握什么、感受什么、熏陶什么。
这个例子也很好地说明:由于平日的不求甚解,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存在着太多的盲区。为什么很多人花十几二十年也读不好书,因为经常处于“盲人骑瞎马”的状态。
其实“语文”的“文”,有丰富的意义和用法。我们从源头追溯开来。
“文”,是个象形字。《说文解字》:“文,错画也,象交文。”《说文解字注》:“纹,文之俗字也。”《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矣。”孔颖达疏:“文身者,谓以丹青文饰其身。”由此可知,古人尤其是夷狄之族,有文身的习俗,即在身体上尤其是胸部,用丹青画上某些特定的花纹,以表示装饰或者特定的意义。这一传统,到宋朝的时候成为一种时尚,水浒传中许多人物,如九纹龙史进、花和尚鲁智深,身上都有一堆文身。
因此,“文”的本义就是“纹”——“纹路”或“纹理”,即事物存在的形式或规律。顾名思义,天文,就是天上星辰的排列和运动规律;如中国的北斗七星,西方的星座学说。如水文,就是地上水流的分布和运动规律。
在此基础上引申,就是用纹理、图案来装饰、修饰或掩饰。文身,就是用某种图案来装饰身体;文过饰非,就是掩饰自己的过失或错误。
“文”,是符号。所有的纹样或图案,都是符号,都有特定的信息。如道家的符咒文。
“文”,还是“文字”之“文”,是最复杂、最重要的符号系统。汉字是象形文字,即图形文字,每个汉字都是一幅画,或一幅图案。《说文解字叙》:“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 也就是说,仓颉按照事物形状造出来的第一批字,尤其是象形字,因为是描摹事物之“文”即“纹”而来,属于原生态,所以叫做“文”;而在象形字、指示字基础上,通过会意、形声等规律来不断组合相加而“孳生”出大量新字,因为是后天孳生而来,所以叫做“字”。“说文解字”,本身就是对文、字进行解说的意思。
人类的文明,是从有了文字以后真正开始的。有了文字,就可以突破口耳相传,进行超越时空的传播和交流,于是“文件”“文献”“文档”等也就产生了。
人类说话,随便说是“话”,认真说是“言”,书面记录下来叫“语”,加以修饰过叫“文”。文章是语言的文字化和书面化,修饰加工最多,因而“文章”之“文”是说话的最高级。文言文、白话文的“文”,“奇文共欣赏”的“文”,都是文章的意思。
在文章的基础上再加工,再修饰,就是文学作品。所以文学是更多艺术加工、更多虚构因而更不真实的文章,也就是“文饰之学”。
有了文饰,便有了文采,这便是“文质彬彬”的“文”。
“文”,代表着超越野蛮,走向文明,走向优雅、礼仪,因而是“文野之分”的“文”,也是“繁文缛节”的“文”。
暴力代表着野蛮,非暴力代表着文明,所以聪明的人类选择暴力和非暴力两种手段一起上,比如“文攻武卫”“文治武功”。
对于科学而言,自然科学更关注自然与物质,社会科学更关注社会和人性。社会科学的文化含量相对更多一些,因而叫文科;自然科学则科学含量更些,因而叫理科。
“文”,还是一个小铜钱。古代一两白银可兑换1000个铜钱,穿在一起叫一贯或一吊。京剧《十五贯》,就是十五吊钱惹出的命案;“一文钱逼倒英雄好汉”,讲的就是英雄贫穷末路的凄凉,典型者如秦琼卖马、杨志卖刀。
“文”,还是姓氏。最有名的文姓名人,是状元、宰相、民族英雄文天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