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出身于俄国贵族托尔斯泰家族。父亲曾参与抵抗法国拿破仑入侵的俄法战争。成年后的托尔斯泰前往第聂伯河附近的军营服役并且担任战地记者。后来托尔斯泰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与父亲所描述的俄法战争,创作了小说《战争与和平》。
俄法战争(俄法战争法国战败的原因)
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曾是一部颇具争议的作品,因为它不仅描述了俄国人的英勇,还表达了对入侵者士兵们遭遇的同情。然而托尔斯泰在这部作品中对战争客观理性的描述却赢得了世界,使这部作品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巨著之一。
首版《战争与和平》封面
战争从来就是不幸的,在南斯拉夫内战时期曾流传着一句话:在战争中,政治家提供枪支,富人提供资金,穷人则提供他们的孩子。战争结束后,政客损失了枪支,富人损失了资金,穷人们则在寻找他们孩子的坟墓。
描绘俄法战争的油画
而第聂伯河似乎永远无法摆脱战争。虽然莫斯科是斯拉夫人建立的最大的城市,伏尔加河是斯拉夫人最著名的河流,然而第聂伯河才是斯拉夫人的文化发祥地。公元882年,第一个东斯拉夫民族国家基辅罗斯在第聂伯河河畔的基辅建立。公元988年全市改宗东正教,往后两个世纪通过欧亚贸易逐渐繁荣起来,被称为第聂伯河上的“帝王之城”。
建于1051年的基辅洞窟修道院
但这里不仅仅诞生了斯拉夫最早的文明,也见证了斯拉夫人的血与泪。1240年,蒙古人的铁骑踏过了第聂伯河,这里沦为了蒙古人的领地。1362年立陶宛人赶走了蒙古人,继续统治着斯拉夫人。一直到1686年,这里才被沙皇俄国所统治,斯拉夫人重新成为了这里的主人。在沙俄的统治之下,在和平的年代这里哺育了灿烂的文化。
果戈里的讽刺喜剧《钦差大臣》在世界各地常演不衰,谢甫琴科的诗句一直在让世界为乌克兰而思考,柴可夫斯基一直视这里为自己的家乡创作了一部又一部经典的交响曲作,列宾的画作被印刷在每一本美术课本之中。
谢甫琴科
1921年以后苏联统治了这里,丰富的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为这里的工业发展带来了便利。这里也逐渐形成了前苏联最大的工业区----顿涅茨-第聂伯河工业区。第聂伯河地区快速从一个农业地区转化成为了一个工业区。
建于苏联时期的第聂伯河水电站
第聂伯河沿岸的工业化仅仅维持了维持了20年,德国纳粹的铁蹄便伸向了这里。1941年6月22日,德国纳粹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然对苏联发起了进攻。第聂伯河地区成为了最主要的争夺点。在这一地区长达三年多的争夺中,双方死伤均数以百万计。第聂伯河的河水因此而被染红,英勇的苏联儿女最终将纳粹法西斯赶出了自己的家乡。
基辅解放后的场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苏联依然将第聂伯河沿岸视作最重要的工业基地来发展。马克西奇公司,全世界最著名的航天发动机公司之一,令无数中国军迷魂牵梦绕的企业,就位于第聂伯河沿岸的扎波罗热。安东诺夫设计局,曾研发出全世界最大的战略运输机安-225,总部位于第聂伯河沿岸的基辅。
曾经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安-225
1991年苏联解体,第聂伯河沿岸的工业基础虽然还在,但却再没有什么突破。2004年爆发的橙色革命开始将这里的斯拉夫人彻底地撕裂。曾经在这里共同生活了几个世纪的俄罗斯人与乌克兰人,在苏联解体13年后从同胞走向了对立。
俄乌战争一幕
2013年爆发的政治危机让第聂伯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又一次听到了枪炮的声音。克里米亚宣布脱离乌克兰,顿涅茨克与卢甘斯克宣布独立。第聂伯河成为了一条红线,河东亲俄罗斯,河西亲欧盟。曾经他们共同被蒙古人奴役,被立陶宛人统治,他们又一起直面法国人的入侵,赶走了纳粹德国,如今他们在手足相残。
发表评论