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王朝之中,封侯拜将并获得称号、爵位,是每一名士兵最终的梦想。尤其是在乱世之中,拥有无数机缘的战场环境,更是会让所有士兵都对封号展开激烈追求。
武安君(武安君有哪几位)
别说是在当时那个朝代会闻名天下,即便历时千年,后人也多会传颂他们获得的称号,以及他们人生中的许多故事。
可很少有人知道,历史上所有封号之中,有一个封号却异常恐怖。所有获得这个封号的人,竟无一善终,至今连专家都不敢提起,这个封号便是——武安君。
战国七雄征战天下的时候,六国宰相苏秦、秦国战神白起、楚国名将项燕以及赵国支柱李牧,都曾经获得这个称号,可最终下场却令人感慨不已。
提起苏秦,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合纵”六国以抗击强秦的军事战略思想。可事实上,这个想法虽然精彩,但实现的可能性并不大。
要知道当时六国的敌人可不仅有强秦,相互之间也颇为忌惮。每一个国家的君王在面对其他国家的时候,心里面也会想着如何提防。苏秦想要通过联合六国来抗击秦国,早已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事实上,要说苏秦一生最大的成就,重点还是在他导演了乐毅伐齐的战绩,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案例。
当时齐秦两国东西并立,是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两个国家。苏秦以燕国身份入齐,表面上是游说齐国共同抗击秦国,实际上则是为燕昭王寻找机会削弱齐国。
为此,苏秦联合各国伐秦的同时,也怂恿齐国进攻宋国。在其他国家还没有取得什么战果的时候,齐国就已经将宋国吞并。
这样一来,原本对秦国忌惮不已的五国联盟,瞬间转变方向,对齐国发起进攻。了解到苏秦的险恶用心,齐愍王愤怒不已,将苏秦车裂处死。
世人皆以为齐灭宋以后实力大涨,唯有燕昭王知晓齐国已因战而虚。
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的白起,除去长平之战坑杀四十万赵军之外,更瞩目的成就是一生征战37年,未尝一败。
不仅如此,当白起领军出征某一个国家的时候,这个国家的武将们,竟无一人敢挂帅出征,只敢凭借地势勉强作出防守姿态。后人难以想象,当时白起对六国的威慑力,究竟到了何等地步。
可就是如此强悍的武将,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最终却依旧逃不过功高盖主的定律。
公元前257年,秦昭襄王多次贬官白起以后,双方相互之间的仇怨再难化解,白起对昭襄王的不满也日益深重。最终,秦昭襄王借口白起心怀怨恨,干脆将白起赐死于杜邮。
好在此时秦国实力已经碾压六国,白起之死也就显得无足轻重。
作为楚国最后一位大将,项燕的军事才华同样毋庸置疑。而他最出名的战绩,便是引诱秦将李信深入楚国腹地,最终一举击溃李信秦军。
尽管后人多认为李信是因为年轻且盲目自大,所以才给项燕完成战国后期唯一一次大胜秦军的成就。但就当时的情况来看,能够冷静对阵秦国军队,实属难得。
而后续王翦率军攻破楚国,其实也并不完全是项燕无能。六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奔赴楚国,项燕在没有足够兵力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和王翦对阵。
更重要的是,王翦完全不讲道理的进攻,这让项燕所有计谋都无法使用。最终,楚国武安君项燕死于乱军之中,同时也成为了秦将王翦晋升的垫脚石。
最后就是战国四大名将中最鲜为人知的赵国将领李牧,因小人谗言被杀,实在让人遗憾不已。
要知道赵国当时能够抵挡秦国的进攻,完全是李牧两次击败王翦进攻,这才给了赵国苟延残喘的机会。可赵幽王自毁长城,最终“帮助”秦国一统天下,这又能怪得了谁呢?倘若李牧能够获取君王信任,势必会给秦国统一增添一定的麻烦。
值得一提的是,原本长平之战中有机会固守疲敌的赵将廉颇,也同样被君王误会,最终导致赵国大败。
李牧、廉颇,战国四大名将已得其二,赵国却依旧不是秦国一合之敌,赵王的昏聩可想而知。
倘若当初没有长平之战的失败,且君王能够对李牧这样的优秀将领充分信任的话,也许秦国统一六国的时间将往后推延也说不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